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酷暑難耐,心髒疾病的風險悄然增加,同時,食物中毒的危脅也時常徘徊在我們身邊。此外,夏季還是痛風病的高發季節,而不當使用空調則可能對呼吸道造成損害。
面對這些健康隐患,各科醫生紛紛發出警示,提醒我們在這個季節裡,務必警惕以下危險行為,切勿觸碰健康的紅線!
為什麼夏季要養心?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乃屬"火"之季節,與心髒這個"君主之官"密切相關。在這個炎熱的季節裡,人體内的心火容易過旺,被暑熱所擾,進而影響心髒功能。
另一方面,汗液是心之液體,夏日出汗過多也容易傷及心髒。一旦心髒出現問題,便會導緻氣短、盜汗不止、精力不濟等症狀。此外,心主神志,心髒受損還可能引發失眠、煩躁等精神心理問題。
是以,在炎熱的夏天,養心護心尤為重要。可以通過調理飲食、适度運動、調理情志等方式,舒緩心火,保養心髒,使心髒功能恢複平衡,進而達到身心康泰的養生目标。
以下5種行為心髒易“崩潰”
在日常生活中,有5種常見行為可能會對你的心髒造成壓力,甚至導緻其“崩潰”。
1.飲水過猛:夏季人體容易缺水,是以補充水分至關重要。但一次性大量飲水,尤其是冷飲,會突然增加心髒和腎髒的負擔,影響血壓和心率。正确的做法是每天保持約2500毫升的飲水量,小口慢飲,選擇溫開水或綠茶,如果出汗過多,可以适量補充淡鹽水或綠豆湯。
2.過度依賴空調:頻繁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之間轉換可能導緻血管痙攣、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增加心梗風險。合理使用空調,保持适宜溫度,定期通風是關鍵。
3.洗冷水澡:冷水澡可能刺激血管收縮,對心腦血管不利。溫水澡更為适宜,控制在35℃~38℃,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4.劇烈運動導緻大汗淋漓:劇烈運動會過度消耗陽氣,大量出汗對心髒不利。夏季運動應選擇氣溫較低時段,進行輕度運動,如散步、瑜伽等。
5.熬夜:夏季心跳偏快,心髒負擔已重,熬夜更增心血管壓力。應保證充足睡眠,最好在22:00前入睡,并確定7~8小時的睡眠時間。
通過避免這些不良習慣,結合合理的飲食和适度的運動,你可以在夏季更好地養護你的心髒,享受健康的生活。
各科醫生勸你現在别再這樣做了
營養科醫生提醒:慎食隔夜菜,以防食物中毒
在夏季,由于高溫和高濕度的環境,食物更易于變質,且細菌繁殖迅速。家中剩餘的隔夜飯菜有可能變質或産生亞硝酸鹽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食用這些變質食物,輕微症狀可能包括腹痛、腹瀉和嘔吐,而嚴重情況則可能導緻食物中毒。
為避免這種情況,建議每次烹饪時控制食物量,盡量現做現吃,不隔夜儲存。需注意的是,冰箱并非萬能保險箱,食物在其中也可能發生變質。
特别需要警惕以下4類食物:
綠葉蔬菜:長時間存放和再次加熱會導緻營養和口感大幅流失,且更易變質。綠葉菜本身的硝酸鹽含量就偏高,長時間放置後,在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可能轉化為對身體不利的亞硝酸鹽。
海鮮産品:如螃蟹、魚、蝦和貝類等高蛋白海鮮,若隔夜食用,可能産生蛋白質降解物,這些物質可能刺激胃腸道,引發不适,并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
銀耳與蘑菇:這類食物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煮熟後若長時間放置,硝酸鹽可能在細菌作用下還原為亞硝酸鹽,大量攝入有緻癌風險,且可能影響紅細胞活性,導緻缺氧和貧血。
含澱粉食物:如洋芋、芋頭和饅頭等,加工後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必須隔夜儲存,建議密封後冷凍。
呼吸科醫生提醒:空調不清潔,易緻肺炎
長期未使用或未清洗的空調内部可能積聚大量灰塵,甚至滋生細菌、真菌和病毒。當空調運作時,這些微生物可能通過氣流散布到空氣中,進而進入人體,引發呼吸系統感染。輕度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流鼻涕,而重症可能發展為肺炎,甚至威脅生命。
此外,久未使用的空調中積聚的灰塵容易滋生塵螨。一旦開啟空調,室内過敏原濃度可能急劇上升,導緻過敏人群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癢和咳喘等症狀。
為避免這些問題,建議在使用長期未用的空調前進行徹底清潔,而經常使用的空調則應每半月清理一次濾網。
風濕免疫科醫生提醒:慎對啤酒與海鮮,預防痛風
夏季夜晚,海鮮和啤酒是常見的消夏搭配,但對痛風患者而言,這兩者并不适宜。痛風的根本原因是人體尿酸代謝異常。
啤酒本身含有較高的嘌呤,而酒精還會抑制尿酸的排出,進而進一步增加體内尿酸濃度。同時,大多數海鮮也含有高嘌呤,為尿酸的形成提供了原料。
對于尿酸代謝正常的人群,偶爾适量享用海鮮和啤酒是可以的。然而,對于已有痛風或高尿酸問題的人來說,則應避免這種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