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财經》新媒體 王柏勻 編輯 | 蔣詩舟
盤點2024上半年支付領域大事件:6月,合衆易寶更名為抖音支付;5月,PingPong控股子公司浙江航天電子被央行罰沒4421.62萬元;5月,《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4月,海聯金彙公告稱,抖音關聯公司天津同融拟收購關聯商務100%股權;4月,富友支付遞表港交所;3月,連連數字在港股上市。
“更名”“競争加劇”“加速出海”“上市視窗期”“嚴監管”等關鍵詞貫穿支付領域。
01
競争加劇,抖音補齊線下收單業務許可
2024年,抖音加快了布局支付的步伐。
4月3日,海聯金彙釋出公告稱,公司拟将全資子公司關聯優勢持有的關聯商務100%股權轉讓給天津同融。天津同融作為抖音集團關聯公司,持有合衆易寶的100%股權。若完成收購意味着抖音補齊線下收單業務許可;6月,央行公布的資訊顯示,合衆易寶更名為“抖音支付”。
合利寶市場總監秦綱認為,網際網路平台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搭建支付業務。而支付作為金融基礎設施,需要持證上崗,尤其随着監管政策趨嚴,支付牌照重要性更加凸顯,網際網路平台打造支付場景,支付牌照是第一道門檻。
秦綱表示,流量巨頭布局支付的本質原因是“生态”。當下,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完善使用者生态,而在使用者生态中,支付是金融業務交易流轉的底層支撐,無論是B端商戶結算,還是C端使用者消費等操作,都需要依靠支付賬戶來調動。“如某頭部電商平台最開始也是用支付寶完成交易,但2008年開始該平台的交易規模規模慢慢變大,平台逐漸意識到自己需要掌握使用者賬戶與交易行為,這是核心的東西,是以收購了支付牌照。”
寶付支付産品總監孟紅星認為,在宏觀環境緊縮的大環境下,網際網路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各企業之間也會進入新一輪的競争,抖音此前已經具備網際網路支付牌照,此舉收購關聯優勢,或許會加力本地生活等線下業務的布局。
短期内,網際網路巨頭的布局對支付格局不會産生太大影響,但未來或将帶來“分流”效應,降低支付市場集中度。有支付從業者表示,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商業布局廣泛、業務體量大,布局自有的支付能力,長期來看可節省一定的交易費率,單一通道服務的支付機構或将受到較大影響。
孟紅星認為,網際網路公司入局,會在現有的市場規模中分掉一部分,這也就需要中腰部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業務上進行差異化競争。
02
拓展跨境業務,加速出海布局
6月11日,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釋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到,支援符合條件的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按規定憑交易電子資訊,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確定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和規範資料跨境流動,允許跨境電商、跨境支付等應用場景資料有序自由流動。
多位支付從業者表示,在國内市場競争加劇以及政策利好的情況下,一些支付機構加速拓展跨境業務。
艾瑞統計測算,2022年中國跨境出口B2B貿易支付總體可實作市場規模(TAM)為4.9萬億元(即在一般貿易額中的中小微企業業務規模總和),同比增長40%。同時,2022年各跨境支付機構實際發生業務規模為3451億元,整體市場滲透率仍然不足10%,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據海關總署初步測算,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9.6%。
彙付天下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外市場的拓展無疑是目前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之一,存在較大的想象空間。
有支付從業者表示,跨境支付業務包括出海企業資金回流的結算服務、外币的國内支付以及海外支付等,其利潤包括支付的手續費與彙差。
“手續費的利潤很薄,甚至不賺錢。跨境支付主要的利潤空間在彙差,人民币每天有一定的波動幅度,同時掌握美元等外币波動規律就能獲得一定的利潤,這部分收益會比國内好一點。”秦綱稱,國内支付的費用是每千元收6元手續費:銀行分70%,銀聯分10%,支付公司分20%(其中還需要分給管道代理一部分)。相比較來說,跨境支付利潤空間會大一點。
另外,從近幾年海外市場的發展來看,歐美、東南亞等顯現出強勁的本地化支付需求。《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專題分析2024》顯示,2023年,連連數字、新國都、移卡、PingPong等20餘家支付機構在全球獲得牌照。
6月11日,歐足聯釋出2024年歐洲杯得分王獎杯,該獎杯由螞蟻集團旗下全球化品牌 Alipay+冠名。有分析指出,此舉背後是螞蟻集團全球化戰略加速推進的縮影,其目的是在海外尋求增量市場。
03
嚴監管繼續,36家支付機構更名
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明确,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名稱中應當标明“支付”字樣。年内已有36家支付機構更名。
此外,條例要求同一股東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持有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類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10%以上股權或者表決權,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類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根據央行公布的行政許可決定書,同意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合并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合并後平安付電子注冊資本增至11.6958億元、《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務類型增加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全國),平安付科技終止支付業務并登出《支付業務許可證》。
2024年上半年,支付領域延續了嚴監管态勢。據《财經》新媒體統計,年内央行共披露24張涉及支付公司的罰單,合計處罰金額超億元。
其中,浙江航天電子因“違反機構管理規定、商戶管理規定、清算管理規定、賬戶管理規定等,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别義務、儲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報送可疑交易報告,并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八項違法違規行為,領到上半年最大罰單,被央行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1596.31萬元,罰款2825.31萬元,合計罰沒4421.62萬元。
從上半年整體罰單内容來看,處罰集中在支付結算管理和賬戶管理領域,展現出監管重點關注第三方支付機構營運合規部分,強調提高支付安全性,着重加強資金流向監管。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表示,2024年上半年,行業的更名、牌照合并等動作,均表明支付機構面臨着更高的合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