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來源:健康貴州】

腸道是人體消化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到梅雨季節,不少人的胃口就會變差。除了胃口會比平時減小,就連進餐後胃部也脹脹的,人也提不起精神。有些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胃部隐隐作痛、反酸、惡心以及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還易引發胃腸道疾病。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内科專家提醒您注意了,有這麼一類特别的腸病,可能會被您忽略: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01

什麼是發炎性腸病?

它是一類由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腸道而引起的慢性腸道疾病,包括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兩種類型。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近年,有研究發現,全球發炎性腸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美國和歐洲發病的患者分别達到100萬和250萬,在中國近20年IBD病例數也在迅速增加,據 2014 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中國2005-2014年間IBD的總病例數約為35萬,預計2025年達150萬。由此可見發炎性腸病現已成為大陸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

02

發炎性腸病的臨床症狀?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1)克羅恩病:

主要表現:腹瀉、腹痛、大便帶血、消瘦、乏力。

可能還會出現:發燒 、關節痛、關節僵硬、眼睛紅腫及疼痛、兒童生長或性發育延遲、皮膚紅腫及發痛、口腔潰瘍。

克羅恩病的并發症包括:瘘管、狹窄、膿腫、腸穿孔。

(2)潰瘍性結腸炎:

主要表現:腹瀉,多見黏液血便,常常伴發下腹部疼痛尤其以左下腹部疼痛多見。可能還會出現:腹痛、裡急後重、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發熱、營養不良、關節炎、口腔潰瘍。

潰瘍性結腸炎的并發症包括:下消化道大出血,腸穿孔、中毒性巨結腸及癌變。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03

診斷辦法

消化道疾病多表現有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在梅雨季節,不潔飲食導緻的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消化道疾病極易與之混淆,僅通過這些症狀很難進行準确判斷。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内鏡檢查,特别是腸鏡檢查及病理活檢進行确診。通常來說:

①克羅恩病的病變常常是全層的,病變腸道和健康腸道可交替存在,這被稱為“跳躍”現象,常累及的部位是小腸末端 。

②潰瘍性結腸炎的病變多從直腸開始發展,逐漸向上延續到整個結腸,但局限于大腸。輕度的可以是直腸小糜爛,重度的可以導緻整個大腸嚴重潰瘍直至大出血、穿孔,病變呈連續性。

04

診療方案

就發炎性腸病來說,目前尚不能治愈,通常我們的治療目标是:

①讓發炎獲得緩解、消除或顯著減少症狀;

②控制發炎;

③預防症狀複發、維持緩解;

④預防和管理并發症;

⑤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品質。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醫院将根據患者的疾病程度、解剖定位、藥物反應、合并症等以多學科團隊模式綜合評估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通常有以下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氨基水楊酸類、激素、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生物制劑,小分子藥物;

(2)手術治療:如出現腸道完全梗阻、大出血、穿孔、癌變等應及時行手術治療。

(3)營養治療:當胃腸道發炎或損傷嚴重時,IBD患者會出現進食或消化食物困難,可以将腸内營養液分次口服或借助鼻飼管直達胃内喂養。

(4)心理治療:發炎性腸病患者多因為疾病遷延反複進而可能産生焦慮抑郁不良情緒,可以給與相應心理幹預治療,如松弛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及藥物治療等。

05

預防手段

老百姓常說“病從口入”,這是人們對于很多疾病發病原因的一種普遍認識,特别是消化系統疾病。那麼,發炎性腸病會不會也是“病從口入”的呢?事實上,發炎性腸病的發病機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認為發炎性腸病是和基因、環境、免疫、腸道微生物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飲食隻是其中之一,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在此,我們建議大家如果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一定及時就醫,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

沒有加 “星标★”的訂閱号

刷到全憑緣分

或者好多天

都無法收到最新的推送

朋友們一定要記得

把『健康貴州』公衆号

設定為“星标★”

方法超簡單!

一起來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周末說健康 | 專家科普特别“腸”識!

來 源 |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編 輯 | 龍昭汀

簽 發 | 曾韬 龍豔

審 核 | 姚媛媛

主 辦 | 貴州衛生健康融媒體中心

主 管 | 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