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行最新表态!對債市影響幾何?

近日,央行已确認與幾家主要金融機構簽訂債券借入協定,目前已簽協定的金融機構可供出借的中長期國債有數千億元,将采用無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國債,且将視債券市場運作情況,持續借入并賣出國債。

受此消息影響,7月5日國債期貨均出現下跌。截至收盤,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0.31%,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0.14%,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0.07%。

央行最新表态!對債市影響幾何?

// 可借入國債規模有多少? //

國債借入操作是指央行為了維護債券市場的穩健運作,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借入國債,支付相應利息和費用,并約定到期後歸還。

具體來說,央行通過借入國債獲得持倉後,可在二級市場上出售,進而壓低國債市場價格,推升相關國債收益率,調整利率水準。

目前,央行确認已簽協定的金融機構可供出借的中長期國債達數千億元,對于央行能從一級交易商借出的國債規模,多家機構進行了測算。

5月31日,央行根據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考評調整機制,評估确定了2024年度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共51家,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政策行、外資銀行和券商等,其中有29家上市銀行(6家國有行、9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3家農商行)。

東吳證券表示,根據央行公告,2024年共有51家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考慮到資料的可得性,我們主要關注其中30家内地上市銀行。

截至2024年5月,其中商業銀行持有的國債規模約為20.31萬億元,而存量國債中10年期以上規模占比約為58%,由于長期國債通常由負債結構更為穩定的保險所持有,是以我們以20%的比例來計算商業銀行持有的10年期以上國債,規模約為2.37萬億元。202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産約為319.74萬億元,而樣本中的銀行2020年報顯示總資産約為206.52萬億元,占全行業總資産比例約為65%。以65%的比例來計算在一級交易商名單中的30家上市銀行所持有的10年期以上國債規模約為2.6萬億元。不考慮已質押的部分,假設銀行可出借25%的國債給央行,則規模約為6600億元。

國盛證券以其中的29家上市銀行為樣本進行測算。在國債持有者結構中,商業銀行占比達到71%,是以樣本也具有一定代表性。經測算,29家作為一級交易商的上市銀行持有剩餘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規模在2萬億附近。已經用于質押的10年以上國債規模約6700億元,非質押的10年以上國債規模約1.3萬億。

對于央行在二級市場操作規模,萬聯證券研究所認為,央行将買賣國債納入日常工具箱,首次交易規模預期有限。從操作規模上來看,受活躍的10Y期國債存量限制,預期日内交易成交量有限,或難以突破1000億元。

// 對債市有何影響? //

随着央行借債協定的簽訂,意味着央行的賣債操作或将付諸實施,這對債券市場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市場人士認為,理論上,央行借入國債後,可能随時在公開市場賣出,以調節長期收益率。對于央行将開展的操作規模不宜預期過高,央行更多是在釋放引導長期國債收益率上行的信号。随着央行預期引導力度加大,長期國債收益率有望逐漸回升至合意區間。

國聯證券認為,央行借券短期有利于資金面平穩,而長期看将使流動性邊際收緊,不過整體影響還取決于借券融券的總金額。從時間次元上看,若依現有規定,央行購回債券以釋放流動性的時間範圍可能在一年之久。

東吳證券表示,對于目前的債券市場,我們目前仍維持看多的觀點。一方面,央行借入國債的具體操作量還不明确,後續債券的賣出需要基于央行持有的國債情況,力度如何還需進一步觀察;另一方面,此次操作是逆周期的,收益率可能會再次回到自身的下行趨勢中,本次回調為後續的下行積蓄了空間。

光大證券表示,在未來一、兩個季度内,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5%是大機率事件。長期國債收益率最終會回到與長期經濟增長預期相比對的合理區間中。若市場對于央行開展預期引導的反應平淡,央行有可能進一步加大預期引導力度,并開始使用其他政策工具。

曆史文章回顧

《見證曆史!國務院、證監會、交易所重磅出手》《深圳、北京等地集體出手》《黃金突發跳水!兩大利空成重要導火索》《縱觀美聯儲50年降息史,這次最不同尋常》《北京、深圳、南京樓市又有大消息》

央行最新表态!對債市影響幾何?

DCM(債券一級市場)

債券市場新動态瞬間掌握

承銷排行全次元即刻擷取

發行資訊一目了然

定價走勢盡收囊中

央行最新表态!對債市影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