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陳玉成加入太平軍,成為“童子兵”的一員。
1857年,陳玉成被擢拔為太平天國的正掌率,成為太平軍中頂梁柱!
6年時間,由一個小兵,成長為太平天國的擎天柱,陳玉成是怎麼做到的呢?
無名小卒
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
陳玉成與叔侄兄弟28人,一起加入了太平軍。
在這些人中,領頭的叫陳承瑢,是陳玉成的叔叔。這個陳承瑢後來一度成為太平天國百官之首,地位很高。是以,有很多朋友認為陳玉成的這個叔叔可能給他帶來了一些幫助。
實際上,陳玉成的崛起與他的叔叔基本上沒有什麼關系。
首先,太平軍早期本來就是以家族、鄉親組織起來的,很多人多少能與某個大人物扯得上關系。
相比之下,陳承瑢,實在不能算是什麼強有力的靠山。
同時,陳承瑢自己,也是靠權謀自己爬起來的,在初期,隻帶了28人來“入夥”的他人微言輕,确實幫不上什麼忙。
是以,剛加入太平軍時的陳玉成,就是一個沒有什麼背景的,普通童子兵。
自告奮勇,更全面的學習和鍛煉
童子兵,并不在太平軍正規部隊編制中。
童子兵自成編制,與婦女編成女營一樣,作為“牌尾”編歸男營。
雖然童子兵有時也要參與作戰,但是,作為“牌尾”,立功機會不多。
不過,陳玉成,并不滿足隻在同齡人中比拼,他時刻關注着戰争全局的走向,尋找着建功立業的機會。
不久,陳玉成得知:羅大綱作為先鋒,奉命進襲永安!
陳玉成遂自告奮勇,徒步去找羅大綱,表示自己對沿途地形十分熟悉,願意為向導。
由此,陳玉成也就成了羅大綱的衛兵,跟在羅大綱身邊鍛煉、學習。
羅大綱,是太平天國初期最傑出的将領之一,多次擔當奔襲等作戰任務,勇猛而多權變。
陳玉成跟在羅大綱身邊,自然也耳濡目染,成長得更快,也更容易引起“大人們”的注意了!
一破武昌,先登之功
1852年十二月,太平軍攻打武昌。
當時,楊秀清采取了道地爆破的方式攻城。
道地爆破要成功,一是道地要挖得順利,二是爆破要成功,三是爆破成功後能夠立刻控制住缺口!
此前,太平軍攻長沙,也爆破成功過幾次,但皆因缺口沒有控制住而功虧一篑。
此次,陳玉成率領童子兵五十人,承擔搶占缺口的任務。
爆破成功後,陳玉成率領50名童子兵一躍而起,冒着磚石,沖進煙焰,當先沖鋒,撲向搶堵缺口的敵人,占領了缺口,大軍跟着擁上,遂克武昌!
陳玉成等五十名童子兵立下了頭功!
由此,陳玉成開始得到了楊秀清等人的關注。
堅持上前線
打下天京後,陳玉成因功被任命為左四軍正典聖糧,職同監軍。
這是一個後勤兼輔助行政管理的職務。
這樣的職務,不必冒着生死沖在前面,是比較安全的。
但是,陳玉成一心要去前線,不願做後勤工作,請求出征立功。
楊秀清十分嘉獎,但一開始還是沒有允許他的要求。
後來,西征規模擴大,前線缺乏人才,楊秀清才讓陳玉成随大軍進攻湖北、湖南。
陳玉成,天生屬于戰場!
一戰成名
陳玉成原本是随韋俊往湖北作戰。
然而,林紹璋在湘潭戰敗,韋俊緊急入湖南,令陳玉成也去湖南。
但是,陳玉成經過武昌城外時,楊秀清下嚴旨,要求太平軍以最快的速度打下武昌!
當時,太平軍打下漢陽等地已經很久了,但是,就是遲遲拿不下武昌。
受命的石鳳魁才能一般,一籌莫展。
陳玉成遂請求留在石鳳魁軍中效力,得到準許。
随即,陳玉成在進行偵察後,得知武昌城東守備空虛,就主動獻策:明攻有困難,掩其不備,卻是可以襲取的。
石鳳魁笑道:你說得出,你敢做嗎?
陳玉成大喜:我一定去,請派我去!
于是,陳玉成帶領500壯士,偷偷從武昌縣(今鄂州市)進入梁子湖,又繞到武昌省城東面,缒城而上,在城頭遍插太平天國黃旗,大呼:天兵登城了!
随即,陳玉成率領500壯士,連續挫敗來攻的清軍,配合大軍奪取了武昌!
如果說,一克武昌時,陳玉成隻是一個敢死隊隊長的話,那麼,這一次,從攻城的偵察,到方略指定,再到具體實施,全部是陳玉成一手操辦的,謀略、勇氣皆展露無遺!
如此,陳玉成一戰成名!
天王贊歎:真是英雄出少年!
如此,陳玉成跳升四級,升為殿右三十檢點,命統陸軍後十三軍,水師前四軍!
如此,陳玉成,已經成為太平軍中最出名的後起之秀了!
三十檢點回馬槍,敗戰中崛起
此後,太平軍西征進入了一段低谷期。
湘軍崛起,太平軍接連丢掉了湖南和湖北大部分地方,一路退到九江,連戰連敗。
但是,這段低谷期,陳玉成的發揮卻更加耀眼了!
在嶽州,陳玉成再次上演英雄本色。他率領十八勇士,扮作清軍,混入清軍水師,趁機放火焚燒,燒毀湘軍大小船隻300餘艘···隻是因為下雨及風向轉變,以及湘軍陸師迅速來救,太平軍此次本可能扭轉戰局的奇襲才失敗。
此後,太平軍退出湖南,陳玉成又轉戰湖北各地。
秦日綱來巡長江防務時,以陳玉成守蕲州一帶,讓其負責在江北阻擊、遲滞清軍。
由此,陳玉成開始成為獨當一面的方面之将!
在此期間,陳玉成以劣勢兵力,與氣勢正盛、連戰連勝的湘軍在湖北連續激戰。
這個過程中,陳玉成所創的“三十檢點回馬槍”戰法,閃耀登場:他經常在戰前選擇地形,埋伏精兵,另以一支隊伍與清軍正面交鋒,戰至傍晚,即收兵後撤,誘敵深追,然後抓住戰機,出敵不意,突然回旗反擊,伏兵從後包抄,往往置敵人于進退維谷、一敗塗地的境地。
這段時間,清軍也開始重視起這位少年天才,對其贊許有加!
陳玉成奮戰江北,遲滞了湘軍陸師的進攻,為後來石達開在九江、湖口擊敗湘軍,逆轉戰局,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此時的石達開,已經展現出一流将才的素質了!
不久,羅大綱戰死了。
楊秀清遂提拔陳玉成,讓他接替羅大綱,做了冬官正丞相!
當年羅大綱的小小衛兵,而今接過了羅大綱的班!
孤膽英雄
1856年,太平軍開始對江北、江南大營展開進攻。
當時,鎮江被敵人圍困已久,水洩不通,内外消息斷絕。
太平軍要解圍,就要裡應外合,就要先與城内通消息!
此時,陳玉成已經是冬官正丞相,妥妥的進階幹部了。
但是,不管做多大的官,陳玉成依然還是那個一往無前的少年!
于是,陳玉成自告奮勇,要冒着生命危險聯絡鎮江内外!
于是,陳玉成隻帶了幾個戰士,坐一條小船,沖過敵人的重重圍困,進入鎮江!
于是,内外夾擊,太平軍一戰而勝!
一向嚴肅的楊秀清也贊許:陳玉成一身都是膽,當年趙子龍也比不上他!
陳玉成,已是太平軍中的傳奇英雄!
打出來的擎天之柱
接下來,天京事變爆發了。
清軍趁機發動反攻,武昌再次淪陷,江西大片地區也丢失了,太平軍形勢極為不利。
隻有陳玉成在皖北,打得仍然不錯。
由此,石達開理政後,形成了一個戰略構想:在各地皆轉入防禦,加強陳玉成、李秀成,在皖北發起反攻,打開局面,然後在江北進攻湖北,逆轉戰局!
陳玉成也表現得确實出色。
他先是與李秀成聯合,在皖北一連串機動作戰,重創清軍,穩定了皖北。
然後,陳玉成帶領3萬人從桐城出發,進入湖北。
陳玉成很快開創了鄂東基地,并發動大批饑民參軍,規模壯大,給敵人造成了巨大威脅!
當時,湖北巡撫胡林翼,甚至已經要求正在圍攻九江的李續賓撤九江之圍,回救湖北。
而實際上,當時原本要進攻九江等地的清軍,也大量被吸引到湖北地區,九江地區隻有湘軍5000人左右!
當時,兵力最大的石達開,如果進攻九江,将幾乎毫無懸念地一舉解圍,進而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戰局!
但是,石達開當時已經決意出走,不救九江,率軍往江西南部發展···
如此,陳玉成獨力難支,退出了湖北···
可以說,這段時間,陳玉成在政治、軍事上的表現都是最突出的。
政治上,他抵制了石達開的分裂行徑;軍事上,他也以一支孤軍卓絕奮戰,曆盡艱辛···
現實已經無可辯駁地表明:艱難時世造就英雄,陳玉成以他對太平天國的忠勇名官三軍,未來光榮而艱巨的曆史重任正在等待着這位年輕的統帥去承擔!
擎天之柱
石達開既要出走,那麼,太平天國需要新的上司班子!
洪秀全知道,靠自己的兩個飯桶哥哥是不行的。
于是,洪秀全一開始是企圖讓自己的心腹之人來挑起擔子。
他選擇讓蒙得恩來擔任正掌率,統領全局。
但是,蒙得恩本就是一個庸才,那裡擔得起重任呢?
衆人不服,形勢更加危急。
無奈之下,洪秀全隻好啟用名望最重的陳玉成為正掌率,李秀成為副掌率。
由此,人心稍安。
如此,陳玉成、李秀成,成了新的擎天之柱。
近年來,對太平天國運動及太平天國的人物,争議頗多,甚至出現了妖魔化傾向。
就陳玉成而言,他一生作為,有得有失,有閃光點也有暗淡之處。
但是,在早期的鬥争中,陳玉成不過就是一個因為活不下去而奮起反抗的普通人。
這個過程中,他勇敢堅強、智勇雙全,由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參天大樹,是一個值得尊敬、敬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