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各地學生陸續開始了暑假生活。北京、上海等地的“學習困難”門診也迎來了就診高峰。學習成績不好就是“學習困難”嗎?怎麼區分“學習困難”還是學習不努力?下面我們從醫學角度來看看“學習困難”怎麼治。
上海市兒童醫院是大陸最早開設“學習困難”相關專科門診的醫院之一,每年寒暑假,這裡都會迎來就診高峰。醫生介紹,在醫學上,狹義的“學習困難”其實是一種學習技能發育障礙,包括數學學習障礙、書寫障礙、閱讀障礙等。随着人們對兒童學習障礙的了解逐漸深入,全國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學習困難門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門診”等專科門診。
在上海兒童醫院“學習困難”門診外,記者遇到了帶着孩子前來就診的高先生。他說,女兒今年9歲,平日裡活潑好動,很聰明,但一到學習就提不起勁,而且總和老師對着幹,成績也不太理想。
上海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張媛媛介紹,“學習困難”有可能是多種情況引起的,并不是簡單的“孩子不想學”。
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醫學部副主任醫師 張媛媛:“學習困難”其實是一個症狀診斷,指的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孩子學習技能的落後,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第二種類型的孩子雖然智力、視力和聽力都正常,但在閱讀和書寫方面有很大的困難,比如閱讀經常不流暢、漏字、串行。還有一類小朋友從小各項能力的發育比較落後,屬于智力發育遲緩的情況。
多動障礙為“學習困難”主要原因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部分“學習困難”門診也挂着“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門診”的牌子。專家表示,目前大陸多動障礙在兒童中的發病率約為5%,而前來咨詢學習困難的兒童,經過專業檢查後,80%都存在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
上課走神發呆、考試粗心大意、做作業拖拖拉拉,東西丢三落四,很多國小生都會存在這些現象。兒童精神科專家說,如果孩子長期持續出現這些情況,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很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症狀,也就是俗稱的“多動症”。
醫生介紹,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兒童一般智力正常,個别兒童甚至智商超常,隻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配合注意力訓練,孩子的成績在短期内就會有明顯提高。(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