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出品 | 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

7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線上上召開月度資訊交流會并釋出《2024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搜狐汽車研究室根據報告及釋出會内容整理了6月乘用車市場的總體情況,具體如下:

一、産銷情況

1、産量

2024年6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産量為213.4萬輛,同比下滑2.8%,環比增長6.9%。其中轎車産量為92.1萬輛,同比下降5.4%;SUV産量為113.2萬輛,同比增長0.3%;MPV産量為8.1萬輛,同比下滑12.6%。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2、零售、批發銷量

零售銷量:2024年6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76.7萬輛,同比下滑6.7%,環比增長3.2%。其中,轎車零售銷量為78.9萬輛,同比下滑12.2%;SUV零售銷量89.4萬輛,同比下滑1.5%;MPV零售銷量8.4萬輛,同比下滑6.7%。

批發銷量:2024年6月全國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216.9萬輛,同比下滑3%,環比增長6.9%。其中,轎車批發銷量92.8萬輛,同比下滑5.7%;SUV批發銷量115.1萬輛,同比下滑0.7%;MPV批發銷量9萬輛,同比下滑4.7%。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3、2020-2024年6月總體市場銷量走勢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4、新能源車生産、零售、批發銷量

6月,新能源乘用車産量為93.3萬輛,同比增長26.6%,環比增長5.8%。其中BEV産量為50.3萬輛,同比增長4.3%;PHEV産量41萬輛,同比上升73.9%。

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85.6萬輛,同比增長28.6%,環比增長6.4%。其中BEV零售銷量49.3萬輛,同比增長9.9%;PHEV零售銷量為36.3萬輛,同比增長67.2%。

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98.2萬輛,同比增長29%,環比增長9.5%。其中BEV批發銷量55.9萬輛,同比增長5.6%;PHEV批發銷量42.4萬輛,同比增長82.5%。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5、2020-2024年6月新能源市場銷量走勢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6、狹義乘用車廠商排名(6月零售銷量、批發銷量)

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6月前三名分别是比亞迪汽車、一汽-大衆、吉利汽車,零售銷量分别為28萬輛、13.3萬輛、13.1萬輛,銷量同比分别為21.1%、-25.5%、17%,市場佔有率各占15.9%、7.5%、7.4%。

1-6月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前三名分别為比亞迪汽車、一汽-大衆、吉利汽車。

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6月前三名分别是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批發銷量分别為34萬輛、19.2萬輛、16.6萬輛,同比分别為35.2%、39.8%、24.2%,市場佔有率各占15.7%、8.8%、7.7%。

1-6月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前三名分别為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7、廣義乘用車廠商排名(6月零售銷量、批發銷量)

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6月前三名分别是比亞迪汽車、一汽-大衆、吉利汽車。

廣義乘用車批發銷量:6月前三名分别是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

6月乘用車批發216.9萬輛 同比下滑3% 自主在新能源和出口有明顯增量

二、2024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回顧

1、零售:

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6.7萬輛,同比下降6.7%,環比增長3.2%;今年以來累計零售984.1萬輛,同比增長3.3%,參照2023年上半年完成全年總銷量43%的進度,今年全年有望突破2,200萬輛。其中6月正常燃油車零售91萬輛,同比下降27%,環比持平;1-6月正常燃油車零售573萬輛,同比下降13%。

6月經濟的外部環境不确定性明顯上升,内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及居民部分預期不強。但随着國家“以舊換新”的政策逐漸見效、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台與跟進、北京放号拉動消費,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溫,“618”促銷拉動半年末沖刺,前期市場觀望群體的消費熱情被激發,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保持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由于去年6月面臨非RDE車型處理帶來增量,而今年是200公裡以下微型電動車5月底免稅政策截止,是以今年6月的零售增長品質較高。

近幾年新能源車技術創新、新品競争力不斷增長,燃油車新品推出乏力。今年車市的年初價格戰“啟動早”、部分新能源熱銷車型近20%的降價“力度大”,從2月春節後延續到4月底的時間“跨度長”,參與降價的車型接近去年全年降價車型的數量,是以形成春季消費者暫時對價格的極度觀望,加之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偏弱,暫時抑制了春季車市的啟動;在油電不同稅、不同權的背景下,新能源車高增長、燃油車負增長的差距日益明顯。随着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執行細則的出台,地方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持續偕行,社會積蓄的消費購買力在5-6月有所釋放,推動新能源車半年末行情走強,新能源車走勢好于乘用車廠商預測團隊的預期。

6月乘用車車市的特征:一、4-6月零售持續負增長主要原因是燃油車同比下降25%的超預期低迷,6月的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增速差保持在55%;二、二季度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持續同比提升在13個百分點,6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達到48.4%。三、燃油車缺乏新品支撐,6月燃油車促銷力度環比大幅增長,新能源車價格促銷因新品和降價而回落;四、6月行業去庫存特征日益明顯,目前結構性調整壓力更快從主機廠傳導至管道端,經銷商持續經營信心不足。五、6月乘用車出口中燃油車同比強勢增長31%,新能源車出口增長13%,燃油車的海外市場表現遠強于國内市場。

6月自主品牌零售103萬輛,同比增長10%,環比增長5%。當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58.5%,同比增長9.3個百分點;2024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7%,相對于去年同期增加7個百分點。6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佔有率64.8%,較去年同期增長11.2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更新表現優異,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1%。6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8.6%,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4.3%,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3%,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

6月豪華車零售25萬輛,同比下降17%,環比增長4%。6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4.2%,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零售份額相對穩定。

2、出口:

今年總體汽車出口延續去年強勢增長特征。乘用車廠商統計口徑:6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7.8萬輛,同比增長28%,環比持平;1-6月乘用車累計出口224.7萬輛,同比增長33%。6月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21%,較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随着南美等市場的恢複,6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2.5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2%;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5.4萬輛,同比增長12%,環比下降7%。

3、生産:

6月乘用車生産213.4萬輛,同比下降2.8%,環比增長6.9%。6月乘用車生産較2022年的曆史同期高點221萬輛減少8萬輛。6月豪華品牌生産同比下降9%,環比增長8%;合資品牌生産同比下降29%,環比增長4%;自主品牌生産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8%。

4、批發:

6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16.9萬輛,同比下降3.0%,環比增長6.9%。受總體乘用車出口環比持平和合資車企零售環比負增長的影響,6月乘用車批發未能創出新高。6月自主車企批發140.6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8%。主流合資車企批發49.6萬輛,同比下降30%,環比增長4%。豪華車批發26.7萬輛,同比下降18%,環比增長5%。

6月乘用車主力廠商總體批發表現分化,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系、大衆系廠商總體較強。6月萬輛以上銷量的乘用車廠商共35家(5月32家,去年同期30家),占整體市場佔有率96.4%,其中同比增速超50%的有3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10家,同比負增長的22家。萬輛以上批發量的乘用車廠商環比正增長的有26家,其中環比增長30%以上的有7家,部分自主和新勢力的環比表現較強。

5、庫存:

由于6月廠商生産相對謹慎,但批發沖量,形成了廠商産量低于批發3.5萬輛,而廠商國内批發高于零售2.4萬輛的半年末管道加庫存走勢。由于合資車企持續去庫存趨勢,是以近期總體的生産謹慎,上半年廠商庫存下降17萬輛(去年同期下降7萬輛),國内管道庫存下降33萬輛(去年同期下降13萬輛)。

6、新能源:

6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産達到93.3萬輛,同比增長26.6%,環比增長5.8%。2024年1-6月生産458.1萬輛,同比增長28.9%。

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98.2萬輛,同比增長29.0%,環比增長9.5%。2024年1-6月批發462.0萬輛,同比增長30.3%。

6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5.6萬輛,同比增長28.6%,環比增長6.4%。2024年1-6月零售411.1萬輛,同比增長33.1%。

6月新能源車出口8.0萬輛,同比增長12.3%,環比下降15.2%。2024年1-6月出口58.6萬輛,同比增長21.2%。

(1) 批發:

6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45.3%,較2023年6月33.8%的滲透率提升11.5個百分點。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60.7%;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4.4%;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4%。

6月純電動批發銷量55.9萬輛,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5.3%;6月狹義插混總體銷量30.8萬輛,同比增長73%,環比增長12%;6月增程式批發11.6萬輛、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28%。6月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57%、狹義插混31%、增程式12%,2023年6月為純電動70%、狹義插混23%、增程式7%。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69%、狹義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彌補純電動的續航焦慮,應該屬于純電動的分支。

6月B級電動車銷量21.8萬輛,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10%,占純電動份額39%。純電動市場的A00+A0級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回落,其中A00級批發銷量9.4萬輛,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15%,占純電動的17%份額,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A0級批發銷量11.8萬輛,占純電動的21%份額,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A級電動車10.8萬,占純電動份額19%,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各級别電動車銷量分化,消費更新的态勢明顯。

6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17個(上月15個),比亞迪宋:70,219輛、比亞迪秦:48,350輛、Model Y:43,951輛、海鷗:36,066輛、驅逐艦05:32,980輛、軒逸:30,337輛、Model 3:27,056輛、比亞迪元:26,117輛、理想L6:23,864輛、瑞虎7:23,023輛、朗逸:22,718輛、比亞迪漢:21,866輛、瑞虎8:21,862輛、速騰:20,753輛、鋒蘭達:20,748輛、星越:20,541輛、秦L:20,100輛。其中新能源位列總體乘用車車型銷量前5位,燃油車主力車型國内表現艱難。

(2) 零售:

6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48.4%,較去年同期34.9%的滲透率提升13.5個百分點。6月國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2.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9.8%;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4%。從月度國内零售份額看,6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68%,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4.1%,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9.1%,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6.3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6.9%,同比下降4.3個點。

(3) 出口:

6月新能源車出口8.0萬輛,同比增長12.3%,環比下降15.2%。占乘用車出口21%,較去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占比新能源出口的72.6%,作為核心焦點的A0+A00級純電動出口占自主新能源出口的27%(去年同期56%)。伴随着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的新能源産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雖然近期受到外部國家的一些幹擾,但長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光明。6月廠商出口方面,比亞迪:26,995輛、特斯拉中國:11,746輛、上汽乘用車:6,718輛、長城汽車:3,299輛、華晨寶馬:3,271輛、奇瑞汽車:2,826輛、吉利汽車:2,429輛、上汽通用五菱:2,410輛、小鵬汽車:1,840輛、沃爾沃亞太:1,796輛、東風汽車:1,783輛、一汽轎車:1,623輛、智馬達汽車:1,312輛、哪吒汽車:1,229輛、賽力斯:937輛、長安汽車:889輛。其他車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規模。從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場零售資料監控看,A0級電動車占比曾達到近50%,是自主出口絕對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小型電動車前期在歐洲表現較強,是以受到相應的針對性加稅措施,這也展現了小微型電動車是世界電動車的競争核心,我們急需引導電動車小型化的财稅政策,鼓勵小微型電動車發展,這樣才能讓中國電動車可持續走向世界。作為與純電動零碳車型對應的燃油車大類,在海外市場“油電平權”的大趨勢下,插混車型依托低油耗長續航的優勢,海外市場替代燃油車的表現日益突出。

(4) 車企:

6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賽力斯汽車、理想汽車、長安汽車、零跑汽車等為代表的增程式電動車表現尤其突出。在産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并舉”政策的實施,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19家(同比增加6家,環比增加3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90.4%(上月88.8%,去年同期82.7%)。其中,比亞迪:340,211輛、特斯拉中國:71,007輛、吉利汽車:65,959輛、長安汽車:53,827輛、理想汽車:47,774輛、賽力斯:43,850輛、上汽通用五菱:42,244輛、奇瑞汽車:39,764輛、長城汽車:26,034輛、廣汽埃安:25,692輛、蔚來汽車:21,209輛、東風汽車:20,572輛、零跑汽車:20,116輛、小米汽車:14,296輛、華晨寶馬:12,827輛、小鵬汽車:12,508輛、一汽紅旗:11,402輛、上汽乘用車:10,944輛、上汽大衆:10,373輛。

(5) 新勢力:

6月新勢力零售份額19.1%,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小米汽車、理想汽車、問界、賽力斯、蔚來汽車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仍較強。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衆領先,上汽大衆與一汽大衆合計新能源車批發16,547輛,占據主流合資純電動43%強份額,大衆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6月的上汽通用和一汽豐田的新能源車也逐漸走強。

(6) 普混:

6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7.56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2%。其中廣汽豐田 33,163輛、一汽豐田:21,459輛、東風本田 5,905輛、長安福特:5,159輛、廣汽本田 4,068輛、東風汽車:2,080輛、吉利汽車:1,422輛、東風日産:1,204輛、廣汽乘用車:1,159輛,混合動力的自主品牌銷量逐漸提升。

三、2024年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

今年7月共有23個工作日,較去年的21個工作日多兩天,有利于7月産銷的平穩走勢。随着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燃油車産能充裕,燃油車市場萎縮壓力下的去庫存特征明顯,休高溫假的時間較長,7月車市進入休整期。

近幾年夏季車市淡季不淡的特征日益明顯,2014年-2019年的7月車市零售占全年總量平均在6.9%,而2020年-2023年的7月車市零售占全年總量平均在8.4%,其中2023年達到8.8%的較高占比,日益向歐美老齡化市場過渡,普及化特征弱化。随着私車普及和智能電動車的快速增長,車主低成本出行遊玩熱情較高,私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推動的購車需求持續加速釋放,購車、換車出遊也是部分家庭的最佳選擇,有利于居民消費潛力釋放。

6月底至7月國内南北方極端天氣或對線下集客産生較大影響,但新能源車型在全矩陣營銷上的持續投入,在充電效率、充電保護上的逐代優化,應對極端天氣的使用場景延伸,都有效地緩解和提升新能源車輛使用的便利性,有利于在夏季用電高峰期新能源車繼續保持高滲透率的穩健運作。各地促消費熱情較高,展會夜市活動較多,車企或将傾向于以戶外夜展和商圈集客等手段來聚攏人氣。請關注部分城市對高峰期商業用電費用上調對營運車輛的使用影響。

上半年持續增強的大幅促銷擾亂了車市正常的價格走勢,終端價格修複需要一段時間适應,加上二季度超強的促銷力度對下半年購車客戶的消費透支效應,7月以價換量的效果有可能減弱。車企結合上半年戰果,也将對市場預期、産品結構及上市節奏進行優化調整,或将進入蓄力期。

根據乘聯分會資料監控看,2023年1-5月份中國自主品牌車出口在當地市場零售同比增長了58%,其中5月自主車出口海外的零售同比增長43%,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的态勢。近期人民币匯率變化有利于出口,由此判斷中國乘用車7月出口仍會保持強勢增長,将有力地緩解國内燃油車大幅下滑帶來的增長壓力。

1.2024年1-5月汽車行業收入3.9萬億,增長7%、利潤2,047億增長18%、利潤率5.3%,汽車行業仍偏低

5月份,随着宏觀組合政策落實落細、市場需求繼續回暖,經濟效果持續顯現。2024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作營業收入53.03萬億元,同比增長2.9%;營業成本為45.27萬億元,增長3.0%;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19%,同比提高0.02個百分點;2024年1-5月的汽車行業收入38,966億元,同比增長7%;成本34,099億元,增長7%;利潤2,047億元,同比增長17.9%;汽車行業利潤率為5.3%,相對于下遊工業企業利潤率6.1%的平均水準,汽車行業仍屬偏低。随着車市生産規模擴大,PPI下行,上遊碳酸锂成本下降,車企利潤總體稍有改善。

2024年1-5月的汽車行業在低基數下的産銷較好,但由于競争壓力大,利潤主要靠出口和高端豪華,其它大部分企業的盈利在劇烈下滑,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今年以來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國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工業企業效益恢複基礎仍需鞏固。由于燃油車仍有微薄盈利,但銷量萎縮較快,部分企業同比嚴重虧損;新能源車雖高增長,但虧損較大,企業生存與發展存在巨大沖突與壓力。是以中央及各級政府穩定汽車生産,積極穩定燃油車消費,汽車行業總體形勢穩中向好。

2.2024年5月中國汽車出口56.8萬增長29%

2024年5月中國汽車實作出口56.8萬輛,同比增速達29%、環比增長2%,同環比走勢很好;1-5月中國汽車實作出口245萬輛,出口增速26%。中國汽車出口一季度增速相對于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緩,4-5月增速回升。今年的主要動力仍歸因于中國産品競争力提升和歐美市場需求的小幅增長,以及俄烏危機下俄羅斯市場的國際品牌全面被中國車替代,尤其是中國的燃油車出口競争力提升帶來的出口增大。2024年1-5月中國汽車實作出口464億美元,出口增速20.1%。2024年1-5月汽車出口均價1.9萬美元,同比2023年的1.9萬美元,仍算基本持平。

2024年5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前五國家:俄羅斯103,763輛、巴西53,164輛、墨西哥42,192輛、比利時28,851輛、阿聯酋28,661輛;5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巴西48,384輛、俄羅斯36,543輛、阿聯酋15,882輛、美國7,544輛、南韓7,314輛。

2024年1-5月整車出口總量的前五國家:俄羅斯372,542輛、墨西哥190,897輛、巴西159,612輛、比利時124,081輛、阿聯酋114,530輛;1-5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巴西138,093輛、俄羅斯87,675輛、阿聯酋54,797輛、土耳其34,352輛、墨西哥32,892輛。增量前5國家的的增量貢獻度為69%,其中巴西出口貢獻巨大。2024年1-5月澳洲、西班牙、以色列、泰國、厄瓜多等市場下降較大;中亞和俄羅斯市場都表現相對較強,今年俄羅斯出口市場保持增量的核心地位,巴西等新增長動力建立。

3. 2024年1-5月中國汽車進口27萬下降4%

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2017年的124萬輛持續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僅有80萬輛。2024年1-5月汽車進口27.1萬輛,同比下降4%。随着國産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幾年汽車進口持續低迷,1-5月持續3年負增長。5月進口汽車6.3萬輛,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22%,這是曆史少見的5月增長。

2024年5月進口最高的國家依次是日本20,228輛、德國18,869輛、美國9,739輛、斯洛伐克4,317輛、英國4,297輛,其中增量最大的依次是日本4,735輛、美國2,231輛、英國1,410輛、匈牙利726輛、奧地利248輛。2024年1-5月進口量最高的是日本81,481輛、德國67,387輛、美國43,454輛、斯洛伐克23,818輛、英國21,050輛等主力國家,其中增量最大的是日本27,261輛、美國1,763輛、荷蘭1,079輛、奧地利711輛、匈牙利225輛。2024年1-5月進口車下滑表現相對較大的是德國30,059輛、斯洛伐克9,887輛、印度4,356輛、意大利402輛。

2023年全年歐洲2.5L以上乘用車對中國出口達到19.6萬輛,同比增長11%;進口金額179億美元,同比增長3%。2024年1-5月達到5.55萬輛,下降32%,進口金額51億美元,下降32%,其中5月進口量1.1萬輛,下降27%,5月進口金額11億美元,下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