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與OpenAI聯姻!領益智造,未來仍飄搖

蘋果與OpenAI聯姻!領益智造,未來仍飄搖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熱幹面

6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蘋果季”。經驗來看,每年蘋果(AAPL)會在6月更新作業系統,9月推出新品。6月11日,在2024年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照例更新了IOS、iPadOS和MacOS等作業系統。

此外,AI角逐的時代,蘋果釋出的智能套件,當然成了大會的重頭戲。不僅如此,為加強産品的智能化程度,蘋果官宣:将于OpenAI進行合作。當蘋果自身能力不足時,使用者可選擇用ChatGPT進行解決。強強聯合,一時間将整個蘋果産業鍊,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

二級市場上,原本有些“微涼”的蘋果概念股,開始了逆勢大漲。領益智造(002600),就是其中之一。

6月以來,乘着蘋果公司的東風,領益智造的股價一路上行。最近雖有回調,但相較此前不到5元/股的水準,漲幅還是十分明顯。

蘋果與OpenAI聯姻!領益智造,未來仍飄搖

來源:東方财富官網 領益智造(截至2024年7月3日)

熱度雖高,但筆者認為,領益的未來,仍風雨飄搖。

首先,熱度不代表業績;其次,即使真的為蘋果帶來了業績,領益智造能分到多少,也未可知;此外,公司雖已開拓光伏及汽車業務,但規模尚小,根本撐不起領益的大梁。

一、熱度,不代表業績

據财報披露,領益主要從事精密功能件、結構件、模組及充電器等業務,産品主要應用于AI終端裝置及通訊、汽車和光伏儲能等行業。

資料來看:2023年,領益約90%的收入來自消費電子行業。此外,境外收入占比約為70%,主要來自蘋果訂單。憑這關系,蘋果漲,領益必漲。

蘋果與OpenAI聯姻!領益智造,未來仍飄搖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關鍵是,蘋果真的會漲嗎?

衆所周知,近年整個消費電子行業,日子都不太好過。此時,蘋果官宣:蘋果一系列AI功能隻能在iPhone 15 Pro/Max以及搭載M1或後續晶片的iPad和Mac等裝置上實作,外界順理認為AI将有助于推動消費者更新裝置,進而拉動産品銷售。

但任何消費的前提,都是既有消費的意願,也有消費的能力。換句話說,消費者真的會為了所謂的“AI功能”去更新裝置?

Counterpoint Research進階分析師Ivan Lam就表示:蘋果生成式AI的引入主要是為了趕上市場期望,而具體功能的完善和使用者群體的擴充還需要時間。短期内,這一新技術對iPhone銷售的推動作用可能不會特别顯著。

二、領益,能吃到多少肉

退步講,即使“AI真的拉動了産品的銷售”,領益這樣的供應商,又能吃到多少肉呢?

對于蘋果來說,完成AI更新,成本必然增加。為保持原有的利潤空間,要麼提高價格,要麼壓縮其他成本。

先說提價。市場需求本就疲軟,價格提高,銷量自然受影響。

不提價,隻能壓縮其他成本。按蘋果的調性,勢必會壓榨上遊企業。資料顯示:2021-2023年間,領益消費電子業務毛利率穩定保持在21%左右,公司綜合毛利率約為20%。但2024年一季度,受公司業務結構調整影響(光伏和汽車業務占比提升,但規模較小,毛利率較低),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為14.99%,銷售淨利率隻剩4.69%。

蘋果與OpenAI聯姻!領益智造,未來仍飄搖

來源:同花順iFinD—财務分析

若利潤空間再被壓縮,領益的淨利率恐怕還要繼續下探。到頭來,不知是吃肉,還是被奪肉。

三、新業務,規模小不賺錢

其實,經過多年的市場教育,果鍊企業已深知:新機已無法成為整個産業鍊的救命稻草。上遊廠商紛紛“轉身”,尋找新的增長空間。領益智造也不例外,選擇向汽車和光伏賽道發力。

過去的幾年間,領益進行了一場場“資本豪賭”,先後收購了賽爾康(8910萬美元)、綿陽維奇(2115萬人民币)、浙江錦泰(7166萬人民币)等公司。其中,賽爾康印度工廠是光伏逆變器全球龍頭Enphase(ENPH)的代工廠;浙江錦泰主要布局電池電芯鋁殼、蓋闆、轉接片等電池結構件産品及柔性軟連接配接、注塑件等其他汽車相關精密件,與特斯拉、奔馳、寶馬等頭部企業均保持長期業務關系。

然而,資本豪賭并為其帶來顯著的訂單增長。

公司披露資料來看,汽車業務創收雖有增長,但目前貢獻仍較小,根本無法稱其為第二增長曲線。至于光伏業務,甚至都未單獨披露。

蘋果與OpenAI聯姻!領益智造,未來仍飄搖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受限于規模,2023年汽車業務的毛利率僅為5.15%。

AI浪潮下,蘋果的AI産品,能否如其所願,為其帶來猶如4G到5G般,變革性的業績突破,一切還尚無定數。即使真的可以帶來業績增長,經濟逆全球化的今天,大陸果鍊企業可是以獲多少利,真的難以預期。一旦不及預期,轉型業務又無法緊跟其上,剝去表面的糖衣,領益的未來仍風雨飄搖。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