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碳中和、碳達峰已經不是新鮮詞了,近期偶然接觸了農業碳彙市場交易的一些資訊,僅就個人所見發表一點不成熟的見解,望有助于了解農業碳彙。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第一,農業碳彙市場産生的背景。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最近50年。全球工業經濟高速發展。人口總量創新高,一系列的社會生産與人類生活加速向大氣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導緻全球變暖的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異常,南北極冰雪融化,生物滅絕。微生物變異以及地球内部闆塊活動異常起到決定性的促進作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關系到全人類命運的必選舉措。從1997年由14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在日本東京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上制定的《京都議定書》到2015年12月,裡程碑式的《巴黎協定》,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中國政府鄭重承諾,2030年實作碳達峰。2060年實作碳中和。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态環境部 中國人民銀行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五部門聯合發文

第二,碳彙的交易雙方。目前,碳彙或者叫碳排放權的主要購買者是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的工業企業。以傳統化石能源為主的企業,如電力企業、有色金屬、化工、石油石化。航空企業。建材生産企業。規模以上工業生産企業為主。沒有購買足夠的碳排放權。就屬于違法違規生産經營。碳彙的出售者。是指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貢獻的市場主體。如風電、水電、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等新能源生産企業。還有林地、草地。耕地等以土地經營為主的市場主體。農田碳彙市場是2024年開始交易的新型細分市場。具有市場儲備量巨大。政策支援好。發展空間大的主要特征。是大陸雙碳戰略的重要支柱。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第三,農業碳彙的準入門檻。農業主體取得農業碳彙的交易資質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農業主體具有營業執照等法人資質。二是農業主體的土地來源合法合規。也就是具有土地證或者流轉合同、承包合同等。三是開發碳彙的農田面積最好在500畝以上。土地較為稀缺的地區,一般由村集體或者農業帶頭人注冊的農業合作社牽頭。将村民零散的土地統一流轉,共同開發申報。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第四,農業碳彙的開發流程。目前,農業碳彙市場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各種規章制度與流程手續仍需不斷完善。暫行的開發流程為。第一步。注冊農業碳彙核算系統賬戶密碼。需要營業執照、法人手機号。碳資産量化評價項目申報表。第二步。進入農業碳彙核算系統。填寫資料。需要營業執照、土地證或流轉合同。種植作物經濟效益分析。衛星地圖土地範圍标注。施肥記錄等相關材料填報,等待稽核。第三步,稽核通過以後。進行土壤取樣采集。檢測部門檢測并出具相應報告。核準發證。第4步,在規定的時間進行交易。結算碳彙收入。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第五,農業碳彙開發參與者的要求。對農業碳彙市場應充分了解。對開發流程熟悉的個人或者法人主體都可以。能充分向農業主體傳達和解釋清楚農業碳彙市場的情況。每畝地碳彙交易價格無法百分之百确定。預計為30元上下浮動。我們的收益以最終交易為準。我們在全國各地招募的合作夥伴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隻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開拓市場。我們的收入來源:代理費用。就是幫助農業主體操作各項流程後取得的收益。農業主體支付給我們的咨詢代理費。目前我們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幫助農業主體追溯過往5年的碳彙收入。

農業碳彙市場之初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