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有事一口一個“在外鄉親”,沒事一口一個“在外務勞工員”
一位網友的上述留言估計讓江西九江市江洲鎮當地感到尴尬。
連日來多年未遇的洪澇災害讓當地不得不向在外的遊子們寫“家書”求助:
“鄉親們,當您看到這封信時,家鄉再次需要您”
“一起保衛生我養我的江洲,共同迎接最終的勝利”
(來源:起點新聞)
“家書”節選片段
該“家書”情深意切,煽情滿滿,當地從業人員焦急萬分。
當家鄉有難,身在外地的遊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管人離家鄉多遠,那份對故土的情感是樸素的。
就算不是九江的網友也紛紛表達了祝福:
“希望災區人民平安”
但與此同時,網友另一番“借口”式的推脫讓人啼笑皆非:
“我也想去,但廠裡不準許,能了解吧”
“每個月工資6200,還貸款4700,還有妻兒老小一家人吃喝拉撒,實在有心無力,抱歉抱歉”
“十年漂泊無人問,一朝有難八方尋”
小編不知道留言的網友們有多少是當地人,能否代表當地人的心聲。
但是網友的“借口”乃至“陰陽怪氣”的腔調已經說明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公信力已江河日下!
甚至可以更嚴重點說,社會的公信力已岌岌可危。
雖是老生常談了,但一次又一次突破下限!
九江江洲的“家書”遭“冷落”,這并不是孤例。
湖南嶽陽平江縣,在同個時間同樣遭遇了多年未見的水災,當地提出了希望接受社會捐贈。
立馬,相關的評論區成了鋪天蓋地的諷刺現場:
“第一時間不是想着怎麼抗災救險,而是想着捐獻”
“捐款條件:本地戶口,大學以上學曆,社保五年以上,本地至少一套學區房,海歸人士優先。”
“剛看到有農村學生餐補被挪用20個億”
小編沒法反駁,又無奈又好笑,也替當地受災人民感到心酸,受傷的最終還是咱老百姓,一部分人作的惡卻要連累大部分無辜的。
想起以前受災地區“家書”一發,各種積極響應,短短幾年,時過境遷。
據網友稱,此次捐款救災的人不多,金額也不大。今年對很多企業和打勞工來說真的很難,各地的地方财政也緊張。
提到号召捐款、乃至出力,我們已經變得謹慎敏感了。追根究底,大家逐漸“開智”了,誰又願意當“冤大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