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在空閑時間,養花種草已經成為了大衆娛樂活動之外的另一種愛好,且逐漸趨向年輕化。據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預測,2021-2028年,全球花卉市場将實作8.60%的複合年增長率,市值将攀升至70.62億歐元。市場規模的擴大也意味着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在以荷蘭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地理資源與氣候環境優勢提升了當地人民對種養植物的熱愛度與普及度,也不斷由興趣愛好往專業方向發展。

近期,一款植物識别出海應用PictureThis在全球的下載下傳量和收入量急速反彈引起了我們關注。自今年2月份以來,短短5個月的時間,從全球單日下載下傳量3w到12w,單日收入量從6w直沖34w。探究背後的原因發現,除了與植物本身生長周期有關,還可能與PictureThis版本更新有關。應用中AI功能不斷更新,用簡單的拍照方式,就能擷取植物相關的知識,診斷生長中的疑難問題,這相當于給其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線上老師”,給出種養植物過程中的解決方案。另辟蹊徑通過疊代獲客,技術複用,多元場景等方式打造出的植物相關應用,能否在出海市場長久留存?細分賽道是否還有機會?

市場空間藍海

通過觀察全球教育類暢銷榜可以發現,PictureThis受歡迎地區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且以歐洲和北美為代表,這與當地田園式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在西方的鄉村,得天獨厚的的地理位置優勢和環境适宜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植物品種與數量上的增加。幾乎每家每戶都自己的農莊花園,可以大面積的養花種草,培育植物,不受限制和限制。供給端數量上的增加也讓當地人民在需求上有了更高要求,如何讓植物生長的更好、更健康、更長久成為了他們主要思考的問題,PictureThis的上線也恰好迎合了這一需求。

這款應用誕生于2017年,但從2021年左右開始,下載下傳量和收入量才開始逐漸提升。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收入資料呈現出了明顯的周期性特征,在每年的上半年急速上升,下半年急劇下降,推測這與大部分植物的生長周期息息相關。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2017.9-2020.5 PictureThis全球總收入,圖源:點點資料)

然而,這也意味着使用者的使用可能無法具有持續性,在應用需求度不高的下半年,很可能被使用者遺忘甚至棄用。是以,能夠進行商業化發展,吸引使用者的時間縮短了一半。不過資料表明,PictureThis經受住了周期性變化的考驗,通過在AI領域的不斷探索,收獲了相對穩定的使用者群體。

AI技術助力

在版本更新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除了日常的功能性修複,AI技術一直是PictureThis選擇發力的重點。從最初的利用AI即時識别植物,到通過對話擷取照明、喂養技巧,能夠用智能醫生診斷植物病害,提供治療建議,每個功能都在向着實用化、智能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2024.6.20 PictureThis最近一次版本更新内容)

從根本來說,可以認為是大衆對于植物的專業化認知需求增強,促使了應用功能的推陳出新。最初,PictureThis主打植物識别功能,使用者可能是出于好奇或想積累知識而下載下傳。特别是在植物種類繁多的歐美國家,許多使用者使用PictureThis來培養小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随手拍張照片便可擷取植物相關基本知識。并能對有毒植物進行精準識别,避免安全問題出現。

不過,培育植物并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有些植物從種子到開花結果需要經曆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植物“生病”也是常有的事,對于變色、枯萎、害蟲等系列問題,初次培育的新手可能并不知道應該怎麼做,這時,AI智能診斷功能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的“醫生”,同樣是上傳一張圖檔,就可以分析出植物的病因,并給出處理方案。由此,在長時間的培育中,最初的愛好者變成了經驗者,經驗者也變成了專業者。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在歐美,植物是具有陪伴意義的所在。田園的環境讓培育植物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專業技能的需求上就更加明顯。PictureThis的線上專家咨詢功能也是滿足個性化需求,可以1V1對話精準描述問題,得到對應的指導建議。除了與專家的溝通,愛好者形成圈子之間交流也是增強使用者粘性的一種有效手段。基于地理位置标記識别的植物,讓更多使用者體驗到了資訊共享。在應用内,社群功能也讓使用者之間能夠彼此分享照片,交流培育經驗。為了擷取更多使用者,PictureThis在Discord、Facebook及Twitter等海外常用的社交媒體上都進行了持續營運,科普植物相關知識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使用者習慣。

多元場景變現

前文提到的植物周期性特點,也讓應用在每年下半年的變現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激發了開發者嘗試更加多元化的商業路徑,其中就包括了定價政策與底層複用。PictureThis提供了7天免費試用功能,而後需要開通會員才能繼續使用。點點資料顯示,該應用主要是訂閱式付費,近幾年也是不斷漲價,年費價格從2020年的19.99美元一路飙升至當今的39.99美元,結合全球收入量與下載下傳量也可看出,2021年後的資料峰值逐年降低,也許與漲價也有一定關系。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2017.9-2020.5 PictureThis全球總下載下傳量,圖源:點點資料)

探究PictureThis背後的公司發現,開發者是一家名為Glority的中國公司,以識别為底層技術,開發了數款相關的軟體,應用場景大多數為植物,但還有跨度比較大的收據管理和文字掃描。是一家典型的将實體識别底層技術複用,打造更多的應用場景的成功出海案例。

從資料表現上看,雖然Glority開發的幾款植物識别應用中最成功的還是PictureThis,但其他産品也在功能亮點上展現了一定的差異性。Plant Parent主打植物護理指南,設定了澆水、施肥、修建等提醒功能;GrowIt則是聚焦在水果和蔬菜領域,提供種植技巧;PlantAI強化了智能性,上線聊天機器人,任何時候都能收獲植物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觸底反彈!5個月單日收入翻6倍,擺弄花草都變這麼專業了?

Glority對于收據管理與文字掃描方面場景創新,變現效果也十分顯著。尤其是Mobile Scanner App這款文字掃描應用,今年以來全球收入量超200w美元。用節省的底層開發成本打造更多的上層應用場景,有效彌補了植物周期性收入下降的不足,并提供了更多變現可能性。

結語

在歐美,田園式的生活方式讓種養植物普及化,大衆對于其專業度要求越來越高。然而植物周期性的表現讓相關應用擷取使用者的時間大大縮短,這對于商業化變現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利用AI技術開發更多智能化功能,能夠及時幫助使用者解決種植過程中的疑難雜症,但同時也可能面臨着研發成本的升高,是以在産品定價上面也要考慮使用者的付費能力與承受能力。想要長久發展,将底層技術複刻,打造更多的上層場景也不失為一種有效手段。總體來說,植物應用在海外雖處于藍海階段,尚無很激烈的競争,但已有一定的頭部效應顯現,在更細分的領域或許還能找到一些商業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