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24年6月,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中印直航已經中斷4年時間。
【環球網相關撰文】
雖然中國一直抱着最大的誠意來和印度進行中印直航恢複的談判,但印度始終不願意放開。并且對于放開中印直航,印度給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
印度開出的離譜條件
根據英國媒體“路透社”曾在2024年6月20日的報道透露,最近一次中國和印度關于“中印直航”的談判中,印度要求中國放棄近千平方公裡的土地。
據悉印度對中國提出了兩個階段的要求。
第一個階段的要求,是要求中國撤出在天南河谷入口的駐軍,讓印度能夠在天南河谷這近千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進行巡邏。
天南河谷
第二個階段的要求,是要求中國撤出在中印邊境的數萬駐軍,然後徹底恢複中印邊境的和平。
也就是說,印度要求中國将天南河谷近千平方公裡的土地讓給印度,并且在中印邊境撤出所有軍隊,對印度不設防,印度才肯和中國恢複中印直航。
對于這種無理又不切實際的要求,中國自然不會答應,是以最近的一次關于中印直航的談判,最終仍舊以失敗告終。
按照印度的這個尿性,估計之後很多年中印之間關于中印直航的談判,都不會有結果。
中印邊境
看到這大家可能會好奇,
中國為什麼希望恢複中印直航
中國希望恢複中印直航,是因為中國現在“對抗性競争”的國策。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讨論一下中國現在和美國的競争。
目前美國在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在用各種手段對中國進行經濟和科技的封鎖。
中國對于美國的封鎖,卻很少用比較嚴厲的手段反擊,依舊如往常一樣和美國做生意。
中美經濟對抗概念圖
那麼對于美國的制裁和中國的應對手段,大家認為是好還是壞呢?
從微觀層面來看,美國的制裁會讓中國的企業非常難受。很多來自美國的高科技産品中國無法拿到,這會拉高中國企業的生産成本。
同時中國的應對手段看起來很“窩囊”,自然會讓一些人不滿。
但實際上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的應對手段在對外展示自己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全球各國知道中國不會突然“發瘋”,不會把經濟問題政治化,不會突然的制裁别的國家。
對于這一點,美國則相反。
是以現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對抗,越對抗越能表現出中國的好以及美國的問題。這就會讓其它國家的企業對中國更有信心,更願意對中國投資。
從2018年美國對中國展開貿易戰以來,中國境内的外資不僅沒有在美國的制裁下不斷減少規模,反而在不斷的擴大。
這就說明美國的制裁沒有什麼作用,中國在難受的同時,經濟依舊保持着高速增長。
而中國和美國現在的這種關系,很像當年拿破侖時代的法國和英國的對抗。
拿破侖
拿破侖憑借着軍事手段讓整個歐陸都成為了自己的盟友,然後他執行了“大陸封鎖政策”,不允許自己的盟友和英國做生意。
但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拿破侖根本封鎖不住歐洲大陸,并且他越是在軍事上取得勝利,自己的敵人越多,最終輸掉了一切。
英國在法國的“大陸封鎖”中,獲得了這場對抗的勝利,成為了人類曆史上最龐大的殖民帝國,将自己的商品銷售到了全球各地。
現在美國和中國這種“對抗性競争”固然會帶來很大的困難,但前景也是非常光明的。中美越對抗,中國反而在戰略上越獲利。
中美對抗概念圖
我們回到中國和印度的關系上,就不難了解中國為什麼要恢複中印直航了。
中國是真想和印度有民航直通嗎?不,中國的行為是做給外人看的。
中國在對外展示,展示自己是一個開放的,追求全球化,希望進行平等互惠合作的國家。
印度抛出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阻礙中印直航,那别的國家會怎麼看印度不言而喻。
中印對抗概念圖
印度為什麼不想恢複中印直航?
至于印度為什麼要抛出這麼多無理要求,阻礙中印直航的恢複,無外乎兩點原因。
第一是印度國内的民粹化。在莫迪上台之後,印度國内的民粹化發展是相當迅猛的。
這就導緻印度的對外戰略,必須迎合印度國民的情緒。
在中印直航這個問題上,那印度政府自然要盡可能争取“對印度有利的條件”,然後我們就看到印度抛出了這些要求。
至于中國會不會答應印度的離譜要求,在印度政府眼裡根本就不重要。
印度政府隻要抛出條件,那它就會得到印度選民的支援。至于中國不接受的問題,印度國民自然會認為是中國的責任。
第二是印度國内資本的阻礙。
站在印度的角度上看,恢複中印直航有利有弊。利益在于可以進一步的融入全球産業鍊,以更低的成本生産商品,帶來更高的經濟發展。
但弊端在于,印度本土資本的利益會受損。當外資進入印度後,印度本土企業面對這些外資将毫無競争力,那它們的收益将降低。
印度本土資本之一——塔塔集團
印度本土資本要的是壟斷,是自己對印度本土的壟斷。至于印度這個國家的發展,以及印度國民能不能得到實惠,和這些印度本土資本沒有關系。
大家都知道印度非常喜歡搶奪外資企業,它搶奪的方式基本就是要求外資企業将公司低價賣給本土公司。
從這我們就不難看出印度本土資本的路數了。它會先盡可能的阻止你進入印度。
如果你真的進入印度了,那麼等你稍微有點規模,它就會聯合印度政府直接把你的産業鍊和廠子搶過來,讓你滾蛋。
印度專坑外資
是以在中印直航的問題上,很明顯有印度本土資本的參與。人家在盡可能的排斥中國,不希望有強大競争力的中國企業進入。
參考資料:
【1】環球時報·《中印直航這筆賬,新德裡該算清楚》
【2】環球網·《為什麼說拿破侖的大陸封鎖經濟戰方略必然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