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梁枭
芝士味、冰淇淋味⋯⋯細心的消費者可能發現,各種銷售管道的奶制品花樣越來越多,甚至快趕上了新式茶飲。
花樣繁多背後,奶業越來越“卷”。7月3日,中國奶業協會第十五屆奶業大會在武漢召開。會議上,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直言,目前大陸奶業正面臨2008年以來最大的挑戰。
行業困境之下,企業積極求生。7月3日會議現場,有乳企提到,要開發更适合消費者需求的乳品,包括各種風味乳品或者适合減肥人士的乳品,而且牛奶也可以和咖啡、茶等品類“碰撞”;還有區域乳企分享了公司和德雲社聯名的經驗。
當然,在多位業内人士看來,目前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供需失衡的問題。而在去産能方面,有專家建議奶業可以向生豬行業學習。
“行業虧損面超過80%”
作為第十五屆奶業大會系列活動,7月3日上午,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的“點”“識”成金——2024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讨會在武漢成功舉辦。
此次會議上,産能過剩仍然是繞不過的話題。會議上,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介紹,目前大陸奶業正面臨2008年以來最大的挑戰,包括乳品消費市場疲弱、原料奶供應過剩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3年大陸牛奶産量4197萬噸,增長6.7%。而農業農村部《“十四五”奶業競争力提升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全國奶類産量達到4100萬噸”的目标。也就是說,大陸奶業提前兩年實作了這一目标。
第十五屆奶業大會現場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過快擴張導緻行業的産能過剩。7月3日會議上,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李勝利分享了一組調研資料稱,2023年過剩生鮮乳量超過200萬噸。
為了消化過剩的産能,乳企加大了噴粉量。李勝利介紹,2024年4月至5月龍頭乳企平均每天噴粉的生鮮乳達到2萬噸,約占收奶量的25%。
噴粉對于乳企來說其實是一筆虧本生意。李勝利介紹,一噸奶粉大概隻能賣15000元到19000元,但噴一噸粉的成本大概是35000塊錢,是以賣一噸奶粉要虧一萬多元。
現場一位參會的乳企人士與記者交流時表示,生鮮乳的保存期限一般是18個月到24個月。庫存太多國内消費不完,如果庫存繼續積壓下去,時間到了都要銷毀。
庫存高企之下,原料奶價格也持續走低。澳亞集團(HK02425)2023年年報顯示,根據農業農村部的資料,2023年12月的原料奶售價較2022年12月低約11%,是十多年來原料奶價格同比降幅最大的一次。
李勝利分享的一組資料則顯示,奶牛體系監測2024年5月奶價3.34元/千克,同比下降0.55元/千克(全成本下降0.31元/千克),公斤奶利潤空間是奶牛體系記錄以來首次進入負值,本輪調整周期是嚴峻程度超過2016年~2017年,行業虧損面超過80%。
“中國奶牛養殖行業處于十多年來最困難的境地。”澳亞集團财報中表示。
專家建議:可以向生豬行業學習
行業步入困境,如何才能渡過難關?去産能是在會上被重點提及的舉措之一。就此,李勝利認為,奶業可以向生豬行業學習。
今年2月29日,農業農村部釋出《生豬産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引導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合理調減産能。而5月份以來,随着全國生豬産能基本調減到位,生豬價格持續回升。
李勝利建議,2024年适當壓縮奶牛産能,增加淘汰成母牛約30萬頭,每天減少8000噸奶才能大幅緩解産能過剩。目前來看,2024年上半年估計全國去産能每天壓縮了近4500噸原奶,去産能預計仍将持續一段時間。
“建議國内排名前二十的大牧場能夠主動減少15%~20%的奶牛存欄量。”7月3日,乳業分析師宋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也表示,從短期來看,當下奶業急需調整供給量。
宋亮還建議,從長期來看,奶業需要根據各地土地、草料等情況來統籌奶牛飼養和原奶生産量。這一做法有些類似于配額,有助于行業進行資源統籌利用并實作供需平衡。此外,還可以建立起統一的供求預測預警體系,通過以銷定産來助推奶牛養殖業有序發展。
7月3日會議上,針對行業目前的困境,多家龍頭企業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表示,中國奶業人應實作四鍊融合,全面建構高效協同、互融互通的産業創新生态。一是聚“新”勢,優化産業鍊。二是蓄“新”力,激活創新鍊。三是賦“新”能,貫通資料鍊。四是築“新”基,建強人才鍊。
有的乳企則玩轉新式營銷。光明乳業(SH600597)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今年年初公司攜手上海博物館展開合作,重磅推出多款龍年系列新品及産品包裝;并冠名上海博物館東館第一特展廳。同時,光明乳業還積極和光明集團内品牌合作,聯名大白兔、正廣和等衆多知名品牌推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産品,将海派文化印在産品裡,将國潮流行趨勢做在品牌中。
龍頭乳企環伺,區域乳企也試圖破局。7月3日下午專場活動中,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鄒旸也分享了公司的經驗,包括結合德雲社等天津城市文化進行跨界聯名等。“我們規模可能和巨頭沒法比,但是想要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道路。”鄒旸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