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頭條首發大賽#

民國時期,日本人在盧溝橋附近發動“七七事變”,以一個士兵失蹤為由,強行要闖入宛平縣城,遭到第二十九軍官兵的阻攔,雙方爆發戰鬥,是以全面的抗日戰争打響。

第二十九軍是馮玉祥西北國民軍的舊部,在“中原大戰”結束後,馮玉祥戰敗下野,宋哲元、張自忠、馮治安、劉汝明等人,把西北國民軍的殘部集中起來,組建了第二十九軍。而第二十九軍中,有不少的進階将領犧牲在抗日戰場,比如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人,其中張自忠的級别最高,擔任過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西北國民軍戰士

李文田早年加入西北國民軍,一直在張自忠麾下效力,是以成為張自忠的心腹将領,官職也跟着越來越高。在“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李文田已經當上天津警備司令,兼天津警察局長,是天津城内最高的軍事長官,率兵和日軍在天津作戰。

後來張自忠成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李文田為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參加過“棗宜會戰”,但在這場戰役中張自忠将軍壯烈犧牲。等馮治安接替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後,李文田就一直被排擠,隻能當一個有職無權的副司令,地位一步步下降。

解放戰争時期,解放軍派代表勸李文田率兵起義,但他徘徊猶豫,眼睜睜看着何基沣、張克俠等人發動了“汪賈起義”,之後蔣介石罷免了李文田的官職,他隻好離開軍界。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李文田

1894年,李文田出生于河南浚縣,李家本來挺富裕的,可惜李文田的父親去世的很早,導緻家道中落,母親就帶着李文田到娘家生活,由舅舅供他讀書。

李文田學習成績很不錯,從中學畢業後,就考入了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

1919年9月,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李文田進入馮玉祥的北洋第十六混成旅當兵,擔任見習軍官。

1920年,“直皖戰争”爆發,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屬于直軍,是以和皖軍發生戰鬥,雖然李文田表現的很不錯,但馮玉祥根本不重用軍事科班生,隻喜歡重用那些跟他打天下的行伍。不被重用的李文田,隻能擔任參謀、教官等職務,李文田在練兵的時候一絲不苟,非常的認真,使張自忠注意到他。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馮玉祥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争”的時候,馮玉祥、胡景翼、孫嶽三人,率兵在北京發動兵變,把北洋總統曹锟軟禁,還把溥儀從皇宮裡面趕出來。通過“北京兵變”的時候,馮玉祥組建了國民第一軍,在張自忠的提拔下,李文田當上了團長。

1926年初,在吳佩孚和張作霖的打壓下,馮玉祥被迫辭職去往蘇聯,接着直奉聯軍開始攻打國民軍,雙方爆發了“南口大戰”,李文田率兵參加了這次戰鬥,但國民軍還是戰敗退往綏遠。9月,馮玉祥從蘇聯傳回,在五原誓師,宣布加入國民政府,組建西北國民軍參加北伐,李文田就跟着大部隊和北洋軍作戰。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閻錫山等人聯手反蔣,但在張學良的幫助下,蔣介石取得最終的勝利,馮玉祥戰敗下野後,西北國民軍被解散,宋哲元、張自忠等人率領殘部退往山西。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宋哲元

1931年初,在張學良的的支援下,宋哲元、張自忠、馮治安、劉汝明等人,把山西境内的西北國民軍殘部集中起來,組建了第二十九軍,宋哲元擔任軍長,張自忠為三十八師師長,李文田為張自忠麾下的一二二旅旅長。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第二十九軍和日軍作戰,李文田率兵在喜峰口、潘家口等地,和日軍交戰四天四夜,雖然部隊損失很大,但也消滅了很多日軍。

1935年,李文田兼任天津警察局長。

1936年7月,宋哲元為了緩解個日軍的緊張關系,就在北平舉行宴會,邀請了很多日本軍官,在宴會上日本軍官不斷用言語挑釁,李文田就用唱戲曲的方式來回應挑釁。在擔任天津警察局長期間,李文田嚴肅整頓城内治安,還組建了保安隊。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後,面對日軍的大兵壓境,宋哲元、張自忠等人還想以和談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的戰鬥。7月25日,張自忠離開天津,到北平和日本人談判,讓李文田擔任代理天津師長,還有天津警備司令、天津警察局長等職務,李文田在天津各處都安排重兵。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黃維綱

7月27日,李文田接到宋哲元的指令,為了抵抗日軍的入侵,他與第一一二旅旅長黃維綱、獨立第二十六旅旅長李緻遠、第三十八師手槍團團長祁光遠、天津保安司令劉家鸾、天津保安總隊總隊長甯殿武以及天津市政府秘書長馬彥翀,一起召開軍事會議。

7月28日晚上,李文田收到第二十九軍副軍長秦德純的指令,率領天津城内的五千守軍和租界日軍開始戰鬥。29日,戰鬥正式打響後,李文田在指揮部坐鎮,劉家鸾率兵包圍了天津的日租界,雙方主要的戰鬥地點是天津的火車站一帶,第三十八師官兵把天津火車站的日軍圍困到一個倉庫裡面。

日本駐天津的領事立馬向北平方向的日軍求援,不久日軍集合重兵開始攻擊天津,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下,天津城内的軍民出現兩千多人的傷亡,李文田的指揮部也被日軍發現,為了避免飛機的轟炸,他立馬把指揮部搬走。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張自忠

7月30日,經過十五個小時的戰鬥,由于沒有增援部隊,李文田率部突圍,天津淪陷。突圍後,李文田率領殘部退往保定,向宋哲元彙報了天津所有情況,由于張自忠不在部隊裡面,是以宋哲元任命李文田為第三十八師代理師長,率兵前往華北和日軍作戰。

李文田當上第三十八師代理師長後,不久後第三十八師擴編為第五十九軍,李文田為代理軍長。為了控制好部隊,他實施了很多方案,但這些方案讓一八零師師長劉振三很不滿,劉振三以辭職威脅李文田,第三十八師師長黃維綱也對李文田不服,這讓李文田很頭疼,覺得隻有張自忠才能控制第五十九軍。

不久後,張自忠回到部隊,擔任第五十九軍軍長,李文田為副軍長,這才使第五十九軍沒有内讧。之後第五十九軍參加了“臨沂保衛戰”,然後撤往河南潢川,和日軍發生戰鬥,雙方戰鬥十一天,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張克俠

1938年10月,張自忠擔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李文田擔任總參謀長,兼第五十九軍副軍長,他和副總參謀長張克俠長期不和,李文田一直暗中調查張克俠的背景。

1940年4月,“棗宜會戰”爆發。5月,李文田跟着張自忠在前線指揮戰鬥,戰鬥非常的激烈,李文田在指揮部兩天兩夜沒有睡覺,餓了就吃一把豆子。15日,張自忠下令突圍,李文田率領指揮部的人員撤到南瓜店,由于太累了,他在一個廢棄的小屋裡面睡着了。

16日,張自忠和李文田走散,結果張自忠在突圍的時候犧牲,李文田率領剩下的人突圍成功。

張自忠犧牲後,馮治安繼承了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的位置,再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劉振三、黃維綱等人指責李文田,說他跟在張自忠身邊,為什麼張自忠犧牲了,他卻活着跑出來了。面對衆人的指責,李文田是有苦說不出,馮治安也借機勸李文田辭職,李文田覺得馮治安存心要趕自己走,于是他聯合張克俠等人施壓,才使自己沒有被撤職。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馮治安

7月,李文田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張克俠為總參謀長,此後二人關系開始緩和,但李文田在第三十三集團軍的地位一直在下降。

抗戰後期,由于第三十三集團軍戰績平平,上層軍官又比較腐敗,蔣介石要在恩施召開檢讨會,馮治安和李文田等人都不敢去參加會議,就讓張克俠去參會。

1945年,抗日戰争結束後,第三十三集團軍改編為第三綏靖區,駐守在徐州地區,馮治安為司令、李文田和張克俠為副司令。

1946年,解放戰争前夕,李文田跑到上海購買别墅,在此期間中共地下黨多次見李文田,希望他可以率兵起義,但李文田覺得自己沒有實權,是以沒有答應。不久後,何基沣當上第三綏靖區副司令,王長海為第七十七師師長,李文田徹底被排除到第三綏靖區的核心圈子。

1947年6月,在和解放軍的戰鬥中,李文田能夠指揮的第三十八師,都被解放軍給消滅,他成為一個光杆司令。

民國将領之西北國民軍李文田

何基沣

1948年9月,李文田被授予陸軍中将軍銜。11月,何基沣、張克俠等人發動“汪賈起義”,加入到共産黨的陣營中,馮治安被迫辭去第三綏靖司令的職務,李文田成為代理司令。

李文田收攏了一萬多殘兵後,往徐州南部集結,不久黃百韬兵團被全殲,蔣介石怪罪第三綏靖區沒有及時增援,是以取消了第三綏靖區的番号,李文田去往上海居住。

1949年3月,李文田擔任“總統府”參軍。5月,李文田辭去所有職務,很多西北國民軍的老朋友,都勸他去往台灣,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覺得自己不會有事。

1951年,某些原因李文田突然去世。

聲明: 曆史公共資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