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富汗塔利班能否“以經掩政”實作突圍?

阿富汗塔利班能否“以經掩政”實作突圍?

地區國家在對阿富汗務實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凝聚共識,可為之創造更有利的外部條件,但主動作為才是根本所在

自2021年8月阿富汗政局發生重大轉折,阿富汗塔利班(下稱阿塔)執掌的臨時政府至今未被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承認,阿塔仍然面臨種種國際和單邊制裁,甚至被一些國家列為“恐怖組織”。但相較于20世紀90年代首次掌權時期,現階段阿塔對外态度更為開放和積極,意識到新政權無論在外交上還是經濟上都無法孤立于外部世界。阿富汗如何争取支援、融入世界?目前看,經濟開發項目已經成為阿塔臨時政府手中的一張“好用的牌”。

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項目

掌權近3年來,阿塔臨時政府推進經濟建設,在多個領域重點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項目。

推動烏阿巴鐵路。2023年7月,烏茲别克斯坦、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簽署項目議定書,計劃修建一條南北橫跨阿富汗的鐵路線,從阿富汗西北重鎮馬紮裡沙裡夫出發,經阿中部盧格爾等省,抵達阿巴邊界哈拉奇口岸,建成後可将烏茲别克斯坦鐵爾梅茲口岸與巴鐵路網連接配接起來,形成一條從中亞到阿拉伯海的鐵路通道,項目預計建立鐵路573公裡,造價超過50億美元。2024年2月,烏阿雙方簽署備忘錄,啟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并提議吸納卡達、阿聯酋兩國參與。

計劃投資伊朗恰巴哈爾港。2024年3月,伊朗駐阿大使卡澤米宣布阿方将向恰巴哈爾港投資3500萬美元,開發商業、住宅、辦公等項目。此前2023年7月,從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羅紮納克到伊朗禮薩呼羅珊省哈夫的鐵路恢複營運。近期,阿富汗鐵路局啟動延長線施工,計劃将鐵路延伸至赫拉特機場周邊的多式聯運樞紐。相關鐵路建設将為赫拉特聯通恰巴哈爾港奠定基礎。

阿富汗塔利班能否“以經掩政”實作突圍?

恢複跨境管線建設。2024年2月,世界銀行宣布重新開機“中亞南亞電力輸送和貿易項目”(CASA-1000)阿富汗段建設并提供相應融資支援。2024年3月,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四方代表舉行聯合工作組會議,就重新開機CASA-1000項目達成協定。此外,阿塔臨時政府宣布啟動“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線”(TAPI)阿境内段建設。

興修庫什·提帕水渠。阿姆河流經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烏茲别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進入鹹海,是中亞水量最大的河流。2022年3月動工的庫什·提帕水渠計劃從阿姆河取水,從巴爾赫省經朱茲詹省至法裡亞布省,全長285公裡,可灌溉阿北部55萬公頃土地,有專家估計将分流阿姆河近三分之一的水量。2023年10月,水渠一期工程108公裡建設完工,二、三期項目将于5年内建成。

翻修瓦罕走廊公路。2024年1月,巴達赫尚省宣布已經将公路沿瓦罕走廊修通至中阿邊境,後期還将鋪設瀝青進一步改善通行條件。

吸引外商開發礦産資源。阿塔臨時政府鼓勵外商進入阿國内石油、金屬等礦産開發領域,先後簽訂了一系列大額合同。

背後的政治意義更為突出

阿塔臨時政府推動一系列經濟開發項目,從多個方面為新政權争得外部支援。最為直接的就是,相關項目引入外國資金、裝置和技術,帶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改善民生狀況,有利于新政權鞏固基礎。但相較于其規模、建設進度和經濟效益,項目的政治意義顯然更為突出。

阿富汗塔利班能否“以經掩政”實作突圍?

首先,重塑國際形象。通過興建大型開發項目,展示阿塔治國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改變外部世界對阿塔的固有印象和負面看法,塑造阿塔臨時政府作為“有效政府”的形象,進而引導外界對其看法從“有效政府”逐漸向“合法政府”轉變。

其次,融入周邊地區。與美西方一味指摘阿塔臨時政府“缺乏包容”“忽視人權”不同,地區國家主張通過務實接觸引導阿富汗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現階段,對于美西方在政治包容、社會寬容等方面提出的條件,阿塔缺乏予以滿足的意願,也就幾乎斷絕美西方國家承認其臨時政府的可能性。是以阿塔顯然将争取外交承認的重點放在地區國家,利用地緣位置推進一系列涉及周邊國家的開發項目,帶動雙多邊交往,避免自身被徹底隔絕在國際社會之外。

再次,強化國際存在。借助低政治的經濟開發項目之需,阿塔臨時政府頻頻派員遣團赴外交往,并與外國政府、企業等簽署合作檔案,事實履行政府職能,有利于提高外部對阿塔國際存在的接受度。尤其,阿塔臨時政府與外方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檔案或成為多邊合作的參與方,客觀上将幫助其占據合法政府的地位。例如,面對庫什·提帕水渠建設的迅速進展,烏茲别克斯坦就提出将阿納入中亞國家間現有的阿姆河水配置設定機制當中。

最後,調動地緣政治關系。阿塔臨時政府雖然歡迎地區國家的對阿務實政策,但同樣不願意成為地區國家共同施壓的對象。而且,阿富汗處在東亞與西亞、中亞與南亞的“十字路口”,地緣位置獨特,曆史上屢受外部幹預。阿塔臨時政府同步推進不同走向的聯通項目、引入多方投資,實際上也有調動有關國家戰略競合關系、平衡多對地緣政治組合的用意。這樣一來,不僅在戰略上避免了“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也在政策上打開了靈活回旋的空間。

水到還須渠成

阿塔臨時政府利用經濟開發項目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外部環境,打破了被絕對孤立的局面,從周邊國家打開突破口,但顯然還沒有突圍成功。因為經濟這張牌雖然好用,但并非萬能。

阿富汗塔利班能否“以經掩政”實作突圍?

難聚共識。2021年8月阿富汗變局發展至今,地區國家基本上都認同,對阿塔臨時政府的承認和接納要建立在地區共識的基礎之上,但是對于這項共識如何形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什麼,地區國家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換言之,地區國家并沒有準備好承認和接納阿塔臨時政府,這還需要經曆一個多方持續互動的過程。

難解關切。地區國家盡管采取務實對阿政策,不代表對阿塔執政沒有關切。現階段,最為突出的就是安全關切。地區國家都不願阿富汗再次淪為國際恐怖主義“庇護所”,希望阿塔切實履行反恐承諾,針對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組織尤其跨境恐怖勢力采取更為有力的打擊措施。事實上,跨境反恐問題已經造成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關系的嚴重緊張。除此之外,盡管不像美西方一樣用僵化的視角看待阿内政問題并動辄指手畫腳,地區國家願意通過經濟合作的方式幫助阿政治經濟重建,但也同樣期待阿塔臨時政府在建構開放包容的政治架構、奉行溫和穩健的内外政策上作出更有力的回應。

難調利益。這些經濟開發項目牽動複雜利益,并不必然改善阿富汗與周邊國家關系。例如,阿方對跨境水資源的開發不僅引發周邊流域國的擔憂,而且由此激起的資源民族主義情緒也為阿與周邊國家關系蒙上一層新的陰影。又如,出于對邊界管控的擔憂,有關鄰國對跨境交通線建設也有具體考慮。再如,在礦産開發、産業園建設等長周期項目上,許多外商對于阿富汗政經宏觀形勢和具體政策實施都還抱有一定觀望态度。

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所指出,“相信随着各方關切得到更有力回應,對阿富汗政府的外交承認将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客觀地看,“渠成”仍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地區國家在對阿富汗務實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凝聚共識,可以為之創造更有利的外部條件,但阿塔臨時政府更有力的主動作為才是根本所在。

來源:“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微信公衆号

作者:林一鳴

編輯:胡梁

【聲明:本号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