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讓之刻 黃錫禧用壽山芙蓉石獸鈕對章尺寸2.4×2.4×6.5 cm.×2印文:1、子鴻。2、黃錫禧印。
邊款:1、甲申秋月叔孺觀。2、此印讓翁所刻未署款,叔孺補記之。
出版:1、《晉銅鼓齋印存》第7冊,P14,李培桢輯,1876年钤印本。
2、《吳趙印存》卷5,P12、P13,葛昌楹輯,1931年钤印本。
3、《明清名人刻印彙存》卷八,P27,葛昌楹、胡佐卿輯,1944年钤印本。
4、《晚清四大家印譜》卷一,P21,方節盦輯,1951年原钤本。
5、《中國篆刻叢刊》第二三卷,P119,小林鬥盦輯,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年。
6、《吳讓之印譜》P110,1983年4月上海書畫出版。
7、《印史留遺》第二冊,P34,藝友齋刊行,1996年。
8、《篆刻全集》第六卷,P101,日本二玄社出版,2001年。
9、《四知堂珍藏吳讓之印存孤本》P3,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10年。
吳讓之(1799-1870)
原名廷揚,字熙載,以字行,五十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号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齋堂晉銅古齋、師慎齋。江蘇儀征(今江蘇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包世臣入室弟子。篆隸行草無所不能。亦善畫。篆刻初宗漢印,悉心模仿,後師鄧石如,參以己意。晚年之作入化境,一生刻印以萬計,破前人藩籬而自成面目。印文方中寓圓,剛柔相濟;用刀流暢自然,應情處理不假造作。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存世有《吳讓之印譜》、《晉銅古齋印存》、《師慎軒印譜》、《通鑒地理今釋稿》。
END—版權聲明—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原創内容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編輯丨陳麗玲主編 | 廖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