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還是假象?
業績,是行業和公司景氣度、确定性的先行名額,也是識别優質公司的底層邏輯。中報披露期即将來臨,又到了各家公司比試見真章的時刻。
光伏領域,一直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2023年光伏行業總産值超1.7萬億,規模相當龐大。
雖然下遊裝機需求一片繁榮,從業績來看,各環節分化卻相當明顯:
元件環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斯特等公司,淨利潤增速大多由正轉負,隆基綠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經開始虧損。
輔材環節,則是另一番景象。2024年第一季度中信博利潤增速接近300%,排名第一。奧特維、福萊特、福斯特等公司,也維持在50%附近的增速區間。
可能有人要問了,同處光伏行業,為什麼矽料、矽片、電池片到元件,價格一路下跌,連帶影響公司業績。而玻璃、支架、逆變器等環節,業績卻逆勢大增呢?
這是因為矽料、矽片等上遊行業,公司對規模優勢的要求更高,擴産也容易。而逆變器、支架等産品,同質化程度偏低,不需要靠擴張來搶奪市場,是以業績的抗周期性更強一些。
在一衆輔材公司中,我們主營光伏支架的中信博,優勢未被明顯挖掘:
接下來,我們将從四個次元,對中信博展開分析:
第一,競争次元
中信博的産品構成很簡單,主要有跟蹤支架、固定支架、BIPV三種。
從競争格局看,目前國内有4家主營光伏支架的上市公司,為中信博、清源股份、振華股份、意華股份。
中信博的跟蹤支架優勢最明顯,出貨量多次排名全球前十,亞洲地區排名第一。意華股份通過給光伏領域大客戶NEXTracker供貨,實作快速增長。清源股份則在分布式光伏支架領域優勢明顯,澳洲地區連續14年市占率第一。
在PVBL釋出的光伏品牌價值中,中信博為全球第四、國内第一,比天合光能排名還高,可見公司支架産品的競争實力。
第二,業績次元
當然,中信博的業績表現也非常強勢,自2021年業績觸底後,便呈持續攀登态勢,2023年淨利潤為3.45億,增速高達676.58%。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業績依舊保持三位數的增長,實作營收18.14億,同比大增122.47%,實作淨利潤297.18%,同比大增297%。
不僅如此,中信博在手訂單相當充裕,未來業績也有保障。
合同負債,可以簡單了解為簽合同時雙方談好的定金,2020年中信博合同負債僅0.28億元,2023年已飙升至7.71億元,增長27倍。公司目前在手訂單約70億,同比增加81%。
第三,盈利次元
除了業績高速增長,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
毛利率,受成本端跟價格端影響。中信博是一家做光伏支架的公司,原材料在成本占比重比較大,尤其是鋼材最高可達35%,公司盈利能力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
從成本端看,自2022年3月到2024年5月,不鏽鋼價格一直在下降。加上自建産能和一體化生産線的投放,攤薄了産品成本,規模效應凸顯。
從價格端看,則是得益于産品結構的調整,跟蹤支架可以跟随陽光調整角度,技術含量跟單價都更高。2022-2023年,中信博跟蹤支架的營收占比從43%提升至56%,銷售均價得以提升。
是以,2022-2023年,公司毛利率從12.44%大幅提升至18.11%,期間費用率變化不大,淨利率從1.23%提升至5.41%,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第四,成長次元
1.光伏裝機增長,帶動支架用量提升。
光伏元件的價格,2022年底到2024上半年,從2元/瓦減少至不足1元/瓦。
這對支架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元件價格下降後,光電成本快速下降,地面電站會增大裝機需求,支架用量就會增加。逆變器的量增也有這個邏輯,跟元件價格呈反比關系。
2023下半年,地面電站需求爆發,光伏支架開始上漲。
預計2025年國内光伏新增裝機260GW,海外新增裝機280GW,帶動支架用量上升,屆時全球光伏支架市場規模可達974億元,空間非常大,2027年支架出貨量可達170GW。
而且,全球跟蹤支架滲透率在35%左右,國内還不到15%,後續肯定還會上升,公司作為國内跟蹤支架龍頭,勢必會最先受益。
2.BIPV産品,打造全新增長極。
BIPV,即光伏建築一體化,将光伏産品內建到建築商,發電裝置與建築本身融為一體。相較于BAPV,在度電成本、發電效率這塊,優勢非常明顯,可用于光伏幕牆、光伏溫室。
中信博在BIPV産品布局很早,跟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等龍頭,幾乎是同一時間。産品也比較全,覆寫智頂、雙頂、睿頂等解決方案。
2021-2023年,公司BIPV産品營收從1.3億快速增至6.44億,成功打開第二增長極。
3.全球化布局,助力海外市場開辟。
光伏、锂電、電動汽車,又稱新能源出海三大件。國内市場競争比較激烈,新能源公司在海外的表現和成長性,更值得跟蹤。
中信博的全球化布局廣闊,截至2023年底,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安裝近1600個項目,支架累計安裝量約68GW,且具備GW級的海外項目傳遞經驗。
印度、北美都是光伏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公司均布局了傳遞中心。目前有海外産能3GW,規劃産能6GW。
最後,總結一下。光伏支架行業不存在産能過剩問題,受益于下遊裝機的高景氣度和出海業務的快速發展,中信博未來業績增長的确定性極高,持續關注其訂單和産能釋放情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