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寡婦用剩菜招待木匠,木匠隐忍不發,在主梁裡放了木車

各位老鐵,咱今兒個就給大夥兒擺擺這茅山腳下的趣事兒。那是在很久以前,茅山腳下有個小村兒,叫雲溪,村裡有個姓李的寡婦,大夥兒都親切地叫她李大娘。李大娘命苦啊,年紀輕輕的,丈夫就走了,留下她帶着個孩子,日子過得挺艱難。但她性格硬氣,從沒向人低過頭。靠織布和幹點零活兒,勉強維持着生活。

可這日子總得有點盼頭不是?村裡有個姓張的木匠,手藝好,人也實在,經常幫村裡人幹點木工活。有天,李大娘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房梁都快塌了。她一琢磨,決定請張木匠來修修。張木匠是個熱心腸,聽說李大娘家的情況,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他帶着家夥事兒,一大早就開始忙活。

張木匠幹活的時候,李大娘忙着給他端茶送水,可家裡的吃食實在不多,隻能拿出點剩菜來招待。張木匠看着桌上的剩菜,心裡五味雜陳。他知道李大娘家不容易,但自己也是個要面子的人,這剩菜雖然不新鮮,可也是李大娘的一片心意。張木匠心裡不痛快,但還是默默地吃着剩菜,手裡的活兒也沒停。

寡婦用剩菜招待木匠,木匠隐忍不發,在主梁裡放了木車

他心裡想:“我張某人雖然不是啥大富大貴,但也不能就這麼受人白眼。今天這剩菜的委屈,我記下了,将來一定得有個說法。”房梁修好了,張木匠收拾家夥準備走人。臨走前,他看了一眼剛修好的房梁,心裡有了主意。他偷偷地在房梁裡放了個不起眼的小木車,這木車看着普通,其實暗藏玄機。

張木匠走後,李大娘看着修好的房子,心裡感激得很。她不知道,張木匠已經給她埋下了伏筆。日子一天天過去,李大娘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轉。可好景不長,村裡突然傳出個驚人的消息——李大娘家的房梁裡竟然有個會自己動的木車!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村子。人們都跑來看熱鬧,隻見那木車在房梁上慢慢移動,跟有靈性似的。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是神仙顯靈,有的說是妖魔鬼怪作怪。

李大娘看着房梁上的木車,心裡也是七上八下的。她想起了張木匠修房梁時的情景,心裡覺得這事兒可能跟張木匠有關。于是,她決定去找張木匠問個明白。張木匠聽了李大娘的述說,微微一笑,說:“李嫂子,這事兒确實跟我有關。”那日我瞅見你日子過得挺難,心裡頭不是滋味,又不想讓你感覺我是在施恩。于是我就偷偷把那木車塞房梁裡,算是我對你的一份心意。”李寡婦聽了這話,心裡頭五味雜陳,既感動又驚訝。她萬萬沒想到張木匠會這麼上心,幫自己一把。她好奇地問:“這木車咋還能自己溜達呢?”張木匠笑着解釋:“這車我可是下了功夫,裡頭有機關。一碰機關,它就自個兒動彈。我這麼做,也是想給你家添點喜氣,讓日子越來越紅火。”李寡婦聽了,眼淚都快下來了。她沒想到張木匠手藝好,心腸也好。她心裡暗暗發誓,将來一定要好好報答張木匠。

寡婦用剩菜招待木匠,木匠隐忍不發,在主梁裡放了木車

自那以後,李寡婦家的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那木車也成了村裡的一道風景。大夥都說這是張木匠的手藝,把他誇得跟活神仙似的。張木匠呢,還是那個老實人,每天低頭幹活,默默無聞。可這世上的事兒啊,總有那麼些個不省心的。雲溪村外頭有個叫趙老财的地主,心眼兒小得跟針尖兒似的。他看李寡婦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心裡就不平衡了,琢磨着得找法子給她添堵。有一天,趙老财帶着幾個手下,氣勢洶洶地闖進李寡婦家。他指着房梁上的木車,陰陽怪氣地說:“李寡婦,你這木車會動不?我聽說是張木匠給你弄的,這可不吉利,得趕緊拆了!”李寡婦一聽,心裡就明白了。這趙老财是看她家日子好過,故意來找茬。她也不是個軟柿子,挺直了腰闆兒說:“趙老财,我家的事你少操心。這木車是張木匠好心給我弄的,我家日子越過越好,哪來的不吉利?”趙老财一聽,臉上挂不住了。他瞪圓了眼睛,指着李寡婦的鼻子罵道:“你個寡婦,還敢頂嘴?我告訴你,今天這木車你不拆也得拆!”說着,他就讓手下動手拆房梁。李寡婦急得團團轉,上前阻攔,卻被手下一把推開。就在這緊要關頭,張木匠從外頭走進來。他一看這架勢,心裡就明白了個大概。他大步上前,一把推開了手下,擋在了李寡婦前頭。張木匠冷冷地看着趙老财,說:“趙老财,你這是要幹啥?想在我雲溪村撒野嗎?”趙老财一看是張木匠,心裡就有點兒發毛。哎呀,這事兒聽着就挺鬧心的。但咱東北人啥場面沒見過?張木匠那哥們兒,硬是頂着頭皮,跟趙老财那老小子說:“老趙,你别瞎摻和,這木車能動,你看着不吉利,得拆了它!”張木匠那冷笑一聲,嘴一撇,說:“不吉利?我看是你自己心裡有鬼吧!這木車,我做的,它聽不聽我的,我說了算!”他走到房梁下,手一拍,那木車就老實了。趙老财那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他哪想到這木車真聽張木匠的啊?心裡開始打鼓,這張木匠是不是真有啥本事啊?

張木匠看着趙老财那吃驚的樣子,心裡樂開了花。他故意裝得神神叨叨的,說:“趙老财,你想知道這木車為啥能動不?告訴你,這是茅山秘術,你再敢來搗亂,小心我讓這木車把你帶飛了!”趙老财一聽,腿都軟了,連忙擺手說:“不敢了不敢了,我這就走!”說完,帶着他的狗腿子,灰溜溜地跑了。

從那以後,趙老财再也不敢來找李寡婦的麻煩了。李寡婦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成了村裡的小富婆。張木匠呢,還是那個默默無聞的木匠,但他的名聲可越來越大了。村裡人都說他是個活神仙,會茅山秘術,能驅邪避禍。可張木匠自己心裡清楚,這都是人家胡說的,他就是個普通木匠,用手藝幫村裡人。

寡婦用剩菜招待木匠,木匠隐忍不發,在主梁裡放了木車

日子一天天過,雲溪村的大夥兒都安居樂業。張木匠和李寡婦之間,也慢慢有了點默契。他們沒明說啥,但心裡都明白對方的好意。這種默契,就像房梁上的木車,不起眼,卻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雷聲轟隆,大雨嘩嘩。村民們都躲家裡,不敢出門。可就在這時候,李寡婦家的房子突然起火了,火勢兇猛,燒得快。李寡婦抱着孩子,慌得不行,沖出屋子,大聲喊張木匠,希望他能來救她。可風雨聲太大,她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就在李寡婦快絕望的時候,張木匠的身影從雨中沖了出來,冒着大雨,不顧一切地沖向李寡婦家。他用自己的身體撞開被火封住的大門,沖進火海裡去了。火光沖天,煙熏火燎的,張木匠那手藝人的老練和直覺,讓他在一片混亂中,硬是找到了李寡婦和她那小娃娃。火勢已經跟個瘋婆子似的,到處亂竄,李寡婦和小娃娃被熏得都快沒氣了。張木匠這人,一點不含糊,抱起小娃娃,背起李寡婦,就往門外沖。可火勢太猛,他們像是被火神擋了道,寸步難行。

就在這時候,張木匠靈光一閃,想起了自己那輛寶貝木車,挂在房梁上呢。他手一伸,從腰間抽出根繩索,三下五除二就綁在了木車上。接着,他一使勁兒,那木車竟然在火海裡慢慢挪動起來。張木匠緊緊抓住繩索,借着木車的力,帶着李寡婦和小娃娃,硬是沖出了火海。

寡婦用剩菜招待木匠,木匠隐忍不發,在主梁裡放了木車

他們一出來,外面那幫村民早就圍成一圈,準備滅火。看到張木匠帶着人安全出來,大夥兒都松了口氣。有的忙着滅火,有的照顧傷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火勢很快就被壓下去了。李寡婦和小娃娃被送到了村裡的診所,醫生一檢查,說他們隻是受了點皮外傷,沒啥大礙。

張木匠呢?救完人後,他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村民們忙活。他那臉,跟個石頭似的,一點表情都沒有,好像剛才那驚險一幕跟他沒啥關系。但村民們心裡都清楚,要不是張木匠沖進火海,李寡婦和小娃娃可就懸了。于是,大家紛紛上前,感謝他,誇他勇敢無私。張木匠擺擺手,說:“沒啥,咱們都是鄉裡鄉親,互相幫助是應該的。”說完,他就轉身走了。

這事兒一傳開,張木匠在村裡的名聲更響了。大家都說他是英雄,是活神仙。李寡婦呢?她對張木匠的感激,那是沒法用言語表達的。她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報答張木匠。于是,李寡婦幹活更勤快了,還做起了小買賣。她的勤勞和聰明,讓她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家裡的日子也越過越滋潤。

寡婦用剩菜招待木匠,木匠隐忍不發,在主梁裡放了木車

每次張木匠到李寡婦家做客,李寡婦總是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他。她對張木匠說:“大哥啊,你是我們全家的恩人。沒有你,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這些吃的喝的雖然不值啥錢,但都是我的一片心意,你一定要收下。”張木匠看着李寡婦那真誠的眼神,還有滿桌子的美味佳肴,心裡也是暖洋洋的。他笑着說:“妹子啊,你太客氣了。咱們都是鄉裡鄉親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哎呀,瞅瞅這日子,一天天的,雲溪村的鄉親們過得那叫一個滋潤,幸福得跟啥似的。張木匠和李寡婦這倆,那關系,鐵得跟親兄妹似的,他們成了對方最信得過的主兒。村裡頭有啥需要搭把手的,這倆家夥一準兒是第一個沖上前,用自己的行動,給大夥兒展示了啥叫鄰裡情深。

再說說那輛會動的木車,它呀,還擱在李寡婦家房梁上呢,跟個老物件似的,見證了這一段傳奇。一提起它,人們腦海裡立馬浮現出那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還有張木匠那英勇的身影,真是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