産品代理:昇和影音
由昇和影音集團特别策劃的“英國dCS之旅”已于2024年4月21日至28日圓滿畫上句号。此次行程有國内多家dCS授權經銷商,包括廣州典雅音響花園、北京北昌影音、廣州順景影音、杭州藝源音響、成都超音、無錫音海影音(排名不分先後)等均派員前往參觀學習。《視聽前線》作為此次行程的獨家受邀媒體,特别派出本刊編輯阿畢前往,為大家帶回dCS工廠的“諜照”,帶大家了解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數位音頻專家的曆史文化,深入了解dCS的核心技術。
▲ 英國dCS工廠位于劍橋Buckingway Business Park(白金威商業園)
英國dCS工廠位于劍橋Buckingway Business Park(白金威商業園),距劍橋市中心約15分鐘的車程,環境舒适優美。研發、生産、銷售、推廣等部門都在其中。下面就請跟随我們的鏡頭一同參觀dCS工廠,了解dCS産品的生産過程。
現任掌門人David Steven先生介紹dCS的曆史
▲ 此次行程的第一天内容相當緊湊,上午首先由現任掌門人David Steven先生介紹公司的曆史
此次行程的第一天内容相當緊湊,上午首先由現任掌門人David Steven先生介紹公司的曆史。dCS全稱為Data Conversion Systems Limited,成立于1987年,成立初期主要業務是為英國空軍提供軍機雷達技術、以及為錄音室提供專業用途的數/模、模/數轉換器以及數位處理器。從成立第二年開始,dCS便持續發表了多個世界首創的數位技術,例如1988年推出世界首台24bit模拟/數位轉換器,型号為900;1993年又推出世上第一台24bit/96kHz的模拟/數位轉換器902;1994年推出900 Master Clock時鐘;1995年推出950數位/模拟轉換器(支援24bit/48kHz),随後又立即推出更新版的952(支援24bit/96kHz),在上世紀90年代就推出支援24bit/96kHz的專業器材,dCS可謂非常超前。
▲ 辦公區陳列着dCS經典的ADDA産品
當然,專業器材就隻有錄音室/工程師的使用者接觸到,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期間有日本音響發燒友把錄音室使用的952當作家用,發現聲音效果非常驚喜,消息傳開後不少音響迷立即相繼尋找952,也都認為它的聲音非常出色,于是便向dCS廠方回報并要求推出家用版。廠方也非常重視用家的建議,于1996年推出了Elgar,這也是世界首台家用版、支援24bit/96kHz的數位/模拟轉換器。
▲ 這是讓dCS在發燒圈内打響名堂的Elgar
1997年dCS推出了24bit/192kHz的數位/模拟轉換器954和模拟/數位轉換器904,這也是世界上首次有192kHz規格的數位裝置面世。1998年,dCS廠方在954和904上加入了DSD處理技術,也成為世界首款商業用的DSD轉換器。同年,Elgar也更新加入了DSD解碼功能并更名為Elgar Plus。1999年推出了Purcell,這又是世界第一款家用的升頻器,同年9月,廠方推出另一部24bit/192kHz的家用款數位/模拟轉換器Delius,讓發燒友可在Elgar之外多了一個選擇。
時間來到新千年,2001年10月,dCS推出名為Verdi的SACD/CD轉盤,這是世上首款使用IEEE1394數位傳輸界面的家用SACD/CD轉盤,推出便受到發燒友的歡迎,讓外置SACD(DSD)解碼成為可能。随後的故事相信很多玩家都已經相當熟悉,從Scarlatti到Paganini、Puccini、Debussy再到現時在售的Vivaldi、Rossini、Bartok(以上三個系列于2023年也推出了APEX版本)等系列的推出先後,一次又一次地征服了世界各地的音響發燒友,也奠定了dCS在數位音頻播放和解碼領域的王者地位。
最後,David Steven先生特别說道:“2009年,我父親的意外離世一時間讓公司陷入了困境,但得到衆多老員工的支援,還有世界各地的代理商、經銷商以及音響發燒友的支援和鼓勵,讓我們走出了困境,也順利地過渡由我接管公司的管理。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本,明天我們還特别邀請兩位元老級别的工程師——産品研發總監Chris Hales先生與技術總監Andy McHarg先生與大家見面。從第一代的Ring DAC到現在第八代的Ring DAC(目前最新的APEX版本)都是出自他們之手。最後,再次歡迎與感謝昇和影音以及中國的經銷商和媒體來到我們工廠參觀。”
極其嚴苛的測試流程——參觀dCS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 生産部負責人 Colin Barker 先生
在David Steven先生介紹完dCS的曆史後,由生産部負責人Colin Barker先生與生産部經理Dan Thomas先生帶領參觀工廠各個部門,了解産品生産流程。Dan Thomas首先為我們介紹産品的生産流程,由合作悠久供應商提供的各個部件送到dCS工廠後,首先會對電路部分進行初步的組裝,整個過程需要大約一個半小時,然後再由另一名技術員檢查内部接線是否正确、螺絲是否擰緊,并将設定為正确的電壓。經過兩人檢測後,随後進行通電測試,并安裝基礎版本的軟體,然後再進行一次更新,確定機器到達用家家中時是可以更新的。一旦能夠完成更新,就會對每一台機器賦予對應的序列号,并記錄每一個生産和檢測的過程。
▲ 由合作悠久供應商提供的部件送到dCS工廠後,首先将會對電路部分進行初步的組裝
第二階段是進入“自動測試站”進行近300項的測試。由于市場上無法找到一套合适的測試裝置滿足dCS廠方極為苛刻的技術名額,是以,自行研發了測試裝置,一共有8台“自動檢測站”對産品進行測試,并針對每款産品定制相對應的測試項目、程式以及時長,對每台機器的輸入和輸出、每一個采樣率都會進行測試,每次測試需要1到4個小時,取決于目前測試的是哪款産品。
▲ Dan Thomas 先生正在為我們介紹“自動測試站”的功能
▲ 由于市場上無法找到合适的測試裝置滿足dCS廠方極為苛刻的技術名額,是以,自行研發了測試裝置
▲ 正在進行自動測試中的産品
經過“自動測試”測試後,産品會進入“耐力測試”階段,這個階段會進行長達48小時連續不間斷、每15分鐘進行一次開/關機循環測試,以確定所有零件之間的穩定性。之後再進入一次1到4個小時的“自動測試”再次檢測有沒有失效,必須通過所有項目才能算通過。一旦産品通過了第二次的自動測試,它的結果将儲存在自動測試伺服器上并永遠儲存,日後就可以檢索到這台機器的任何測試過程和資料。
▲ “自動測試站”的顯示盒操作界面,能夠實時了解到每台産品的測試狀态
▲ 經過近3天的測試,通過的産品将會送到檢驗台,再人工檢查一遍自動測試過程中有沒有遺漏的項目
經過了近3天的測試之後,通過的産品将會送到檢驗台。技術員在電腦上輸入産品的序列号,再人工檢查一遍自動測試過程中有沒有遺漏的項目,確定通過後,就會被存放到半成品儲存區。當工廠收到相對應的訂單的時候,就會從半成品儲存區取出半成品,作進一步的安裝和調試。根據訂單的産品型号、顔色、客戶和目的地國家,dCS廠的技術員會到庫房登記領取相對應的部件進行安裝。
▲ 通過自動測試和人工檢驗後,産品就會被存放到半成品儲存區
從庫房拿出來的每一塊金屬部件都要經過檢查再進行組裝,在裝上頂闆之前需要檢查螺絲是否上緊、連接配接線是否接好、確定螢幕上沒有灰塵,然後再讓另一位同僚再檢查一遍,每個階段都要兩個人檢查,確定無誤後再裝上頂闆,然後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測試工序。
▲ 從庫房拿出來的每一塊金屬部件都要經過檢查再進行組裝,在裝上頂闆之前需要檢查螺絲是否上緊、連接配接線是否接好、確定螢幕上沒有灰塵
看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朋友覺得奇怪,為什麼是由另外一位技術員進行檢查呢?原因是這樣的,dCS所有的員工,特别是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所有的技術人員,都要經過12個月的教育訓練,前6個月是了解産品并進行相關教育訓練,學習如何安裝機器;後6個月需要在監督下完成機器的安裝;也就是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允許完全獨自完成生産,是以每個人都受過嚴格的訓練,每個技術人員都知道生産過程中的每個階段如何組裝以及檢測。目前dCS共有13款産品,在這13款産品中,一共有3500個零件,所有技術人員都要熟記這些部件,是以互相檢查更能發現組裝過程中的問題。
▲ dCS所有的員工特别是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所有的技術人員,都要經過12個月的教育訓練
下一道工序是進入聲音測試區,這并不是一個關鍵的聆聽階段,而是檢測自動測試的時候無法通過機器檢測出的聲音異樣,特别是在頻率切換、輸入切換時,會否有任何不正常的聲音。并且測試不同采樣率、不同碼率、不同格式的檔案是否能正确播放,各項功能以及對應按鍵是否正常工作,這些項目都會詳細記錄到産品序列号的日志裡,并列印發貨标簽和序列号标簽。
▲ 下一道工序是進入聲音測試區,這并不是一個關鍵的聆聽階段,而是檢測自動測試的時候無法通過機器檢測出的聲音異樣
此時,産品會被送到檢查區域作最後的檢驗和包裝,首先需要進行安全測試——模拟電擊測試、短路測試等,測試所有的絕緣和接地是否正常工作。確定正常後會進行“第一感官檢查”,首先由第一位技術員檢查整台機器,檢查每一塊面闆沒有額外的東西、沒有劃痕、沒有間隙、螢幕上沒有灰塵……然後把所有的序列号和檔案記錄比對确認,确認沒有問題後,再由生産部經理Dan Thomas或生産部負責人Colin Barker先生,再加營銷團隊的成員進行三人檢查。然後技術人員會清理整台機器,蓋上防塵帽、貼上螢幕保護貼,然後再裝進羊皮袋裡以及定制的運輸箱。此外,包裝箱内的配件都需要通過兩個人檢查,確定所有的線材、說明書等附件都是正确的再打包發貨。以上就是兩聲道産品(Vivaldi、Rossini和Bartok)的制作過程。
▲ 檢查區域作最後的檢驗和包裝,首先需要進行安全測試——模拟電擊測試、短路測試等
▲ 這兩台是安全測試的重要裝置,分别進行模拟電擊測試、短路測試等
▲ 這是各項測試檢查單,上面非常清晰地列出每項測試的項目和時間,并列明是否通過該項測試
▲ 這個位置是dCS的成品包裝區域,完成打包後便将産品發往世界各地
視訊加載中...
LINA麗娜擁有獨立的生産和測試工序
LINA麗娜是dCS最近兩年非常火爆的新産品,其生産方式也與傳統的兩聲道産品略有不同。LINA麗娜的金屬外殼部分和電子部分是分開兩個材料箱送到dCS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技術人員根據LINA的生産要求進行安裝和測試。鑒于上遊供應商已經對LINA的電子部分進行了詳細的測試,是以,測試方式與兩聲道産品有所不同,dCS也專門開發了4套LINA專用的“自動測試站”,對每台機器進行160項的功能測試。通過自動測試後,LINA的産品需要通過安全測試後,才對其進行包裝。
▲ LINA麗娜的金屬外殼和電子部分是分開兩個材料箱送到dCS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進行安裝和測試
▲ 這是LINA麗娜的電子部分材料箱
▲ 這是LINA麗娜的金屬外殼部分和電子部分
▲ dCS專門開發了4套LINA專用的“自動測試站”,對每台機器進行160項的功能測試
緊接着,生産部經理Dan Thomas與生産部負責人Colin Barker先生帶領我們到1樓的區域參觀主時鐘産品的校準過程。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溫度有所不同,是以會對主時鐘産品産生一定的影響,如何確定不同溫度環境下依然有精準的時鐘信号輸出,就需要進行校準。通過特殊的機器首先将晶振降溫到5℃,然後線性地提升到45℃,檢測其溫度變化特性,再将相關資料輸入到dCS自行設計的方程式當中計算,并輸入到機器内進行修正,這樣才能完成時鐘的校準過程。
▲ 這台機器就是用來校準dCS的時鐘産品的
dCS工廠1樓區域除了有專門用于時鐘校準的裝置之外,也是dCS的倉庫,各種元器件、零配件、金屬部件等也存放于此。此外還有一些老型号的備用元件用于維修之用,以確定不同時期的産品都能得到應有的維修保障。Colin Barker先生特意為我們展示了羅西尼CD前面闆從整塊鋁磚到成品的各個狀态。
▲ 工廠1樓區域也是dCS的倉庫,各種元器件、零配件、金屬部件等也存放于此
▲ Colin Barker先生特意為我們展示了羅西尼CD前面闆從整塊鋁磚到成品的各個狀态
在參過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的最後,Colin Barker先生特别給我們展示了兩個貨架,這是專門用于擺放在各個測試程式檢出問題的産品以及返修的産品,每台均有詳細的測試報告單告知不通過的原因,可見dCS的測試程式極其嚴苛。Colin Barker先生特别強調:“雖然這兩個貨架不大,得益于我們衆多繁瑣而又嚴苛的測試過程,這兩個貨架從來沒有裝滿過!”dCS的産品的穩定性和耐用度,相信擁有過它們的朋友都清楚!
▲ Colin Barker 先生給我們展示了兩個貨架,這是專門用于擺放在各個測試程式檢出問題的産品以及返修的産品,每台均有詳細的測試報告
結語
阿畢到國内的音響廠家參觀的機會非常多,但到歐洲參觀頂級音響品牌的工廠還屬首次。這次的參觀過程可謂是收獲滿滿,也感受到國内廠家與國外廠家對員工教育訓練、對産品生産過程、對檢測要求、對品質控制的不同之處,更能明白為何dCS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數位音頻專家,并深受世界各地發燒友的歡迎,這與他們對員工、對産品、對檢測一絲不苟的态度不無關系。
▲ dCS銷售部門的辦公區
由于雜志篇幅所限,這期我們暫時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期還将會有dCS産品市場經理James Cook先生詳細地介紹dCS的核心數位技術、出口銷售經理Alasdair McDonald先生介紹不同系列的産品并進行試聽、兩位元老級别的工程師産品研發總監Chris Hales先生與技術總監Andy McHarg先生介紹Ring DAC技術、商務總監Ross Bowman先生與設計主管Harry Sawyer先生展示部分産品的外觀樣闆以及内部構造等精彩内容,歡迎關注《視聽前線》雜志,以及《視聽至前線》的各大網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