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有事一口一个“在外乡亲”,没事一口一个“在外务工人员”
一位网友的上述留言估计让江西九江市江洲镇当地感到尴尬。
连日来多年未遇的洪涝灾害让当地不得不向在外的游子们写“家书”求助:
“乡亲们,当您看到这封信时,家乡再次需要您”
“一起保卫生我养我的江洲,共同迎接最终的胜利”
(来源:起点新闻)
“家书”节选片段
该“家书”情深意切,煽情满满,当地工作人员焦急万分。
当家乡有难,身在外地的游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管人离家乡多远,那份对故土的情感是朴素的。
就算不是九江的网友也纷纷表达了祝福:
“希望灾区人民平安”
但与此同时,网友另一番“借口”式的推脱让人啼笑皆非:
“我也想去,但厂里不批准,能理解吧”
“每个月工资6200,还贷款4700,还有妻儿老小一家人吃喝拉撒,实在有心无力,抱歉抱歉”
“十年漂泊无人问,一朝有难八方寻”
小编不知道留言的网友们有多少是当地人,能否代表当地人的心声。
但是网友的“借口”乃至“阴阳怪气”的腔调已经说明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公信力已江河日下!
甚至可以更严重点说,社会的公信力已岌岌可危。
虽是老生常谈了,但一次又一次突破下限!
九江江洲的“家书”遭“冷落”,这并不是孤例。
湖南岳阳平江县,在同个时间同样遭遇了多年未见的水灾,当地提出了希望接受社会捐赠。
立马,相关的评论区成了铺天盖地的讽刺现场:
“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抗灾救险,而是想着捐献”
“捐款条件:本地户口,本科以上学历,社保五年以上,本地至少一套学区房,海归人士优先。”
“刚看到有农村学生餐补被挪用20个亿”
小编没法反驳,又无奈又好笑,也替当地受灾人民感到心酸,受伤的最终还是咱老百姓,一部分人作的恶却要连累大部分无辜的。
想起以前受灾地区“家书”一发,各种积极响应,短短几年,时过境迁。
据网友称,此次捐款救灾的人不多,金额也不大。今年对很多企业和打工人来说真的很难,各地的地方财政也紧张。
提到号召捐款、乃至出力,我们已经变得谨慎敏感了。追根究底,大家逐渐“开智”了,谁又愿意当“冤大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