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鄧生祥 龍籽欣 郴州報道
鋼棚門球場,離退休人員精神矍铄認真揮杆擊球;綠網球場上,青少年們生龍活虎開展籃球賽;綜合體育館内,乒乓球、氣排球、羽毛球等比拼緊張激烈......7月4日,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到處一派熱鬧歡騰景象。
“這幾天,我們除開展正常體育活動外,還舉行了26支隊伍參加的慶‘七一’門球賽,組隊參加全市體彩杯氣排球賽,組織各協會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主任龍全紅介紹,近年來,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在做好活動組織、場館管理、教育訓練指導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動了全民健身蓬勃發展,摘獲了“湖南省優秀體育場館”“湖南省全民健身示範機關”等殊榮。
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戶外籃球場。
小中心撐起體育大矩陣
正值暑假,汝城縣體育館到處生機盎然、活力迸發。這裡分為廣場區、綠化區、健身區、室外籃球場、室内綜合館,其中二層的室内綜合館還分設乒乓球室、健身房、撞球室和籃球、氣排球、羽毛球綜合一體館,能承接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群衆體育、文藝演出和教育訓練、展銷等活動。
氣排球賽。
以此為據點,總共11個人的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分設了辦公室、活動股、教育訓練股、監測股、場館辦等,通過優化服務、發揮效能,切實做好場館管理、賽事組織、教育訓練指導、國民體質監測、健身器材供給、體育産業培育等工作,引領帶動全縣全民健身事業。“每年主辦承辦的賽事活動接連不斷,為應對假日和周末舉辦的賽事活動,從業人員每年放棄休息不下60天。”龍全紅說,“每逢大賽,整個中心就得全力以赴、全員出動。”
為發展全民運動、促進全民健康,該中心堅持館内館外免費開放制度,每年對外開放達362天,赢得市民廣泛好評。同時,以提供辦公室和活動場地、經費資助和指導教育訓練等方式,引領發展了自行車、乒乓球、籃球、羽毛球、氣排球、廣場舞、體育舞蹈、汽摩等20多個體育協會和俱樂部,建構了中心+協會+分會+成員的全民健身大矩陣,切實做到活動常态化、管理規範化、服務社會化。
羽毛球賽。
小縣熱辦文體大活動
走進中心活動股,翻開厚厚的賽事活動方案,不難發現,這裡活動舉辦密集、豐富多樣,其中不乏一些有規模、上檔次的大賽。
汝城縣地處羅霄山脈南麓,是革命老區小縣,境内紅色文化、理學文化、古祠堂文化、藍色溫泉康養文化、綠色生态文明等底蘊深厚、資源輻辏。近年來,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充分依托當地蓬勃發展的全域旅遊,做好文體旅商融合文章,不斷引進承接各級文體賽事,持續營造全民健身濃厚氛圍,着力打造全國知名運動休閑康養城市。
健身舞。
僅在2023年,汝城縣就被列為中國戶外休閑大會、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标賽、全國滑翔傘定點精英賽等4個國家級賽事站點或賽段,還舉辦了“縣BA”“村BA”聯賽選拔、太極拳、廣場舞、氣排球等省市縣規模化體育賽事活動近20個。
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去年以來,通過做好經費資助、組織發動、教育訓練指導和帶隊服務,汝城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還積極組隊參加了湘贛邊區“萬載杯”象棋邀請賽和第五屆“公仆杯”男子籃球邀請賽、第三屆“女排魂、中國夢”氣排球邀請賽等省内外賽事50多場次,收獲了累累賽果,擴大了影響力。
太極扇。
老區掀起健身新熱潮
晨曦微明,樹影婆娑,汝城縣為紀念理學鼻祖周敦頤而建的濂溪書院前廣場,汝城縣太極拳協會會長何雲清正帶着老人們凝心定神,演練太極刀、太極拳、太極扇等。
“隻要天氣好,我們每天6點鐘出門,8點鐘收工。”何雲清介紹,協會成立于2017年,目前會員300多人,練就了20多個套數。今年4月,協會作為縣級代表隊赴永州市參加全省太極拳公開賽,力壓許多市州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榮獲集體項目一等獎,兩人分獲個人全能第二、三名。迄今,汝城縣太極拳協會已摘獲50多項集體榮譽,個人榮譽近百項。
腰鼓舞。
“我們堅持不懈開展分散式推廣示範和會員日集中展示,努力做好普及推廣,積極傳承弘揚太極文化。”何雲清表示,汝城縣是周敦頤《太極圖說》的發祥地,要通過舉辦教育訓練班和開展示範活動,帶動社會各界更多人士參與進來,推動太極拳事業發展,争創全省知名的“太極之鄉”。
夜幕降臨,汝城縣從縣城體育中心廣場、龍王廟公園、愛蓮廣場、濂溪廣場等地,到各鄉村文體小廣場和空曠場坪,城鎮鄉村同頻共振歡歌熱舞、熱鬧非凡。“全縣廣場舞隊光是登記在冊的,社群有41支,鄉鎮61支,隊員逾萬名,發展又好又快。” 汝城縣廣場舞協會副會長朱日花今年4月參加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教育訓練後,組織會員開展教學的熱情愈發高漲。
健身操。
去年以來,汝城縣選派12人參加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教育訓練,舉辦各類體育健身項目教育訓練活動教育訓練630人。健全器材、服務指導、示範推廣、扶持培育......如今,汝城縣球類、廣場舞、健身操、徒步等傳統項目方興未艾,村BA、農民運動會、農趣會等新興特色項目發展如火如荼,還催生培育了汝攀戶外拓展、白雲仙滑翔等多元體育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