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4小時過境免簽到底是誰給國家建議的?

看最近中國在國際輿論上由“守勢”向“攻勢”加速發展,除了綜合國力的持續躍升之外,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大範圍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正産生超預期的功效。

此招一出,舉座皆驚。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不僅極大地便利了外國遊客入境中國的體驗,更如同一把銳利的剪刀,剪破了西方媒體用強加給中國的刻闆印象與偏見所構築的“資訊繭房”。

144小時過境免簽到底是誰給國家建議的?

在海外社交媒體上,衆多外國部落客紛紛曬出他們在中國的旅行Vlog,這些真實而生動的視訊,如同一扇扇打開的窗戶,讓全球網友看到了中國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以及那份獨有的熱情與包容。很多圖文和視訊迅速走紅,成為了國際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China Travel”一時間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

據中國移民管理局的最新資料,今年第一季度,外國人來華數量較去年同期實作了驚人的三倍增長,免簽入境的外國遊客更是激增了266.1%。這一資料背後,是中國旅遊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和中國文化的強大魅力。說明中國已成為全球旅遊文化的頂流打卡國家。

144小時過境免簽到底是誰給國家建議的?

外國遊客紮堆來華,不僅為中國的旅遊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更為中國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更加真實、多元、包容的形象。

網上對這一政策廣泛實施給予極大好評。有相當的輿論認為,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由全國人大代表霍啟剛建議設立的。原因是,霍啟剛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送出了關于優化海外遊客廣東過境免簽政策的議案。

實際上,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實施,并非由單一個人或組織的建議,而是基于國家對外開放、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戰略考量,由相關部門和機構共同推動的結果。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最早于2016年1月30日起施行。當時在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

這一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人士提出了相關建議,推動了該政策的深入落地和不斷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涵蓋的國家範圍逐漸擴大。目前已增至54國,中國20個城市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

可以說,霍啟剛是這一政策最重要的建議者和推動者之一。

144小時過境免簽到底是誰給國家建議的?

2019年5月1日起,廣東省正式實施了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對象涵蓋53個國家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的人員。疫情之後恢複該政策,霍啟剛注意到該政策在執行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内地導遊較難在香港西九龍站接待旅客,限制了旅行團使用高鐵;參加旅行團的要求限制了遊客的類型及人數;隻有50多個國家的遊客能受惠,涵蓋面尚未夠大。

為解決這些問題,霍啟剛提出了三方面建議:一是為内地導遊提供西九龍高鐵站特殊工作簽證;二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漸開放外國自由行旅客自行申請144小時過境免簽;三是逐漸增加144小時廣東過境免簽證的國家名單,将“一帶一路”國家列入免簽證國家名單中。這些建議旨在進一步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提升外國人在廣東省出入境的便利水準,強化内地和香港旅遊業的協作。

除霍啟剛之外,還有一些人士也提出了相關建議和呼籲。以西安為例,全國政協委員,時任陝西省政協委員、省外經貿集團副總經理袁京連曾在省政協會議上,建議西安實施外國人過境144小時免辦簽證政策,得到了時任省委書記的積極回應,并最終推動了該政策在西安的落地。

144小時過境免簽到底是誰給國家建議的?

現在回頭看,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無疑是中國對外宣傳的一張王牌,也是一個重要的國家陽謀,它以極速方式正在破解國際上對中國的醜化和誤讀。

但是,再好的政策,也一定要看到其可能帶來的不利,以使我們增強憂患,趨利避害,防患未然。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公元十三世紀,馬可波羅在中國遊曆之後,寫就的《馬可波羅遊記》,較長的描述了當時古代中國的繁榮與富饒,包括香料、絲綢、瓷器等珍貴商品的豐富,以及城市的繁華和交通的便利。

這些描述極大地激發了歐洲人對中國的向往和貪婪,使得部分歐洲國家開始觊觎中國的财富和資源。這種貪婪心理最終在一定程度上為後來的殖民侵略和掠奪行為埋下了伏筆,如八國聯軍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經濟損失。

同樣,高度開放的唐朝對外開放政策雖然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但也使得外部勢力更容易滲透到唐朝内部。

随着唐王朝統治者内外政策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開放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導緻了越來越多的外患,給統治帶來了困擾。安史之亂導緻唐朝由盛轉衰,這其中就是因為重用混血胡人安祿山為邊鎮守将,無節操無底線的傾覆之為,導緻國家處于危亡狀态。

144小時過境免簽到底是誰給國家建議的?

雖然,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才是初步的成效,以及我們的對外開放政策還遠遠沒有走到需要回調的境地,但還是要有一定防患意識。因為,過度開放和過度封閉,都不是什麼好事,這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當然,我們敢于在五洲四海廣交朋友,化敵為友,和合為美,最主要的底氣,一定是國力持續增強,長久的政通人和、社會穩定,有最硬核的國防力量時刻守衛錦繡山河、萬家燈火。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獵槍。

如此,就是最好不過的好。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商業、鐵路、文化。微信公衆号:zgmjply(評論員解筱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