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讀曆史的人應該非常清楚,正史讀來枯燥又壓抑,野史讀起來則更加的輕松加愉快。
那是因為人具有發散性思維,有些人在看曆史時,針對自己喜歡或者讨厭的曆史人物,出于某種目的會加入自己主觀意識,為他添加一些故事進去,這樣便增加了曆史可讀性。
幾乎曆史上每一個傳奇人物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點野史纏身,這也是為什麼野史的數量是遠遠多于正史的原因。
例如眉山三蘇父子,因其文學成就一直為後人所景仰,為了凸顯出蘇家的家風以及生活氣息,後人就經常提到一個叫蘇小妹女子。
這位秀外慧中,文思靈活的蘇小妹,不僅是蘇轼的妹妹,而且最後還嫁給了當時的大詞人秦觀。
但根據真實曆史記載,蘇轼并沒有妹妹隻有三個姐姐,其中兩個早夭,最小的姐姐蘇八娘18歲時就出嫁給了表哥程子才,次年就去世了。
是以蘇小妹的故事也是後人虛構而出,隻是用來點綴蘇家的日常生活,代表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即便如此,經過千年歲月流轉,“蘇小妹”仍然收獲粉絲無數,她與蘇轼鬥嘴,和佛印對聯,出嫁才子的有趣故事,也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尤其是“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千古以來一直傳為風流佳話,更是成為後世不少才女學習的模闆。
秦觀是高郵人,後來蘇轼在徐州為官時,他便懷着對偶像的敬仰之情來拜訪。
兩人這一見,雖年紀相差挺大,卻宛如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見如故,從此開始了他們亦師亦友、心心相印的師徒之旅。
蘇轼對這位秦觀的才學以及人品都贊賞有加,心中便萌生了将自家小妹許配給他的念頭。
蘇小妹也是文雅之人,在蘇轼的撮合下,她和秦觀經過一番了解和交往之後,也就順利的走到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這對才子佳人,皆是風雅之人,即便是新婚之夜,也少不了風雅之事。
秦觀在前堂招待好一衆親朋好友之後,懷着激動的心情,踉踉跄跄的回到了新娘子所在的洞房外,卻被告知要先對出三個對聯,方得進入洞房。
秦觀看着眼前這架勢,心中也明白,自己的妻子是對聯瘾犯了,若是今夜對不出或是對得不讓她滿意,恐怕要辜負良宵了
當然他才華滿腹,别說蘇小妹出三題,就是出三十題也不怕,今晚這洞房,他是入定了。
蘇小妹看着那秦觀那神氣的樣子,就想挫挫他的銳氣,當即就出了一個上聯:“月朗星稀,今夜斷然不雨。”
這個上聯真是很絕,因為這既是雲的又是雨的,既是寫目前的天氣景象,也暗藏着男女之事的玄機,正是一語雙關。
此聯仿佛就是在給秦少遊一個下馬威,告訴他今夜若對不出下聯,洞房花燭之夜就讓你獨守空房。
秦少遊好勝心一起,這怎麼能行,他即刻回應:“天寒地凍,明朝必定成霜。”
此下聯同樣巧妙,表面上談論天氣,實則“成霜”諧音“成雙”,預示着夫婦和諧,共度良宵。
蘇小妹聽到後表示很滿意,随即掩嘴輕笑抛出第二聯:“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終生伴郎。”
蘇小妹的聯句表達出她對秦觀的珍視與執着,流露出那深深情意。
秦觀智慧過人自然明白,于是瞬間對出:“南求學,北求學,國小大試授太學,方娶新娘。”
秦觀則以求學之路的坎坷,表達了他對新娘承諾,會努力讓他過上好日子。
蘇小妹聽後心中滿意,臉上泛起一抹羞紅,輕聲吟出第三聯:“小妹雖小,小手小腳小嘴,小巧但不小氣,你要小心。”
此聯妙筆生花,八個“小”字串聯起她的名字、特點與心境,同時透露出她的傲骨與柔情。仿佛在告誡秦觀,娶她須得三思,但一旦決定便需珍惜。
秦觀聽後誓要給出一個讓妻子滿意的下聯,這既是答案,也代表着自己的态度。
良久秦觀終于緩緩開口,下聯如清泉流淌:“少遊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見且又少有,願娶少女。”
他雖年輕,卻是少見與少有的人中龍鳳,而且自己家世清白,斷然不會讓小妹嫁過去受委屈。
這下聯他坦誠堅定要娶蘇小妹為妻,也承載着他對未來的期盼與決心。
秦觀的八“少”與蘇小妹的八“小”,猶如天作之合,彼此映襯,令人拍案叫絕。
蘇小妹聆聽此聯,心中的喜悅如春水般湧動。她對這位未來的夫君,充滿了滿意與期待。
無需多言,她主動開門讓秦觀進房。
美人醉燈下,左右橫流波。
雖是秋天,房内卻是彌漫着春色。心心相印的二人,終成神仙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