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曼谷機場,到機場高速,收費站,曼谷街道,一路上都是比亞迪的車型廣告,還有那巨大的”NO.1”(2023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令人目接不暇,仿佛來到比亞迪的主場。
7月4日這一天,比亞迪泰國工廠正式竣工,比亞迪第800萬輛新能源車正式下線。
從曼谷向東南驅車約3個小時,才抵達了位于泰國羅勇府的比亞迪泰國工廠。這座工廠從投産到竣工,僅僅花了16個月時間創造了中國車企在泰國最快的投産紀錄。
比亞迪汽車從100萬輛到800萬輛花了3年時間,從500萬輛到800萬輛,僅花了11個月時間,百萬輛完成的速度越來越快。現在,比亞迪把中國速度帶到了泰國。
不知道,王傳福在泰國工廠峻工當天,看着在田間荒野拔地而起的宏偉工廠,會不會想起,多年以前,比亞迪落子深圳,坪山工廠峻工時也是這般景象?
多年前,王傳福在深圳畫了一個圈,今時今日已經深刻改變中國汽車格局。現在,他又在泰國畫了一個圈,要影響東南亞汽車市場。而且不止泰國,他已經在匈牙利,烏茲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甚至巴西也畫了圈。
“船夫哥”出海,比亞迪能否真的能改變全球汽車格局,實作他心中最深處的那個夢想?
在泰國賣得怎麼樣?
“自2023年以來,比亞迪已連續18個月在泰國新能源車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每售出三輛新能源車中就有一輛是比亞迪。”王傳福在竣工儀式上說。
自2022年8月比亞迪進入泰國市場以來,比亞迪憑借其三款純電動車型——BYD ATTO 3(元PLUS)、BYD DOLPHIN(海豚)和BYD SEAL(海豹),迅速赢得了泰國消費者的青睐,并連續18個月蟬聯泰國純電動車銷量冠軍。
比亞迪開始銷售的第一款車隻用了42天時間,就完成了在泰國的第一個1萬輛銷售。竣工儀式上,說起“拓荒”泰國市場,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還是很自豪。
2023年,作為比亞迪在泰國市場的第一個完整傳遞年,比亞迪車型的上牌量達到了30650輛,成為泰國年度純電動汽車銷售冠軍品牌,市場占有率超過了40%。
進入2024年,比亞迪在泰國的勢頭依然強勁,1-5月比亞迪在泰國累計上牌量已達12895輛,純電動車市占率升至40.5%。
比亞迪在泰國市場的初步成功,離不開其銷售網絡的快速擴張。截至目前,比亞迪在泰國已擁有115家門店和27家經銷商,覆寫60個府。預計2024年内,比亞迪在泰國的門店數量将超過160家,實作對泰國77個府的全面覆寫。
為什麼是泰國?
泰國是東盟地區最大的汽車制造國,也全球第十大汽車生産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盡管2023年泰國汽車銷售量同比下降8.7%,但乘用車銷售卻實作了10.4%的顯著增長。
特别是新能源車方面,2023年泰國新登記新能源機動車數量同比增長104.81%,占新登記機動車總量的6.4%。這表明泰國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依然旺盛,特别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态勢。這一趨勢,為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此外,泰國還制定了“30/30”政策,即到2030年泰國國内EV電動汽車替代率必須在30%以上,同時新能源汽車産能也需達到30%以上。這些政策為比亞迪們在泰國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機遇。
比亞迪選擇泰國作為海外生産基地之一,正是基于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市場需求。泰國作為東南亞的交通樞紐和汽車制造出口中心,擁有成熟的汽車産業基礎設施和供應鍊網絡,有700多家一級零配件供應商。同時泰國也是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每年的出口量達到200萬輛。
東盟地區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通過泰國工廠,比亞迪可以快速響應東盟各國的市場需求,進而推動新能源汽車在整個東南亞市場的輻射和普及。
可以說,一旦拿下泰國,東南亞市場便指日可待。
除了比亞迪擁有豐富的品牌矩陣、卓越的産品性能和技術實力外,也離不開泰國當地政府的支援和衆多合作夥伴的緊密聯合。泰國政府近年出台了多個面向電動車的扶持政策,包括電動汽車财政補貼計劃、稅收減免措施等以加快普及推廣電動汽車。
如何抗擊強大的日系車?
站在喧嚣的曼谷街頭,映入眼簾的車流中,仍然是豐田本田等日系車為主。可以說,目前泰國市場仍然是日本車的天下。日系車企泰國和東盟市場已經深耕多年。在頂峰時,日系品牌在泰國市場占有率一度接近90%。
但事情正在悄然起變化。2023年的泰國汽車市場,日系品牌市場佔有率縮小8個百分點至78%,而中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同比提升1.2倍至11%。
2023 年,整體汽車銷量(含商用車)前十的品牌中有 6 個日系品牌,1 個美國品牌,3 個中國品牌。日系品牌依然是泰國新車市場的主力,但中國車企正強勢發展。
從汽車品牌來看,豐田(包括雷克薩斯)銷量為 265949 輛,市場占有率為 34.3%;其次是五十 鈴,銷量為 151935 輛;本田銷量為 94336 輛;比亞迪銷量為 30432 輛,排名第六;名爵銷 量為 27311 輛,排名第七;哪吒汽車銷量為 13836 輛,排名第十。
但目前泰國政府也意識到,日系車在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較慢,而這正是中國車企最強大的優勢,是以也希望吸引更多中國車企到泰國投資。另一方面,日本車企正在削減泰國産能,鈴木、斯巴魯宣布關閉泰國工廠,五十鈴則決定削減産能,轉向印尼工廠。此退彼進,這正是中國比亞迪們的機會。
2023 年,五十鈴 D-Max 是泰國汽車市場最暢銷的車型,銷量超過 12.7 萬輛。豐田 Hilux 排名第 二,銷量超過 11.4 萬輛,前兩名均為皮卡。這也是比亞迪的機會。比亞迪率先在墨西哥推出的新能源皮卡“SHARK鲨魚”,說不定也會在泰國推出相同類型車型。
在中國,比亞迪已經讓合資品牌,包括日系合資品牌在市場競争中節節敗退。在泰國市場,東南亞市場,比亞迪還能如此強勢嗎?
能上山,莫下海。“出海”也許會有風平浪靜,順風順水的時候,但更多的驚濤駭浪,冰山暗礁的驚險。就在比亞迪泰國工廠竣工投産的當天,歐盟委員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為期九個月的反補貼調查後,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口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其中比亞迪17.4%,吉利19.9%,上汽37.6%。
王傳福當然深知出海之艱,甚于在中國問鼎。在泰國工廠竣工前,比亞迪釋出了官方宣傳片《中國品牌,有多難就有多敢》,緻敬迎難而上,堅持奮鬥在出海征程的中國品牌。片尾那一句:成就世界級的中國品牌,其實就是“船夫”哥王傳福的心底最深處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