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珂娴
斯塔默星期五(7月5日)正式成為新任首相,開啟英國工黨政府的五年上司任期。分析認為,保守黨留下的一團亂麻對工黨政府構成巨大挑戰,斯塔默的首要任務将是帶領英國實作經濟增長。
斯塔默(中)星期五受委為首相後,與妻子維多利亞(紅裙)和工黨同仁在唐甯街10号外向支援者緻意(路透社)
保守黨前首相蘇納克星期五承認敗選,并為此向英國人民表示歉意。
倫敦瑪麗王後大學公共政策教授戴蒙德(Patrick Diamond)對《聯合早報》指出,保守黨過去幾年的種種錯誤造成了如今的慘敗,包括2022年頻繁換帥制造混亂、利率接連升高破壞聲譽、對冠病疫情處理不當,以及脫歐結果不盡如人意。保守黨接下來将反思自己的失敗,為下次大選的反擊做準備,它在不同意識形态中找準自我定位至關重要。
蘇納克表明,選民已經發出了明确的信号:英國政府必須改變。這正是工黨此次競選的口号——斯塔默承諾,一個已經改變的工黨,将為英國創造财富。
當地時間星期四晚,BBC大樓顯示屏展示了出口民調,工黨将橫掃410個議席,遠遠超過326半數門檻。(法新社)
工黨接手的是一個經濟增長緩慢的英國。戴蒙德說,這種低迷已持續超過15年,在冠病疫情和俄烏戰争對能源的沖擊下進一步惡化。“是以,工黨計劃的重點是如何讓英國經濟恢複到更強勁、更可持續的增速。”
工黨希望采取包括産業政策、投資創新、基礎設施和勞動力技能投資等幹預手段,幫助英國經濟擺脫疲軟,并曾提出要适度加稅,為聘用新教師等項目的額外支出提供資金。
讓英國經濟恢複可持續增長有助于創造繁榮,也能為改善公共部門創造物質條件。但戴蒙德強調,政府的開支壓力已經很大,稅率飙到了194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準,工黨想再次增稅幾乎是不可能的,拯救瀕臨崩潰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等公共服務也不能指望稅收,根本還是要靠經濟增長來實作。
7月5日,斯塔默(黑衣)觐見國王查爾斯二世(右),接受國王授權組建新内閣,正式就任首相。(路透社)
工黨執政成效會如何?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體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安斯泰德(Nick Anstead)受訪時說,工黨在競選時為了免受攻擊和批評,避免作出許多具體的政策承諾,而這種競選政策可能導緻工黨無法在實際執政時取得具體的建樹。
在野14年後,工黨政府面前的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極為複雜:中美競争持續,美國大選仍有變數,中東局勢也愈發緊張。現有分析普遍認為,未來五年工黨政府不太可能對英國的外交路線作出重大調整,須要盡力維持與歐盟和美國等重要貿易、軍事和安全夥伴之間的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闫瑾也指出,工黨雖然不會讓英國重新加入歐盟,但重新理順雙方關系仍是個重大課題。斯塔默想要實作經濟增長這一優先目标,并兌現打擊非法移民的承諾,都離不開與歐盟的合作。
此外,剛獲任工黨政府外長的拉米(David Lammy)日前表明,他期待與中國官員進行更多接觸;保守黨執政時與歐美保持密切來往,卻沒有任何部長級官員對中國進行任何重要通路,這令他十分驚訝。闫瑾則指出,在對華政策上工黨預計不會有180度大轉彎,但可能會作出一定調整,并在氣候變化、經貿和衛生健康等領域加強與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