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對反滲透膜元件的影響有兩個方面:①正常運作時對脫鹽率的影響;② 清 洗時不同pH值的清洗效果以及清洗時pH值的範圍。 對第一點來說,正常運作時的pH值應該接近中性,即pH值7左右,這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 1、反滲透膜在pH值7.5-7.8時脫鹽率最高,下圖為透鹽率随pH值的變化曲線。
2、碳酸鹽體系的平衡關系、我們都知道在水溶液中,碳酸根、碳酸氫根和二氧化碳存在如下的平衡:
這個平衡随着pH值的變化而移動。當pH值小于8時,水中的CO32-和 HCO3開始部分轉化為CO2,當pH值小于4時,水中全部CO32-和HCO3-都轉化為CO2。 反滲透膜元件對溶解在水中的CO2是不能脫除的,這些CO2透過膜元件到達産水側後,會重新在水中轉化為HCO3-,使得産水電導率升高,是以反滲透膜元件在低pH值條件下運作時表現出的脫鹽率不高。
但是,也不能為了排除CO2的幹擾而不加限制地提高pH值,這是因為pH值的升高會降低碳酸鹽的溶解度,導緻結垢。是以控制适當的pH值範圍才能確定反滲透膜元件的正常運作。 從第二點來說,在清洗時反滲透膜元件正常的耐受pH值範圍在2.0-12.0。通常采用酸 性溶液來清洗無機鹽垢,采用堿性溶液清洗有機污染。 當然反滲透膜元件除了分離皮層以外還有很多組成部分,比如:進水隔網、産水隔網、無紡織布、粘接劑等。 在清洗過程中,除了要考慮清洗劑對反滲透膜分離層的影響,還要考慮其對這些輔助材料的影響。 在清洗中,反滲透膜元件所能耐受的pH值範圍還和溫度有關。 總之,過高或過低的pH值會加速膜元件分離層的老化,降低膜元件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