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最近的天氣,可以說是從早熱到晚。

今天早晨杭州的最低氣溫也有将近30℃(29.9℃),再次重新整理了今年最低氣溫的新高。

白天氣溫攀升迅速,不到10點已經沖破了高溫線(35℃),杭州市氣象台繼續釋出高溫橙色預警信号,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溫。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每到盛夏高溫天,一個對氣象部門的質疑聲便會出現:已經這麼熱了,為什麼天氣預報不敢報40℃?前不久,有網友用測溫計測量到杭州地面上的氣溫已經超過了50℃。

昨天餘杭區的最高溫度已經超過了40℃。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杭州市氣象台介紹,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規定,氣象部門釋出的溫度是百葉箱中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須設在草坪上,離地面1.5米,周圍比較開闊,無高大建築、樹木等阻擋風或遮擋陽光。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因為氣象站設立需要選擇地勢平坦開闊而且測量的氣象資料有很強代表性的地方。将溫度計放在百葉箱中是為了得到大氣真實的狀态,以便于分析更大尺度上氣溫、氣壓等名額的變化,進行天氣預報。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顯然,由于下墊面不同的原因,在同一座城市内,柏油路、水泥路、街邊石闆的氣溫都不一樣,尤其是在陽光的強烈照射下,這些地方的溫度可能要比百葉箱裡面高出很多。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在城市中,當我們拿出測溫槍測到與天氣預報不同的溫度時,也是正常現象,但這個不是百葉箱内的溫度。除去測溫槍的品質問題等因素,主要原因是城市中不同地方的建築物、道路、車内等導緻的加熱程度不同,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地區的加熱程度也不同。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而我們感受到的溫度,它的學名叫作體感溫度。體感溫度重在“感”,即人體對冷熱的感覺,不能簡單地了解為人體皮膚的溫度。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會因濕度、風速、太陽輻射(日射)、着裝顔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産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一定的風速會使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都被吹離體表。即使溫度較高,也會感覺比較幹爽。是以,正常情況下,風速越大,體感溫度越低。

太陽直接照射到人身上會使人體溫度升高,一般情況下,陰天與晴天,人的體感溫度可以相差4℃~6℃,甚至更大。

當空氣濕度較高時,汗液蒸發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很不舒服。夏季經常會遇到的“三溫暖天”就是“高溫+高濕”的産物。由于大陸南方濕度較大,是以同等氣溫條件下,身處南方常常會比身處北方感覺更熱。

太熱了,真的沒有40℃嗎?氣象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最後,給大家帶來一個降溫的好消息:杭州市氣象台預計,10日起受到高空槽影響,副熱帶高壓的勢力有所減弱,陣雨雷雨天氣增多,氣溫随之下降。

浙江省氣象台預計,10-13日浙北地區不少地方多雲到陰打底,陣雨或雷雨天氣增多,高溫将暫時“撤退”,随着副高有所減弱,我省氣溫會略有下降,最高氣溫回落至高溫線以内,天氣由酷熱轉換為悶熱。

同時提醒大家,10日起出現雷雨時局地可伴有短時暴雨和8~10 級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注意防範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