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資訊 //
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于6月30日正式啟用
6月26日,國家能源局釋出《關于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的公告》,定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2023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寫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釋出,明确綠證是大陸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同時明确了綠證核發全覆寫範圍。另外,财政部6月24日釋出《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的通知》,明确了補貼資金的優先撥付順序和條件,包括光伏扶貧項目、競價光伏項目以及“以收定支”原則确定的項目等。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3年度》釋出
6月28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釋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3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4.7億kW,同比增長13.9%。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超過38億kW。中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規模突破15億kW大關,同比增長24.9%,占全國發電總裝機比重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中占比接近40%。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95萬億kW·h,同比增長8.3%,占大陸全社會用電量的32%,超過歐盟27國全社會用電量的總和。全國可再生源發電裝機曆史性超過火電裝機,太陽能發電、風電裝機躍升為大陸第二、第三大電源,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1/3。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釋出《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
6月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财經節目中心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中國社科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在北京釋出《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對標明的972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評價,展示了中國企業的ESG特征與趨勢,并編制了“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榜單。報告顯示,随着全球ESG監管的加速發展和國内相關政策的出台,中國企業在ESG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先鋒100”企業ESG指數平均分達到77.4,制造業占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顯示出中國企業對ESG治理能力和績效水準的高度重視。同時,中國上市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将ESG理念融入到供應鍊管理方面也顯示出了積極性。活動現場,還釋出了國内首個ESG資訊披露釋出服務平台,以提升中國企業ESG資訊披露的品質和效率。
《大型活動可持續性評價指南》國家标準實施
7月2日,由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制定的地方标準《大型活動可持續性評價指南》已提升為國家标準。這一标準總結了成功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可持續性管理經驗,設定了舉辦各類大型活動的7大類35個可持續性評價名額,将為提高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水準、科學評價大型活動可持續性提供參考。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型活動可持續性評價指南》國家标準全面覆寫了可持續性采購、碳中和、場地利用、生态修複等關鍵領域,緻力于提升大型活動的綠色低碳水準,強化對生态環境的保護,優化資源利用,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國家标準的誕生,标志着對體育賽事、展覽、慶典、演出、峰會等大型活動的可持續性評價進入新階段。
生态環境部公開征求發電行業碳排放配額總量和配置設定意見
7月2日,生态環境部釋出關于公開征求《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配置設定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新版《配額方案》在保持政策延續和穩定的基礎上,作了五方面優化完善。一是優化配額配置設定的基礎參數,由基于供電量核定配額改為基于發電量核定配額。二是取消機組供熱量修正系數,改為通過調整基準值實作對發電機組供熱的合理激勵。三是将機組負荷(出力)系數修正系數調整為機組調峰修正系數,并修改适用範圍。四是不再将購入使用電力産生的二氧化碳間接排放納入配額管理範圍。五是引入配額結轉政策,規定了市場主體持有的配額留存至後續年度使用的條件,引導交易主體調整交易政策,調節配額供需。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碳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覆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了2257家重點排放機關。
穆迪與MSCI達成戰略合作,引入MSCI行業ESG評級和資訊
7月2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與穆迪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定,旨在提升ESG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市場透明度,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做出決策。根據協定,穆迪将采用MSCI的ESG評級和資訊,主要用于衡量企業在财務相關的ESG風險和機遇方面的管理水準。而MSCI則将借助穆迪的Orbis資料庫,以拓展其私營企業的ESG資料覆寫範圍。雙方還計劃探索基于穆迪私營企業資料和信用評分模型的新解決方案,為私募信貸市場提供更深入的見解。穆迪和MSCI的高層均表示,這是一次雙赢的合作,旨在為全球客戶提供更豐富的ESG資訊和風險評估資料。
歐盟從7月5日起将正式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
7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池電動汽車(BEV)征收關稅,自7月5日起生效。此前,歐盟委員會認為歐洲電池電動汽車制造商面臨着來自中國電池電動汽車價值鍊不公平補貼的威脅。在新關稅出台之前,歐盟委員會于2023年10月啟動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調查發現,獲得大量補貼的電動汽車的激增對歐盟的汽車工業構成了威脅。法國數月來一直施加壓力,要求對中國電動汽車公司發起反傾銷調查,但德國等其他國家警告說,此舉可能引發貿易戰。美國拜登政府此前于5月宣布,将把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從之前的25%提高到100%,對锂離子電動汽車電池和電池部件的關稅稅率從7.5%提高到25%。白宮的一份聲明稱,這些關稅旨在打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強制技術轉讓、盜竊知識産權以及利用過剩産能向市場投放廉價産品。
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面向綠色産品的政府采購支援政策
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産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出,修訂商品包裝采購需求标準,引導全社會使用綠色包裝。制定出台面向綠色産品的政府采購支援政策。對獲得綠色産品認證或符合政府綠色采購需求标準的産品實施優先采購或者強制采購,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擴大政府采購支援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政策實施範圍。由48個城市(市轄區)擴大到100個城市(市轄區),要求醫院、學校、辦公樓、綜合體、展覽館、保障性住房以及舊城改造項目等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強制采購符合标準的綠色建材,并适時研究進一步擴大政策實施範圍。加強對政策實施城市的考核督導,確定政策要求落到實處。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4)》釋出
7月4日,中國氣象局釋出《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4)》,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和氣候變化驅動因子等方面,反映全球和中國氣候變化情況。2023年是全球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大陸平均氣溫創下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曆史新高。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大陸極端高溫事件将呈現出增多趨勢,未來30年,中國區域平均極端最高溫度将上升1.7℃~2.8℃,其中華東地區和新疆西部增幅最大;中國區域平均高溫熱浪天數将增加7~15天。尤其是在高排放情景下,目前5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事件到本世紀末将變為1~2年一遇。未來大陸極端降水增加的幅度大于總降水量,變率增大,降水更趨于極端化。
// ESG風險分析 //
6月29日至7月5日期間,A股市場共發生ESG争議事件2030起,其中涉及環境方面的争議事件有1起(為中風險事件);涉及社會方面的争議事件有66起(低風險事件57起,中風險事件9起,高風險事件0起);涉及治理方面的事件有2003起(低風險事件1379起,中風險事件438起,高風險事件186起)。
在行業分布方面,工業行業争議事件發生數量最高,占整個市場的比重超過20%;其次是資訊技術、可選消費、金融和材料行業,争議事件發生數量占比均在10%-15%之間,四者比重之和為51.33%;其餘七個行業争議事件發生數量比重在10%以下,合計占比27.39%(注:行業分類為Wind一級)。
從事件類型來看,發生頻次較高的争議事件主要包括關聯企業問題、證券價格異動、股份質押異常、高管異動、訴訟糾紛、限售解禁、股東減持等。
// Wind ESG介紹 //萬得基于20年的資料處理分析經驗以及企業風險監控能力,推出自有ESG評級。Wind ESG評級以ESG核心内涵為基礎,接軌國際标準和評估架構,根據中國企業發展特色和資本市場現狀,通過科學嚴謹的方法學,預見性地評估企業實質性ESG風險及其可持續經營的能力。目前萬得ESG評級已全面覆寫A股、港股上市公司,重要發債主體以及國内公募基金。使用者可以在Wind金融終端右下角鍵盤精靈輸入“ESG”查閱以上詳細内容。同時,WindESG資料庫涵蓋不同顆粒度的資料,能夠為使用者提供靈活、可定制化的資料和服務,驅動ESG投研實踐。聯系Wind客戶經理可獲得免費試用;預約路演、開通試用也可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曆史文章回顧
《見證曆史!國務院、證監會、交易所重磅出手》《深圳、北京等地集體出手》《黃金突發跳水!兩大利空成重要導火索》《縱觀美聯儲50年降息史,這次最不同尋常》《北京、深圳、南京樓市又有大消息》
ESG(Wind ESG評級)
海量透明資料深度剖析上市公司ESG基本面
名額接軌國際,突出中國特色
風險層層穿透,争議及時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