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夏雨初歇,霧氣升騰,徽州區呈坎鎮靈山村鳥鳴山幽,美不勝收。群山環繞間,村中的老屋、古樹、梯田、牌坊等從模糊逐漸變得清晰,如同一幅詩意山居圖鋪陳在徽州大地,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鄉愁萦繞。

2022年8月,大靈山保護與開發項目正式啟動,以靈山村整體打造為核心,關聯呈坎村、東山村、蜀源村等村協調發展,對大靈山進行整村開發,全力打造大靈山旅遊度假區的文旅融合實踐,在徽州區全面展開。

通過深入挖掘千年古村的豐富資源,當地探索出修繕保護和開發利用互融共促、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和示範樣闆,實作村落保護、鄉村振興和文旅富民的有機統一。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風向 方向

今年端午假期,大靈山旅遊度假區靈山景區推出“摸魚抓蝦”體驗活動,吸引遊客在稻田溪水裡感受傳統農耕樂趣;巧妙融合愛情元素開展系列活動,以傳統文化為載體的舞草龍讓情侶們在互動中加深情感,月老牽線為單身遊客提供邂逅緣分平台,愛不落市集集合各式手工藝品、特色美食、樂隊表演,享受甜蜜時光;夜間演藝“鳳凰比翼”通過絢麗燈光和震撼表演,講述一段關于愛情與重生的傳奇故事,為遊客夜遊增添無限驚喜與感動……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大靈山文旅發展何以如此多彩?

作為度假區核心組團,靈山景區以“最美愛情主題村落”為形象定位,突破徽州村落原有内涵,将IP故事與當地特色文化、生活場景充分融合,開發動态遊線、建構消費場景,推出“靈山之學、靈山之戀、靈山之醉、靈山之舞”四大主題産品。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在這裡,千年古村“打開方式”愈加豐富。遊客們有的為愛情線路上的特色場景駐足,有的在街邊商鋪品嘗地方美食……試營運以來,已接待近10萬名遊客。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如今的靈山景區,相容千年古村、創意街區多重身份,新與舊在這裡重新定義時間的刻度。

“山水與文化相依,日遊與夜賞相連,我們正着手打造提燈夜遊等夜間消費新場景和新空間,以爆品‘不夜靈山’讓慕名而來的遊人流連忘返,讓‘流量’真正成為‘留量’。”黃山徽州浪漫紅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文蘋表示,下一步,景區将依托項目和産品核心,加快多元業态與靈山傳統徽州村落深度融合,持續推動鎮景村一體化發展,讓古村“再生長”。

關聯 連片

更多的風景在延續。

在徽州區,美麗鄉村如同點點繁星散布在綠水青山間,孕育出獨具特色的文化和自然資源。

大靈山旅遊度假區内,擁有潛口、蜀源、靈山3個中國傳統村落,澄塘、坤沙、汪村3個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緊臨呈坎、潛口民宅、唐模3個5A景區,區域内文旅資源品質絕佳。

如何“破壁拼團”,讓更多的風景從點到面向全域擴充?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看大靈山規劃布局,“一帶一古道、兩心五組團”布局鮮明。

其中,“一帶”為潛靈坎環線東線景觀帶,“一古道”為通靈古道,“兩心”為潛口南遊客服務中心、呈坎北遊客服務中心,“五組團”為靈山核心組團、呈坎服務區組團、烏石運動組團、東山組團、蜀源組團。

目前,沿着既定路徑,各組團堅持發展步調,摸索出不同“打法”,以“各美其美”成就大靈山的“美美與共”。

除了靈山核心組團“天上水街·金燈靈陽”,呈坎服務區組團“驿路玩美·山水無憂”打造全省首個開放式景區型服務區樣闆,實施服務區内外旅遊集散無憂一體化;烏石運動組團“松林竹海·靈動山川”圍繞打造獨具特色的賽事IP,培育低空飛行、草地音樂節、戶外露營、藝術家部落等項目;東山組團“荷花香滿·藕遇東山”突出農業種植、農産品深加工、旅居體驗等,打造藕池觀樂場、“荷花香滿”主題民宿等荷韻業态;蜀源組團“優昙花谷·金河蜀源”依托花海景觀打造創意藝術體驗、民俗藝術休閑等業态,招引向陽花海、營地、民宿、寫意山房等深度體驗業态……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千年古村,青春盎然,交融綻放。

項目以靈山村為核心,帶動靈山、蜀源、東山、呈坎等村連片發展,既堅持“一盤棋”布局,實作鄉村協同發展,也強調差異化落子,避免同質化競争,系統破解鄉村建設發展在均衡性、全面性等方面難題。

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盆景”到“風景”的全域美麗,大靈山靜谧山水孕育着躍升的力量。

共赢 共富

眼下,大靈山已成為“炙手可熱”的目的地之一。

這一切,源于徽州區對傳統村落價值的重新認知和創新營運。

為破解鄉村發展難題,探尋美麗鄉村實作美麗經濟的有效路徑,徽州區創新探索綠色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村落徽州”新模式,在此背景下,大靈山以鄉村營運新視野探索共富新路徑,打造鄉村振興共富示範點。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農村生态資源豐富,但資源碎片化、變現難,又缺乏後續經營。”在彭文蘋看來,正是從“區域性整村營運”理念破題,從規劃建設到招商營運,将碎片化資源整體打包、碎片化政策集聚配套、碎片化經營統一營銷,為大靈山旅遊度假區導入産業支撐。

整村營運的前提是整體掌控一個村莊的資源,獲得村莊的經營開發權。但在大部分農村,缺少開發主體。

以靈山村為例,靈山村村委會與徽州區浪漫紅文旅集團共同成立強村公司,以強村公司為主體,實施“收儲+流轉”雙輪驅動。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試水”第一步始于“蘇醒”閑置資源,通過串接村級各類資産97處,推動閑置農房收儲盤活88棟、農用地集中流轉打造700餘畝,經評估、磋商後以“資産包”形式入股為營運資本,至此整村營運項目變得具象化:一方面,對收儲的閑置農房修繕改造,轉化為民宿、特色餐飲等鄉村旅遊項目,吸引遊客體驗田園生活;另一方面,集中流轉村集體用地發展特色種植業和觀光農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

比如集團收儲蜜西溪裡、山客草堂、綠蔭山館等鄉村民宿打造“浪漫花澗”民宿品牌,已實作自主營運4家,2023年經營收入突破300萬元,有力推動鄉村美宿發展。

目前,靈山中心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生活污水治理及三線下地)項目、呈靈潛旅遊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呈坎—蜀源段)項目等5個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熱火朝天改造的背後,還有一本集腋成裘的資金賬:通過創新綠色金融模式,統籌零散的政策性資金,項目已争取到村落徽州二期、村落徽州大靈山項目資金等融資貸款9.5億元。

通過整合村落絕大多數資源後,再統一規劃、基礎配套,提升村莊的經營價值。整村營運統籌零碎的政策性資金,争取以整村營運為導向的綠色金融政策包,進一步支援了鄉村發展。

走出 走入

随着大靈山旅遊度假區改造營運不斷推進,大家從躊躇觀望到慢慢了解,今年春節後,已有20多名在外地做生意、務工的村民加入返鄉隊伍,他們有的成了民宿管家、餐飲服務員,有的成為景區保潔、觀光車司機……人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進來。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共享共赢,為大靈山的原住民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去年以來,靈山村直接獲得營運收入20萬元,景區帶動當地村民就業50餘人,帶動玉米、粽子、酒釀等農副産品銷售1000多萬元。

千年古村落正一點一點發生着改變,有想法、有創意的新村民也開始向這裡聚集。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景區内的靈山書局,曾是村裡的古祠堂。在主理人李莉的設計改造下,這裡已成為集融合創意書房、餐廳、演出空間、會議空間、咖啡吧等為一體的複合型文化空間。

“大靈山對我們而言,蘊藏着無限可能。”李莉坦言,被靈山千年古村落、被徽州傳統文化吸引,希望用活用好鄉村文化資源,以文創産品、空間“講故事”,在持續營運變現當中傳承和創新鄉村的文化血脈,優化和重塑鄉村的産業體系,推動鄉村品牌價值提升。

書局文化營運人萬小萌表示,将邀請各地非遺大師前來黃山并為他們提供展示技藝的平台,并通過IP文創産品、産品包裝、節慶活動、體驗産品等各種業态和活動植入,連結鄉村資源,打造文創産品展示空間,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大靈山的夏天是綠色的盛宴。

詩意山水之外,在期待與實踐中,她正運筆、着墨,在不斷赓續和創新中煥發新的魅力。

大靈山,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 加快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記者:汪悅圖檔:程向陽 楊育童 黃山文旅 徽州釋出新聞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編輯:王婧 二審:胡曉苗 終審:王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