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前言

有多少人還記得,《娘家的故事》中那個長相帥氣,卻又有些窩囊的“沈建弘 ”?

雖然角色不太讨喜,但飾演“沈建弘”的男演員——尚于博,卻收獲了不少觀衆的喜愛。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可大家怎樣也沒有想到,這個陽光俊朗的大男孩,竟然在28歲的大好年紀選擇自殺,從高樓上一躍而下。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尚于博死後,隻留下一句令人心痛的遺言,和老母親無盡悔恨的淚水。

那麼,如此優秀的尚于博為何走到絕路?失去兒子的老母親,又該如何度過悲苦的餘生?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一、熱愛表演,童年缺少關懷

1983年,尚于博出生在湖北省荊州,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

尚于博繼承了過人的表演天賦,也耳濡目染地受到父母影響,對表演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根據尚于博的鄰居和親戚回憶,很小的時候,尚于博就開始自己學習表演,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了。

可惜的是,在給他人帶來歡樂的同時,尚于博的内心卻承受着無比的孤獨。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20世紀80、90年代,正是改革開放後下海經商的浪潮時代。

無數人都紛紛選擇了下海經商,其中也包括了尚于博的父母。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尚于博剛上國小時,就跟着經商的父母來到了深圳生活。

由于父母整天忙着經商,根本就無暇照顧兒子,于是便将尚于博送進了當地的一家住宿學校。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可以想象當時的尚于博,剛剛從老家來到了深圳,人不生地不熟,卻又直接被父母送進了封閉的校園之中,确實很孤獨,缺少關愛。。

更令人心疼的是,尚于博是個很懂事的孩子,而懂事的孩子總是不願意過多地打擾父母。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忙着做生意的父母,實在沒有多餘時間來關心兒子的成長。

好在尚于博倒也争氣,哪怕父母疏于管教,但他依舊刻苦學習,并以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畢業之後,尚于博又因為外貌俊朗、演技優越而被不少導演相中,先後出演了《陸軍特戰隊》《杜拉拉升職記》等頗受好評的作品,迅速成為當紅小生。

看起來尚于博的人生當真是一帆風順,然而在這風光無限背後,卻是尚于博越發不安的内心。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二、情緒崩潰,走向極端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缺少親人的關懷,尚于博的内心其實是非常孤僻和敏感的。

這讓他在演戲時候能夠更好地共情劇中的角色,也讓尚于博的心理問題愈發嚴重起來。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尤其是在尚于博走紅之後,或許是出于對事業的熱愛,或許是以前的孤獨,讓尚于博習慣了用忙碌來充實自己的人生。

是以尚于博開始大量地接戲,試圖用高強度的工作來彌補内心的空虛。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可這樣的行為不僅沒有讓尚于博的内心感到充實,反而讓他的精神狀态越發糟糕了起來。

事實上,在尚于博自殺的前兩年,戲組裡的人就已經發現尚于博的不對勁了。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大家發現,這個看起來陽光開朗、待人體貼的溫柔男孩,狀态越來越不對勁,越發沒有精神了起來。

直到這個時候,尚于博的父母後知後覺,看出了兒子的不對勁,帶着尚于博去醫院進行檢查。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可檢查結果卻讓所有人都崩潰了,尚于博已經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的恐怖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那種對生活的絕望、失望以及對解脫的渴望,令人夜不能寐、焦躁不安,将一個人折磨到了極點。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至于說藥物治療,确實可以幫助病人抗抑郁症。

但抑郁症歸根到底其實屬于心理上的疾病,而心病還需心藥醫。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可惜的是,尚于博到死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心藥,絕望地走入了死胡同。

在被确診抑郁病兩年後,再也無法忍受的尚于博選擇了跳樓自殺!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2011年10月25日,尚于博來到了天台上。

根據附近的監控攝像頭顯示,在正式跳下去之前,尚于博其實也有過猶豫,因為他在天台上站了足足三個小時!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也就是說,如果在當時有家人或是朋友能夠和尚于博打個電話,或者來找尚于博,那麼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但遺憾的是終究沒有如果,尚于博隻留下了一句遺言:

“我的死跟他人沒有關系,無須責怪任何人。”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然後,就從高樓上一躍而下,徹底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面對兒子的死訊,一直心懷愧疚的父母又如何能夠釋懷?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三、母親悔不當初,隻能盡量彌補

在得知尚于博去世的消息後,最為悲痛的就莫過于母親毛愛珍了。

兒子就這樣離開了自己,對于任何一個母親而言都是莫大的打擊,同時也讓毛岸珍頗為後悔,後悔當初自己對兒子的關愛是不是太少了。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如果在兒子的童年自己能夠多給兒子一些關愛,那兒子是不是就不會患上抑郁症,也不會以如此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

但是這些都已經晚了,兒子已經不在了。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那自己又該做些什麼呢?

在兒子離開一年後,毛岸珍成立了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的慈善基金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意識到抑郁症的危害。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說起來也是令人無奈,如今的我們,擁有着比過往任何時代都要富裕的物質生活,但是我們的精神方面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2022年調查資料顯示,國内抑郁病患者已經達到9500萬,其中有5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學生!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更糟糕的是,有很多學生的父母都認為,所謂的抑郁病,不過就是孩子一時鬧脾氣或者學習學累了的正常反應而已,根本就不認為這是什麼大病。

至于學校,雖然大都也有心理健康的課程,但是聯考又不考心理健康,平時又有多少學校真的會在意這些呢?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是以希望父母以及社會各方面,都能更加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陪伴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結語

看着尚于博曾經的照片,還是會為這條年輕的生命感到無限惋惜。

他笑容燦爛,看起來是那麼陽光。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可那笑容背後,卻是無數個寂寞的午夜,他一遍遍被情緒摧殘,最終絕望地走向生命的盡頭。

但願天堂沒有病痛,尚于博能回到最初無憂無慮的時候。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本文資訊來源
騰訊娛樂,2011-11-13,“尚于博遺體告别儀式舉行,好友否認其為情自殺”.
2011年徘徊三小時後,28歲的尚于博跳樓自盡,留下母親痛心地活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