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抓間諜,有些人就不高興。在他們眼睛裡面,現如今啊,寬容寬松是主基調,抓間諜一類屬于“極端”、“激進”、“極左”,乃至“文革”。
然而事實卻一再打他們的臉。
别的不說,就在北京的頂級新聞機關研究機關裡面,抓出來有名有姓有臉有面兒的間諜就多少個了?我安全機關依法偵辦破獲黃宇案、張建革案、凱盛融英案等在内的一批科技安全領域重大案件,這些都是公之于衆的典型案件,由于反間諜鬥争的特殊性,公開的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僅就公開的部分而言,有效破除了美西方國家對我“低端鎖定”的惡毒幻想,打亂了他們的節奏。
但是鬥争還是很尖銳的,此消彼長,此起彼伏,國家安全部今天早上說,境外諜報機關對我科技領域滲透竊密又更新了。
過去他竊取你的情報,想知道你看啥想啥,正在幹啥,掌握中國的科研動向,以便決定是摟草打兔子,還是開展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現在情況變了,在某些競争性非常強的領域當中,竊取中國的科研情報,可以有效地阻擊阻止中國崛起的步伐。更新的情況是,在過去國外卡脖子的領域當中,中國人掰手腕取得決定性勝利,反過來中國有了反卡脖子的資格和本事,國外間接機構急于得到這些情報。
在顔色革命的滲透方面,國外諜報機構側重于意識形态話語權的引領,議題的設計,帶風向帶節奏變得格外重要。前幾十年主要是靠那些知名的公知頭面人物,以及對他們言聽計從的頭部媒體來實作的,在公知崩潰元年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面,他們的意識形态滲透變得困難起來,一時像沒頭蒼蠅一樣,找不到具體方向。後來後來他們漸漸地穩了下來,他們巧妙地挑唆一些所謂NGO組織設定一些三級議題,慢慢地拱向二級議題,再集中到一級議題上。這裡面的代表性人物不是有一張臉,而是像川劇表演一樣,若幹張臉變來變去,以至于你搞不清他到底是穿紅色的衣裳,綠色的衣裳,黑色的衣裳還有什麼樣的衣裳。
即使你看清了他身上黑色的斑點,嗅了嗅,沒錯,味道對的,就是他。可他把衣服一脫,紅色的馬甲緊連着紅色的皮褲衩,手摸一把,滑膩膩的,根本就抓不住。他到底是誰呀?含糊的又是你了,于是我們的反間諜陣營視線變得格外模糊起來。
反間諜鬥争的一個重要的規律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潛伏較深的間諜并不總是出來發聲,他們着眼于政治大局意識形态大局,總體掌控戰略,而那些天天發聲的節奏間諜,時而雞血迎合國内的主流民意,時而聖女婊居高臨下講理性,忽而說東忽而說西,一會兒打狗一會兒打雞,在貌似正确的話堆兒裡面,密密麻麻滲入印第安密碼。
陳一新同志上司的國家安全部,今天早晨專門發文強調了反間諜鬥争的複雜性艱巨性。文章說,随着大陸發展内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圍繞科技制高點的國際競争空前激烈,個别西方國家為維持自身霸權,不惜将科技創新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不擇手段、不計代價動用全政府、全社會力量不斷強化對我科技領域的遏制打壓。
文章指出,其間諜情報機關對我滲透竊密不斷更新,目标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隐蔽,嚴重威脅我科技安全甚至國家安全。
——實施間諜竊密。通過情感拉攏、誘蝕腐化、金錢收買、提供幫助等多種手段,千方百計拉攏策反我機關幹部、科研人員甚至青年學生,企圖竊取尖端科研成果和科技敏感資訊。
——實施網絡攻擊。大肆開展長時間、大規模、高烈度的網絡攻擊,涉及我人工智能、晶片研産、清潔能源、先進制造等一大批重點機關,妄圖實作對我重點領域的惡意操控。
——實施情報滲透。借助調查咨詢公司、非政府組織、專業研究機構等掩護,通過有償咨詢、商業合作等方式規避我法律法規和行業監管,進而攫取戰略資源、搜集内幕情報。
——實施滋擾構陷。濫用威逼利誘、盤查滋擾、司法構陷、長期扣押等手段,制造“寒蟬效應”。
……
有個問題我一直沒想明白,如果你不是小偷,别人加強防盜門,你急赤白臉罵個啥?如果你跟間諜沒有利益聯系,幹嘛那麼反感抓間諜?隔壁阿二不曾偷,隻是在洗白自己,問題是洗得白嗎?
由此看來,間諜或有兩類:
一類是裝作平常人緘默不語,每句話都要經過大資料計算,唯恐暴露自己的行為。這類間諜屬于低調間諜,隐秘在人群中,人臉識别極為困難。
還有一類,偏不把自己當平常人,屬于喋喋不休型、松鼠跳躍型,交響樂隊裡他總是弄出動靜兒,甚至幻想着憋個大的。這一類間諜可以被稱之為高調兒間諜、節奏間諜。
【2023年7月5日早飯前,寫于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8号】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進階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