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信馬
題圖 | WAIC
人潮人海,摩肩接踵,這就是今年WAIC大會給DoNews的第一印象。在世博展覽館的入口處,密集的人群排成長龍,不顧烈日炎炎等待入場。
自2018 首次舉辦以外,WAIC大會便成為全球矚目的人工智能領域盛會。伴随着人工智能産業的不斷發展壯大,WAIC大會的影響力也在日益增強,并成為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風向标。
每一年,大會的主題和議程設定,都反映了當時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趨勢,這一點,從曆年WAIC大會的主題上我們也可以看出:
2018年“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
2019年“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2020年“智能世界,共同家園”
2021年“智聯世界,衆智成城”
2022年“智聯世界,元生無界”
2023年“智聯世界,生成未來”
而今年,大會的主題是“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Governing AI for Good and for All)”,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大會開幕式并緻辭,他表示“中國始終積極擁抱智能變革,大力推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實施了一系列務實舉措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作出積極探索,貢獻了建設性思路和方案”。
本屆大會重點圍繞核心技術、智能終端、應用賦能三大闆塊,聚焦大模型、算力、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重點領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最新成果,首發一批備受矚目的創新産品。
據了解,本屆大會共有500餘家企業參展,展品數量超過1500項。DoNews作為受邀媒體,從第一天來到世博展覽館探營,到參加重點論壇,我們也将WAIC大會的亮點進行了彙總,以飨讀者。
01.
鎮館之寶
在現場,最吸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羅漢”。來自不同科技公司的人形機器人排成兩行,組成先鋒陣列迎接觀衆們的檢閱。
圖檔來源:DoNews
每年的WAIC大會都會官宣一份「鎮館之寶」名單,這是大會展覽的最高榮譽,評選次元包括科技含量、市場前景、創新性以及社會經濟效益等,入選數量不超過10個。在今年入選的八大鎮館之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人形機器人陣列。
圖檔來源:WAIC
其中,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全尺寸開源公版機——“青龍”作為陣列領隊在本次大會首發首秀,其他機器人分别來自達闼、複旦大學、傅利葉、杭州宇樹科技、開普勒、清寶機器人、深圳樂聚、松延動力、钛虎、無錫巨蟹、星動紀元、智元、中電科機器人、卓益得等14家公司,通過軟硬體解耦,機器人可以完成統一的動作。
整個智能終端展區有智能機器人42款,其中人形機器人22款,除了一衆國産機器人廠商外,在特斯拉的展位上,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二代也亮相,吸引了不少人拍照留念。
逛展逛累了,來一杯咖啡怎麼樣?在螞蟻集團的展位,“支付寶智能助理”正操控着機械臂,為觀衆們倒上咖啡。
這是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在本屆展會首發的重磅展品,同樣位列“鎮館之寶”之一,基于螞蟻自研的百靈大模型進行研發,緻力于成為人人可用的AI生活管家。隻需要對着助理說“幫我點一杯熱美式咖啡”,收到指令後的機器人就會操作下單,并現場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除此之外,它還能幫助使用者提供辦事、問診、打車等服務。
愛美人士,可以來看看商湯科技的展位,一張照片,就能生成一段美美的視訊。這是商湯科技的“Vimi可控人物視訊生成大模型 ”,可以通過動作視訊或者動畫,來驅動人物類圖檔,進而生成和目标動作一緻的人物類視訊。
作為又一個“鎮館之寶”,目前,Vimi可以穩定的生成長達一分鐘的單鏡頭人物視訊,而且不但可以控制人物表情,還可以控制肢體動作,并生成頭發,服飾,背景,光影等變化。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家,本屆大會的“鎮館之寶”還有阿裡雲出品的通義靈碼, 通義靈碼在中國信通院可信AI代碼大模型首輪評估中獲最進階,聯想集團的全尺寸雙屏筆記本電腦“YOGA Book 9i AI元啟”,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和智譜AI的基座大模型。
02.
大V金句
除了海量的精彩展品外,思維的碰撞也是曆屆WAIC大會的重要看點。不如在全體會議上,專家學者們就直面人工智能治理這一全球性議程,聚焦發展、安全、治理,開展了一系列國際性、跨領域、多視角的深入研讨。
在分論壇和企業專場,演講嘉賓們也都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提供了寶貴觀點和啟示。我們整理了部分學者和企業家們的精彩發言,以供讀者們學習和參考。
薛瀾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
“目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一些風險。第一,技術内在問題,包括所謂幻覺,另外自主人工智能系統長遠來講,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第二,基于技術開發帶來風險,包括資料安全問題、算法歧視、能源環境等等問題;第三,技術應用,包括誤用或者濫用,長遠對社會就業帶來影響。”
周伯文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
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
“總體上,AI模型安全的提升還遠遠落後于性能(的提升),這種失衡導緻AI發展的不均衡,背後是兩者投入上的巨大差異。兩者在算法研究上是否體系化、人才密集度、商業驅動力,包括算力的投入度方面,對比來看,安全度投入遠遠落後于AI投入,目前世界上隻有1%對齊(安全和性能)或者安全優先考量。”
姚期智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
“以前面臨過存在的風險,生存的風險,當火車或者蒸汽機發明的時候,就有人有這樣的擔憂。近期大家擔憂過核威脅,這都是非常合理的。這次,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強大技術在改變世界,這一次颠覆性的力量可能比核威脅更加威脅。所有這些風險都需要很多專家來解決,不僅是科學家,還可能需要政府、律師、經濟學家來參與,幾乎涉及到每一個行業。”
李彥宏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開源大模型在學術研究、教學領域等特定場景下有存在的價值,但并不适用于大多數應用場景。在激烈競争的環境中,需要讓業務效率比同行更高、成本比同行更低時,商業化的閉源模型是最能打的。”
王堅
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裡雲創始人
“隻要是個新的技術,一定會有新的大公司出現。如果一個新的技術出來,沒有新的大公司出現,那它是不是颠覆性的技術是要打個問号的。但是我自己相信,在這個時代一定會有新的大公司出來,就像當年的GE一樣,這是第一個邏輯,來看這件事情。但同時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一定會有大公司是烈火重生的。”
井賢棟
螞蟻集團董事長兼 CEO
“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也在探索,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便利每個人的生活,讓AI技術發展的紅利惠及更多人。”
徐立
商湯科技董事長兼 CEO
“如果要推動人工智能超級時刻的到來,需要大模型可以展現出卓越的深度思考的能力。那麼合成的人工資料,特别是進階思維的資料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是以越是有應用的場景,才能形成更好的高品質的資料的一些核心。”
03.
重磅釋出
作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生活,WAIC也成為重要獎項頒布和許多科技公司作重磅釋出的首選,DoNews整理了其中部分釋出資訊。
SAIL 獎(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揭曉
7月4日,作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最高獎項,SAIL獎(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揭曉,分别頒發給: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Link人工智能開放計算體系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新型電力系統智能仿真器“馭電”
墨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MyScale AI資料庫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EcoStruxure AI引擎
清華大學盧志論文《虛拟掃描光場顯微鏡實作魯棒的高時空分辨率三維成像》
2024 SAIL之星頒發給:
上海階躍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階躍星辰Step系列通用大模型
上海羚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書生浦語的ETO制造傳遞智能體
上海魔搭科技有限公司-魔搭ModelScope——模型即服務開源平台及應用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移網際網路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5G A²(5G-A×AI)智能通信解決方案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Industrial Copilot
清華大學-視覺為中心的進階别自動駕駛平台
商湯科技釋出“日日新5o”
在今年4月,商湯科技釋出了“日日新5.0”,當時是國内首個對标 GPT-4 Turbo 的國産大模型。7月5日,商湯科技又釋出了“日日新5o”,互動體驗對标 GPT-4o ,源于“日日新5.5”基礎模型能力的全面提升。據了解,“日日新5.5”綜合性能較“日日新5.0”平均提升30%,在數學推理、英文能力和指令跟随等能力明顯增強,互動效果和多項核心名額實作對标GPT-4o。
螞蟻集團釋出大模型密算平台
7月5日,螞蟻集團釋出“隐語Cloud”大模型密算平台,通過軟硬體結合的可信隐私計算技術,在大模型托管和大模型推理等環節實作資料密态流轉,保護模型資産、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隐私。
釋出會現場,螞蟻密算CEO王磊介紹,“隐語Cloud”大模型密算平台首批推出兩大服務,分别為大模型密态托管和大模型密态推理。大模型密态托管,指模型提供方可以将模型加密後托管在平台上,一鍵完成雲上密态部署,保護模型資産不被洩漏和盜用;大模型密态推理,是指資料以密态形式完成推理,保護使用者互動時的資料安全、商業機密等。
此外,該平台支援GPU在可信執行環境下進行計算,使大模型推理在密态形式下的響應時間和使用效率與明文大模型接近,實作大規模商業可用。
阿裡雲無影推出AI助手“曉穎”
7月5日,阿裡雲無影雲電腦宣布推出首款雲原生大模型AI助手—— “曉穎”。
這是一款基于使用者需求洞察與雲端大模型深度結合的雲電腦原生Copilot,專為在雲電腦上學習、辦公等場景設計,不僅提供桌面級的大模型能力,還可實作任務流的自動學習和企業知識庫決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