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經常被人瞧不起,很多人認為他們土,認為他們盲目排外,認為他們是戰五渣。但你要是對清朝對外戰争略有研究,你就會發現,義和團和清軍的戰績很不錯,甚至打出了滿清對外作戰最強戰績。
“要活500年”的康熙,,他的對外戰績可真比不上義和團。康熙的雅克薩之戰,滿清修建了1300裡的驿路,準備了數百艘艦船,最後才包圍了幾百名俄國哥薩克、傭兵和武裝移民。清軍要對抗的俄軍遠東、西伯利亞總兵力不過是6000人到9170人之間(9170人是1697年的數字),清軍在東北地區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在技術水準差别不大的前提下(第一次雅克薩之戰交戰雙方都使用火繩槍,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沙俄才有了大量燧發槍),才造成沙俄數百人的減員。整個圍城戰期間,俄國人因為衛生問題、疾病問題死掉的人更多(當時清軍集中火力攻打俄軍的廁所,讓俄軍隻能在地下“友善”)。
道光和鹹豐皇帝這對父子打了鴉片戰争,他們集中了全國精銳,戰果也比不過義和團。第一次鴉片戰争時期,英軍傷亡總數在500人左右(有533和500出頭兩種算法),陣亡人數在70人左右(有陣亡69人,陣亡71人,兩種說法),參與作戰的英軍總兵力超過2萬人,英軍傷亡比例是2.6%。在第一次鴉片戰争的12場戰役中,英軍沒有一場戰役的傷亡超過百人。和英軍交手的清軍也是“精英”盡出,皇侄奕山、老将楊春(楊春和奕山PK浩罕國時,都打出了很好看的交換比)、關天培……都是道光能拿得出手的最佳人才。
第二次鴉片戰争時期,鹹豐更是出動了大表哥僧格林沁,出動了京師八旗、察哈爾蒙古、索倫騎兵等幾乎所有主力部隊。戰争的結果是清軍和英法聯軍交手11場,聯軍最大傷亡數字是1192人(這裡隻統計有數字記錄的,八裡橋之戰名聲很大,但英軍沒有上報傷亡數字),英軍陣亡138人,法軍陣亡56人,聯軍陣亡總數是184人。從交戰統計上可以看出,聯軍最大的傷亡出現在攻打炮台的戰役中,第二次大沽口炮台之戰(448)和石縫炮台之戰(411),清軍都給聯軍造成了400人以上的傷亡。按照聯軍的說法,清軍儲藏火藥不當造成的損失,反而遠遠超過了清軍,英軍和法軍都因為清軍火藥庫爆炸損失慘重。在野戰交手時,清軍的精銳部隊隻能給敵人造成十幾人的損失。
晚清的精英們搞了洋務運動,也學會了排隊槍斃等戰術,戰果嘛,還是差強人意。中法戰争法軍總兵力9561人,法軍地面部隊總兵力8831人,主力是海軍陸戰隊(法國的海軍陸戰隊屬于陸軍)四個團3743人,越南土著士兵1216人,非洲阿爾及利亞士兵1858人,其餘的部隊是炮兵和工兵部隊,清軍和法軍交手最大的戰果統計也不過是造成法軍傷亡2100人(中法兩國的交戰統計結果差距很大),正白旗法軍的傷亡人數也才剛剛過千人。
甲午戰争清軍的子彈總數超出八路軍、新四軍一倍,射擊了子彈8764萬發;炮彈更是不要錢一樣發射,打出了讓委員長都羨慕的261萬7976發炮彈,清軍的戰果也不過是斃、傷日軍4517人。甲午戰争日軍實際參戰總兵力是17萬5,000人,清軍造成的傷亡占到了日軍總人數的2.58%。
義和團運動興起後,他們面對的聯軍總兵力是4萬9360人(三萬多人參與了攻打北京、天津的戰鬥,瓦德西在北京被攻克後,才帶着德軍主力到達)。按照日軍的統計,八國聯軍的總傷亡數字是3411人。1900年6月18日,義和團和西摩爾的聯軍交戰,用冷兵器愣是打得聯軍10人陣亡,51人受傷,戰果已經超出了僧格林沁,要知道八裡橋之戰滿清精銳可是隻造成了法軍三人陣亡、17人受傷。
日本人官方統計也有人不認同,天津之戰按照英國傳教士、帶路黨寶複禮的統計,8000人的聯軍(實際兵力超過了一萬5000人)陣亡人數可是達到了775人,陣亡人數接近總兵力的十分之一,義和團和清軍一共戰死3000多人,打出了一比四的交換比。日軍自己也承認它們的統計有大量數字沒有統計在内(“俄英法意陸兵……死傷者由于無調查資料……”),總的來說京津地區的八國聯軍總損總傷亡在4000到5000人之間,傷亡比例達到了十分之一。按照日軍的記錄,八國聯軍一共造成了平均1萬人左右的傷亡,交換比達到了一比三。日軍的算法自然有漏算,清軍和八國聯軍的交換比應該是一比五左右,這依舊是滿清和列強交戰的最強戰績。
在京津的清軍中,已經有大量愛國士兵加入了義和團,義和團名義上的指揮官也變成了滿清皇室成員,清軍和義和團很多時候就分不開,有義和團加盟後,清軍的勇氣和戰績明顯提高了很多。義和團是很土,滿清權貴看起來很精英,那為什麼滿清權貴的戰績還不如義和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