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夏天常见的5个习惯,容易让心脏“崩溃”!各科医生劝你别再做了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心脏疾病的风险悄然增加,同时,食物中毒的危胁也时常徘徊在我们身边。此外,夏季还是痛风病的高发季节,而不当使用空调则可能对呼吸道造成损害。

夏天常见的5个习惯,容易让心脏“崩溃”!各科医生劝你别再做了

面对这些健康隐患,各科医生纷纷发出警示,提醒我们在这个季节里,务必警惕以下危险行为,切勿触碰健康的红线!

为什么夏季要养心?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乃属"火"之季节,与心脏这个"君主之官"密切相关。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人体内的心火容易过旺,被暑热所扰,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另一方面,汗液是心之液体,夏日出汗过多也容易伤及心脏。一旦心脏出现问题,便会导致气短、盗汗不止、精力不济等症状。此外,心主神志,心脏受损还可能引发失眠、烦躁等精神心理问题。

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养心护心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调理饮食、适度运动、调理情志等方式,舒缓心火,保养心脏,使心脏功能恢复平衡,从而达到身心康泰的养生目标。

以下5种行为心脏易“崩溃”

在日常生活中,有5种常见行为可能会对你的心脏造成压力,甚至导致其“崩溃”。

1.饮水过猛:夏季人体容易缺水,因此补充水分至关重要。但一次性大量饮水,尤其是冷饮,会突然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影响血压和心率。正确的做法是每天保持约2500毫升的饮水量,小口慢饮,选择温开水或绿茶,如果出汗过多,可以适量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

2.过度依赖空调:频繁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之间转换可能导致血管痉挛、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增加心梗风险。合理使用空调,保持适宜温度,定期通风是关键。

3.洗冷水澡:冷水澡可能刺激血管收缩,对心脑血管不利。温水澡更为适宜,控制在35℃~38℃,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4.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剧烈运动会过度消耗阳气,大量出汗对心脏不利。夏季运动应选择气温较低时段,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5.熬夜:夏季心跳偏快,心脏负担已重,熬夜更增心血管压力。应保证充足睡眠,最好在22:00前入睡,并确保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通过避免这些不良习惯,结合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你可以在夏季更好地养护你的心脏,享受健康的生活。

夏天常见的5个习惯,容易让心脏“崩溃”!各科医生劝你别再做了

各科医生劝你现在别再这样做了

营养科医生提醒:慎食隔夜菜,以防食物中毒

在夏季,由于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食物更易于变质,且细菌繁殖迅速。家中剩余的隔夜饭菜有可能变质或产生亚硝酸盐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食用这些变质食物,轻微症状可能包括腹痛、腹泻和呕吐,而严重情况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每次烹饪时控制食物量,尽量现做现吃,不隔夜保存。需注意的是,冰箱并非万能保险箱,食物在其中也可能发生变质。

特别需要警惕以下4类食物:

绿叶蔬菜:长时间存放和再次加热会导致营养和口感大幅流失,且更易变质。绿叶菜本身的硝酸盐含量就偏高,长时间放置后,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可能转化为对身体不利的亚硝酸盐。

海鲜产品:如螃蟹、鱼、虾和贝类等高蛋白海鲜,若隔夜食用,可能产生蛋白质降解物,这些物质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并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银耳与蘑菇: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煮熟后若长时间放置,硝酸盐可能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大量摄入有致癌风险,且可能影响红细胞活性,导致缺氧和贫血。

含淀粉食物:如土豆、芋头和馒头等,加工后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必须隔夜保存,建议密封后冷冻。

呼吸科医生提醒:空调不清洁,易致肺炎

长期未使用或未清洗的空调内部可能积聚大量灰尘,甚至滋生细菌、真菌和病毒。当空调运行时,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气流散布到空气中,进而进入人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轻度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而重症可能发展为肺炎,甚至威胁生命。

夏天常见的5个习惯,容易让心脏“崩溃”!各科医生劝你别再做了

此外,久未使用的空调中积聚的灰尘容易滋生尘螨。一旦开启空调,室内过敏原浓度可能急剧上升,导致过敏人群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痒和咳喘等症状。

为避免这些问题,建议在使用长期未用的空调前进行彻底清洁,而经常使用的空调则应每半月清理一次滤网。

风湿免疫科医生提醒:慎对啤酒与海鲜,预防痛风

夏季夜晚,海鲜和啤酒是常见的消夏搭配,但对痛风患者而言,这两者并不适宜。痛风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尿酸代谢异常。

啤酒本身含有较高的嘌呤,而酒精还会抑制尿酸的排出,从而进一步增加体内尿酸浓度。同时,大多数海鲜也含有高嘌呤,为尿酸的形成提供了原料。

对于尿酸代谢正常的人群,偶尔适量享用海鲜和啤酒是可以的。然而,对于已有痛风或高尿酸问题的人来说,则应避免这种搭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