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兄弟們,脖子哥今天有點飄了,想跟大家聊聊布加迪剛出的新車:Tourbillon 。

這個詞的本意,其實是手表裡的陀飛輪。它能通過重力來矯正機械結構的記時誤差,讓表走的更精準。缺點也有,就是又難又貴,一般隻有最頂級的機械表品牌才舍得用。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布加迪的這個陀飛輪,歐洲市場的價格 380 萬歐元,到了國内加上各種稅, 5000 萬打底。是以,我覺得應該也沒啥詳細這台車的必要了。大夥隻需要知道,它身上用的所有東西都是現在最牛逼的就完事了。

我想跟大夥分享的,其實是這台車誕生背後的故事。

因為很有意思的是,這台用上了 V 型 16 氣缸布局,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頂級跑車,竟然是出自一個電動汽車的狂熱愛好者之手。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時間回到 2020 年,那時候的布加迪因為母公司大衆集團都在轉向電氣化,就盤算着把 Chiron 的下一代車型搞成純電的版本。

但當年,搞過高性能電動超級跑車的企業,一隻手都數得過來。畢竟這類小衆車型,放在當年就是又貴又弱雞,沒人願意搞。

你看純電的奔馳 SLS ,都用上四電機了才隻有不到 800 匹馬力,零百加速 3.9 秒,續航兩百公裡都夠嗆。性能啥的和燃油版本沒啥大差別,價格卻翻了 N 倍不止。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是以就算有,當年的純電動超級跑車大都也是當成噱頭來搞的,基本沒人打算真的量産。

然而在克羅地亞有這麼一個名叫 Rimac 的獨幕喜劇牌,好像對造純電超跑這事特别上心。

早在 2011 年,他們就釋出了自家的第一台純電超級跑車 concept one ,四電機,最大馬力 1224 匹,零百隻要不到 3 秒,甚至還有 600 公裡的續航。

有看過 Top Gear 三劍客的兄弟應該知道,當年鼹鼠在 The Grand Tour 裡頭開翻的就是這台車。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而到了 2018 年, Rimac 搞出了他們的第二台車 Nevara ,性能相比 Concept One 就更是炸裂。依舊是四電機,但馬力直接取到了接近 2000 匹,零百加速 1.85 秒,最高時速 415 km/h ,是這個星球上速度最快的超級跑車之一。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而且不隻是産品牛逼, Rimac 公司的老闆 Mate Ricmac ——我們就先叫他馬特好了,對電驅動幾乎就是天生的奇才。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17 歲的時候,他就把一台寶馬 3 系的動力系統全都拆了,換成了自己設計的全電動形式。一看到這油改電,别人還笑話他說造了個滾筒洗衣機。

結果這台洗衣機在各種賽事裡面是披荊斬棘,還創下了很多國際汽聯記錄,甚至是吉尼斯世界記錄。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而在造出前面那台鼹鼠快樂車的時候,馬特隻有區區 23 歲,車上的電驅電控系統,也都是馬特帶着團隊自己設計研發的。

随後的幾年,像是阿斯頓 · 馬丁、保時捷甚至是柯尼塞格等品牌都找過馬特,讓給自家的高性能車型提供電驅系統的技術和硬體支援。

可以說在這個星球上,馬特幾乎就是那個最懂高性能電驅的人。

那說回布加迪給 Chiron 做繼任車型的事,時間是 2020 年初左右,當時的大衆集團一看 woc ,馬特這個小夥子又是搞電驅動,又是搞超級跑車的,豈不是跟我們想做的車型完全一緻嗎!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于是他們聯系了馬特,讓他到布加迪聊聊,給點意見。

根據外媒的采訪,馬特當時其實也沒啥準備,搞了點資料啥的就去了。結果這一去不要緊,直接給布加迪的高管整開心了。

當時就跟馬特說,要不你來當布加迪的 CEO 好了?

馬特聽罷發出一聲感歎:啊 ?

不是說好隻是來給個建議的嗎?他以為自己聽錯了,沒放心上。結果幾個月以後大衆的高管又聯系到他,問他想好了沒有,他才發現, woc 你們來真的啊。。。

馬特:王德發?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于是在 2021 年七月,一個由布加迪和 Rimac 合資的企業成立了,目标就是把 Chiron 的新能源繼任者給搞出來。馬特,就是整個團隊的大上司。

到這,最戲劇性的部份就來了。

在研究了布加迪這個品牌,和自家 Rimac 的技術積累之後,馬特在項目還沒動工的時候對大衆集團說,他認為布加迪不應該用一台純電車當自己的旗艦。

理由也很簡單,布加迪的所有經典,包括最早的 57 、後來的 EB110 以及 Veyron ,都是幾十年以後再看,都還能感受到魅力的車型。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一點,純電車型做不到,因為電驅電控的疊代太快,電池包的性能也會因為時間流逝變差。而馬特的想法是,做一台同時擁有頂級燃油和電驅動力的混動車型,兼顧油車的傳承和電車強大的性能。

這就讓大衆集團尬住了,不是鴿們,咋方案檔案夾剛建好你就反悔了啊。。。

于是乎就開始對馬特的想法進行了長時間、高頻次的 diss 。

像保時捷就說了,混動超跑我們造過呀, 918 Spyder 你忘啦,最後效果也不咋地。而且混動超跑又有發動機又有發動機,又有電池電機的,重量不好解決的呀。

年輕人,放棄吧!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但馬特就是死都不改, “ 既然你們找到我了,那就得相信我 ” 。

大衆眼看拗不過,歐洲那邊對全面禁售燃油車的限制又有所放寬,心頭一軟,行吧,你就按你的思路整吧。。。

而目前幾個月布加迪 Tourbillon 正式釋出的時候,所有人都傻眼了,這 tm 是一個電車懂哥能搞得出來的玩意?

畢竟在這台車上頭,強大的電驅隻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數不清的、細緻到牙齒的工程設計才是它的最大亮點。

舉幾個例子, Tourbillon 的方向盤和儀表盤采用了中央固定的設計。而這個三連表看着真的就和用上了陀飛輪的手表一樣,有着精密且複雜,甚至鑲了紅寶石的齒輪結構。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更逆天的是,為了弄出這個儀表,馬特還專門跑去瑞士找到了一家給頂尖手表們做技術支援的品牌合作。是以,這些齒輪是真的在和儀表上的指針一起工作的,實實在在的機械部件。

再比如這台車的發動機,是一台前所未見的 V16 發動機。8.3L 排量,自然吸氣,這台發動機是馬特和考斯沃斯一起打造的,最大馬力超過 1000 匹。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而他之是以選擇自吸 V16 ,一是因為馬特覺得油車就應該自吸,渦輪雖然動力強但是會有動力的遲滞,不夠純粹,并且自家的電驅系統可以彌補渦輪的短闆,是以幹脆就不用了。

二是這種細長的布局能夠給 Tourbillon 的氣動布局帶來很多好處,因為想要獲得足夠的下壓力,車尾擴散器下方的文丘裡通道( 讓氣流從車下穿過的結構,可以防止車子像飛機翅膀一樣,速度一快就飛起來 )就必須很長。

細長的發動機正好可以讓兩個長長的管道從兩邊插進去,讓 Tourbillon 就算不用打開尾翼也能獲得足夠的下壓力。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再就是一些變态到極緻的機械設計了,就比如馬特覺得這車就得和高端手表一樣,就算看不見的地方也得是優雅好看的。

于是在把所有覆寫件拿掉以後, Tourbillon 的内部結構是這樣的。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簡直和雕塑一樣好看。

再比如這個 3D 列印的懸架搖臂,還有從一整塊天然水晶打磨出來的中控面闆,也是一頂一的好看。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最搞笑的一點是,馬特自己明明是電車出身,但是非常讨厭現在滿車的大螢幕,他覺得這種設計是非常容易過時的。是以在 Tourbillon 的車裡,他隻放了一塊這麼小的伸縮螢幕用來看倒車影像和 Carplay 。

就有種必要的時候才用,能不用就不用的感覺。。。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這些所有加起來,就讓陀飛輪變成了一台充滿了機械美感,也不乏新能源技術的超級跑車。

而且,它還打破了保時捷對混動車重的質疑。因為這台擁有三電機混動系統的陀飛輪,可能還會比上一代車型 Chiron 還要輕。

是以毫無意外, Tourbillon 一亮相直接就獲得了滿天的好評,各種媒體車評人也是一頓猛誇。之前還擔心馬特會瞎搞的同僚、投資人們也是松了一口氣,紛紛對他說 “ 你做了正确的事情 ” 。

是以也有不少人對馬特的評價是:他比大衆更懂布加迪。

不知道大夥看完這個故事有啥感想啊,脖子哥了解完整的過程之後心裡真的非常感慨。

因為咱們身邊的車企,甚至是全球大部分的車企都在為了盈利和生存卷價格,卷配置。雖說這種思路無可厚非,也讓現在的新車們很難給人帶來驚喜的感覺。

而在馬特搞出了 Tourbillon 之後我才發現,原來現在還有人能夠為了看似沒有意義的 “ 機械美感 ” 和燃油車的積澱而努力。

這個電車圈的大佬,竟阻止了想造純電超跑的布加迪?

原來在新能源讓動力變得廉價之後,依然還有一台超級跑車能夠讓我擁有小時候,第一次看見法拉利 430 的感覺。

馬特在釋出會上說的,想讓 Tourbillon 成為小朋友願意挂在牆上看的跑車,我想應該是沒啥懸念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