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這件事在娛樂圈當中算是家常便飯的了。
前有張國榮因為抑郁症從香港榮華大酒店一躍而下,後有内地男演員尚于博因為不堪重負患上抑郁症,從高樓一躍而下。
相對于國内還算穩定的演員自殺事件來說,南韓演員自殺事件才是頻繁。
數十年來幾乎每一年都有知名的演員因為壓力及各種潛規則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在我們國内與南韓的情形又不同,這些自殺的演員幾乎都是因為事業不順遂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即便國内的娛樂圈遠不如南韓娛樂圈的殘酷和黑暗,卻仍舊無法避免演員抑郁事件。
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尚于博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尚玉博離世的時候僅僅隻有28歲。
他出生于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安于學業,沒有什麼太大的心思。
他不是什麼咋咋呼呼的性格,也不是什麼非要擠破頭證明自己存在的人。
可是由于外形條件的優勢,他從小便經常登台表演,一來二往他也愛上了表演,愛上了舞台。
在舞台上綻放光芒的他,也被鄰居和同學們調侃到未來的新星之秀。
可是母親卻從來不希望他成為什麼新星之秀,他隻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他們的要求成為一名醫生即可。
雖然說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希冀,可是孩子們的成長遠遠不是父母可以控制的。
尚宇博經過努力學習,于2001年順利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這時的他便開始了專業的表演學習,而他也已立志成為一名演員。
由于從小就被父母高度要求學習,是以他一直都對自己要求非常的高,而這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的産生。
他在班裡的成績是數一數二的,很多和他同期升學的演員已經在憑借着中央戲劇學院學生的身份,接着一些小作品。可是尚于博沒有,他認為學習好專業的知識對自己才是最有幫助的。
是以在校期間他并沒有接什麼外快,而是專心的學習專業知識,這樣的他也被學校老師和校長稱贊。
在畢業之後,他便出演了首部電視劇作品《陸軍特戰隊》。
在這部劇當中,他便搭檔了丁軍,黃河、富大龍等實力派老演員,這些相處也讓尚于博的表演得到了實戰鍛煉。
雖然是一個新人演員,但是他的表現很出色。2006年他又拍攝了民國情感劇《天涯歌女》,2008年演了《天涯咫尺》。
在這些作品當中他都不是主演,可他的演技卻從來沒有被質疑過。
不過由于那些年影視圈行業發展并不是很景氣,作品并不像現在這樣層出不窮。
是以對于尚于博這樣一個對自我要求都很高的演員來說,難免會對自我産生懷疑。
好在2009年的時候,他迎來了自己第一部男演員的作品《娘家的故事》。
他在其中飾演沈建宏一角,《娘家的故事》爆火之後,尚于博也成為了一線小生演員。
他的帥氣和優秀也終于被觀衆朋友們認識到。
而這之後他便搭檔了王珞丹出演了《杜拉拉升職記》。
現今的王珞丹已經成為了一線女演員。
倘若尚于博仍在世的話,那麼相信他們的成就也不分上下。
但此時的尚于博早就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他的心理問題不是因為入行之後才産生的,在入行之前他就因為對自己嚴格的要求産生過一些細碎的心理問題。
再加上就讀大學期間,其他同學們都外出接廣告掙錢,而他卻隻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是以他總是在糾結,總是在想象,而這已經讓他負累了很多。
在拍攝《娘家的故事》那一年,他雖然成為了一線演員,可是火了之後網友的聲音也很多。
這其中有好的聲音也有壞的聲音,而這些更加影響了尚于博的判斷。
這時他的抑郁症也開始發作,而這些也被他的父母所發現。
他的父母帶着尚宇博前往醫院就診。
針對尚于博的問題,醫生給他開了很多藥物。
但衆所周知,抗抑郁的藥物有很多激素,而這些激素必然會造成他體态的變化。
對于一個演員來說,體型和外貌是非常重要的。
原本尚宇博就因為自己的發展不是很好而備受折磨,現在又因為疾病問題住院。
倘若自己患有抑郁症的問題暴露出去,他便會成為衆矢之的。
而他無法承受被觀衆指指點點當病人。
再加上抗抑郁藥物的服用,讓他的體型發生了變化。
他再也不是以前帥氣的尚于博,這讓他怎麼能夠接到電視劇的邀約,接到導演的邀約呢?
正因為這種想法,尚于博在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時候,也總是有一頓沒一頓。
他不想讓激素控制自己,可是這樣抑郁症便控制了他。
但此時的他還是在與命運作抗争。
在2010年的時候,他主演了話劇《你在紅樓,我在西遊》。
登上大熒幕的他看着永遠都是陽光照人,沒有任何疾病的樣子。
同年他還擔任了美國華人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
這時的他也沒能讓觀衆發現抑郁症的端倪。
可見對于尚于博來說他非常重視自己的事業以及自己在觀衆心中的形象。
因為他太在乎事業上的成就,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2011年的時候,他拍攝了《瑤山大剿匪》。
這部電視劇題材是他的新領域,卻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2011年10月尚于博因為抑郁症在北京跳樓自殺身亡。
而這時《娘家的故事3》和《瑤山大剿匪》還在熱播當中。
直到尚于博離世,觀衆們才知道他早就患上了抑郁症。
正是因為他一直以陽光的姿态對待大家,才讓大家忽略了他的疾病。
其實很多人的心理疾病都不是顯現出來的,有很多陽光抑郁症患者的存在。
他們就是表面看起來開開心心的,但是内心卻總是有一些心理問題。可他們不想讓别人跟着自己煩惱,是以才會以陽光的姿态示人而把最難受的一面留給了自己。
尚于博就是這樣一個人。
因為從小就有着表演天賦而被所有人誇贊,但是他們不知道尚于博在這些表演天賦的背後是自己優秀的共情能力。
正是因為對很多人都有共情能力,他才能夠對每一個角色有很好的把控度和掌握度,
是以他在飾演每一個角色的時候,才能讓觀衆入戲。
正是因為共情能力太強,是以很容易陷進一個角色當中難以走出來。
在求學階段他已經備受壓力,在踏入演藝圈之後,面對着人脈交際以及作品的需求上他的焦慮加重。
而他在出演作品之後,又對他所飾演的人物投入很高難以出戲。
在拍攝《娘家的故事1》的時候,他所飾演的沈建宏是極好的男人,是所有人争相效仿的對象。
而在播出之後誇贊的聲音也遠遠比說他不好的聲音要來的多。
這對于尚于博來說是滿足的,但是由于沈建宏的效應太大,他一時難以走出來。
随後拍攝了《娘家的故事2》、《娘家的故事3》的時候,沈建宏這個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任何觀衆都沒有想到第一部當中好男人的代表沈建宏最後會變成出軌的男人。
而這個形象的崩塌對于觀衆朋友們來說是打擊對于尚于博來說同樣如此。
雖然說他把這個人物诠釋的很成功,但是他也想不通為什麼沈建宏會從一個絕頂的好男人變成這樣。
這也導緻他久久無法出戲,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
而這是導緻他抑郁症加重的重要因素。
尚于博在自殺之前隻身登上了北京的一棟高樓,而在他登上北京的一棟高樓的時候,還被路過的路人所看到。
可由于尚于博登上樓頂,并沒有選擇跳樓,而是在猶豫徘徊。
是以當時的路人還以為他隻是一個在樓頂散步的年輕人。
據網上放出的影像資料來看,尚宇博當時在樓頂徘徊了三小時之後才一躍而下。
想必當時的他也是在回想自己這短暫的28年。
或許他也是在想自己是不是不該如此草率的結束自己的一生,他還有該贍養的父母,還有喜歡他的粉絲們。
可這時并沒有人出現來拯救他。
想必此時抑郁症的控制也讓他的心理倍感酸澀,才選擇一躍而下。
尚于博的離世讓社會上再次重視起了抑郁症。
而失去兒子之後的母親也隻能一個人面對這個世界。
在尚宇博去世之後,他的母親辦起了抑郁症基金會。
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像兒子一樣患上抑郁症的年輕人、幫助他們重新愛上這個世界。
不要被抑郁症所控制,失去自己的寶貴生命。
她沒有挽救得了自己的兒子,是以他要挽救天下千千萬萬個兒子。
現如今,尚于博已經去世快13年了,但是他的悲劇依舊留在很多人心中。如何預防、緩解抑郁症,也成了至今難解的難題。
最後,也希望所有人能享受生命,享受生活,切莫被悲觀情緒捆綁,做一個簡單快樂的普通人。
你看過尚于博的作品嗎?你喜歡他嗎?#頭條首發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