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幼承家學,他的父親王吉祥是河南沈丘師範學校一位卓具影響力的美術教師。當他發現穎生在六、七歲時繪畫方面已經顯見天賦異禀,便傾心對其進行專業輔導,直到他考上河南大學藝術系。有緣于此,轉過來看穎生,在我人際交往的認知中,王穎生對父母深情的孝敬,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在藝術成長的道路上,超常勤奮的精神和所取得的成就,正如今天(個展開幕日2024年1月2日——編者注)——家鄉河南省為他舉辦的這一規模可觀的個展!——這是他是以“能有今天”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這讓我為有王穎生這樣出類拔萃的博士生倍感驕傲的同時,對二老遠見卓識的引導深表敬意!

王穎生好學問,重情義,珍重每一位在求學過程中有知遇之交的師友,如在河南大學藝術系,他稱之為“恩師”的王威、丁中一、傅志明、李元星、劉泮峒、馬嶺以及他視為良師益友的馬國強先生……王穎生至今感謝他們對自己幾十年來在作畫、作人修為上的深遠影響。他這種不忘初衷的感懷之情,相較于有些“功成名就”之後就自我标榜無師自通,或僅隻提及一二可沾光的名流大家之舉,别是一種感念。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他說自己十六歲後,常到北京求教于楊剛,問道于盧沉、周思聰。此三位已亡人,在我看來是當代國畫界“畫家中的畫家,教師中的教師”!在美院,他們也是我的良師益友。穎生能得益于他們的影響,是一種求知選擇的慧覺。他說,那時他還找過我,我說,記不得了。

1995年,他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成為胡勃先生的研究所學生,畢業時,國畫系竟然還缺一個留校任教的名額。胡勃先生痛感美院将失去一個難得的人才,情急之中,到壁畫系找我陳情,且不由分說地帶我去看王穎生正在繪制中的畢業創作。我去看了,看畫,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的感覺,感動卻更讓我相信胡勃惜才的眼光和情懷。

對我任職的壁畫系而言,我正需要這樣一位造型功力紮實,工寫技法兼備的“國畫教師”。在彼時兩年前,學院向上級基金機構申報科研項目時,我填報過一個關于對中國傳統壁畫保護與修複理法研究的課題。雖然,我“危言聳聽”地提出了:“鑒于國内曆史遺存傳統壁畫的現狀,本課題對傳統理法的有關研究具有‘興亡繼絕’的意義,且有迫在眉睫的緊迫感!”但,讓我深感失落的是,這一提案,竟然完全未能引起現場審議專家和相關上司們的認知!被“廢棄”了的我,有一種陷入失敗感的孤獨和無奈!

中國的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在其學科建設中,如果缺失中國傳統壁畫的理論、技法的教學,如果得不到相應的考察、研究經費而成為教學進展的弱項,作為中央美院壁畫教學的一個機構,我們如何面對祖先?何以奢談“文化自信”?是以,無論如何地無奈,卻又是我所決不能放棄的。這時候,我從王穎生工寫兼長的繪畫中“直覺地”看到了一線希望,一種可信托、可期待的潛景。我對胡勃說:“謝謝,我們要了。”

此後二十年,由于王穎生的加盟,中國傳統壁畫理法研究和實踐成了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一工作室教學的重點中的重點。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王穎生兼備中國繪畫傳統的理論認知和筆墨技巧的功力,他對申報《中國傳統壁畫教學、保護、修複》這一課題的“初衷”,表現出遠比我更具韌性的耐心。自1997年始,他不斷完善這個“申報”課題的内容,提出更具可行性的計劃、方案,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其“大義”。直至2009年初夏,終于等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這個課題獲得了一千多萬元的基金——我們有了!——用于購買相關需要進口的先進儀器裝置的專項資金和相應的考察經費!

所謂“天時機遇”的巧合,更無過于山西大同三大古寺修複後壁畫重繪的“工程”,在我們基金獲批的同時,也找到了我們壁畫系。我對穎生說:“這将是我們回報課題科研成果的天賜良機,同時更是一次鍛煉隊伍的絕好的用武之時!隻要不賠本,我們就接了!”此後四年間,我們嚴格依循傳統壁畫的經驗,依據三大寺原有佛教内容的記載,依照遼代壁畫風格形制,聽取佛教壁畫考古學者的建議——按照三大寺的原本壁畫的内容,反複再三地作出嚴謹的線描設計稿、具有古風的色彩稿;嚴格地按傳統工藝程式,做牆基,尤其嚴格地做地仗層、繪畫層,然後以1:1的比例将線稿上牆,嚴格地選用優質的礦物質顔料,瀝粉、貼箔,純以真金白銀。參照敦煌壁畫、永樂宮、法海寺以及山西重點寺廟壁畫效果——為追求它的高水準。曆經四個寒暑,完成了四千多平米牆面的繪制,是仿古,同時也是一次“複古”語境的再造。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萬國來朝》

通過四年相識、相知的磨合,當初不免心存疑慮的大同市長耿彥波也心悅誠服地贊賞道:“排除異議,最後決定由你們中央美院壁畫系師生完全承擔這一工程,我們是找對人了。我敢講,看效果,論水準,你們不輸于古人!百年之後,你們的作品将同屬寶貴的曆史文物!”——我以為:耿彥波是位有藝術眼光、有戰略擔當、敢作敢為的地方上司人。這在恢複、重塑大同市曆史形象的整體規劃中,能獲得他并非虛誇的贊許是很難得的。

回望這四年,前後四屆、百餘人次的師生參與了這一現場繪制的宏大“會戰”,要克服課堂教學中不曾遇到過的種種困難、麻煩和預想不到的突發問題。修複中的大殿門窗洞開,師生在近十米高的腳手架上攀爬。冬日裡,滴水成冰;酷暑天,汗流浃背,常人不堪其苦,師生卻能樂在其中……我想說:我在參與全過程的感受中,要對這支團隊的“總教頭”,這四千多平米壁畫繪制的“主持”者,壁畫繪制中形象最重要、難度最大的“主筆”者,以及對這支隊伍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照顧周全的“大管家”——王穎生深表敬意!

我在其中被冠以“藝術總監”之名。但四年之得于我,心照不宣的體會,是一次近似于重讀大學的經曆。切實體會到教學相長,唯有能不計資曆深淺、年次長短,才能真“見賢思齊”——我,樂于初始以“學生”、進而曰“戰友”、再而稱“夥伴”來形容我與穎生之間“師生”轉換的關系。如果說我對中國傳統壁畫的了解與技法,在這些年間有些提高的話,應是緣于和王穎生的相識相知過程中的“獲益匪淺”!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帝釋梵天圖》

2018年,中央美術學院基于教育部課題《中國傳統壁畫教學、保護、修複》的學術成果,建立了包括紙本、絹本、油畫等多材質藝術品文物保護與修複的“中央美術學院修複學院”!已經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委會主任的王穎生,出任修複學院院長。教師們有“創業初始”的激情和慎重意識;新生有“踏入新領域”的興奮和求知欲望。孩子們入學時,我說過:“這個專業會讓一些瀕臨滅絕的藝術文物起死回生,這是對藝術傳承興亡繼絕的時代使命。美術學院培養的修複人才,應該是理法兼備的專家學者!我們曾盼望過多年,你們現在踏入的專業領域,寄托着我們對未來的雙重希望!”

為了高水準、高品質地開創學科起步的新局面,王穎生破例,在學院年過六十歲一律“退休停業”規矩外,迎接在榮寶齋有着近七十年裝裱修複絕技、年逾八十歲的馮鵬生老先生,到美院課堂;把知名于美國而年逾古稀的油畫修複大師司徒勇請回中國,在中央美院為其開設工作室,并為其完善修複裝置和教授條件。二老在備受尊重的感受中,煥發出“老骥伏枥”的壯志和活力,在這種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年輕的教師如:李丹、董卓、馬鑫以及一些應約的客座學者,新學科的師生們同心合力,營造出了校園内最活躍、最富有探索精神的教學氛圍。

2023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大學教學“課展融合”系列活動中,修複學院的教學成果彙報展獲得了廣泛而一緻的好評!即便是大學一年級同學作品的效果,也讓我們許多見多不怪的先生們,有了刮目稱奇的贊歎。開局不過三年,業績堪稱非凡,一個多月前——2023年12月2日,中央美術學院修複學院做東道主,發起舉辦了“國際修複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論壇”,一時間,國内外相關專家學者雲集北京,在與會學者争相發言的熱烈交流中,水到渠成地搭建起了一個國際學術平台。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帝釋梵天圖》

王穎生這個畫展即将開幕前,我認真拜讀了穎生稱之為良師益友的馬國強先生和大批評家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先生的兩篇論其畫作的序文。前者稱謂:“其跨學科交叉的表現,令人刮目!堪稱‘王穎生現象’。”後者贊譽:“王穎生對多個畫種,廣有涉獵,取精用弘,有與衆不同的綜合面貌。”我讀後以為:“二位賢達之評述備矣!”這個畫展,足以表現出王穎生在當代畫家中卓爾不群的創作能量。

我作為他美院教師同僚的角度,可能在我的“話裡”,還需說些對王穎生“畫外”的認識。我說:我非常看重作為學院教師的王穎生。美術學院教師的責任,是教學,這和“畫院”不同,美院教師的個人創作,屬于“業餘”的行為。王穎生任教三十多年,力行在課堂上言傳身教,數年間,堅持親自帶領學生到現場作觀摩、考察、寫生,經年累月離家到外地指導傳統壁畫繪制與修複實踐。我清楚,他的兼課量經常是“超負荷”的。為支援貧困學生設立資助金,數年間,他累計捐款逾百萬元……

今天,王穎生在其繁重的教學之餘,能夠作出如此氣派的個人畫展——人稱為“王穎生現象”!我要感謝他:“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統壁畫的理法研究與實踐,中央美術學院修複學院的學科建立與開拓,如果沒有王穎生在教學中深明戰略取向的全力投入,可能‘不會有這樣的今天’!”這意義——應會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曆史的記載。是以為贊!

(文/孫景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來源:央視網)

作品欣賞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列賓》

140cm x 2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繁榮香港》

140cm x 2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志願者》

140cm x 2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時尚香港》

140cm x 2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香港回歸》

240cm x48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一代天驕·蒙古族的希望》

450cm x57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萬國來朝》

399cm x1909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中國平劇-微班進京》

268cm x 448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梨園代代傳》

300cm x 6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把身影植根在群衆中-尕布龍》

300cm x 800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踱步之一》

200cm x 125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踱步之二》

200cm x 135cm

中國畫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一代天驕·蒙古族的希望》

450cm x5700cm

中國畫

畫家簡介

壁畫系裡的“國畫教師” | 王穎生:理論認知深厚,工寫技法兼備

王穎生,1995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所學生,1997年畢業獲碩士學位,2013年獲博士學位,2003年-2004年被國家基金委選派至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梅裡尼可夫工作室通路學者,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二級教授、修複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壁畫藝委會主任、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委會委員,中國壁畫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筆畫學會顧問,博士、碩士生導師。作品曾參加全國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首屆全國體育美展,全國青年美展,第一、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中華史詩美術大展”——中華文明曆史題材曆史畫創作工程,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美術作品展。作品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最高獎、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北京首屆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青年藝術家獎,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金獎、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銅獎。2005年被北京市委宣傳部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出版《走進畫家——王穎生作品集》《60一代——王穎生作品集》《午門誓師——王穎生作品集》,合集多種、并被多種媒體專題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