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00名富豪,将捧出“VC第二股”

1500名富豪,将捧出“VC第二股”

來源:獵雲精選(ID:lieyunjingxuan)作者:王非

資産管理規模超百億。

與天圖投資争奪“VC第一股”失敗後,這家管理規模超百億的知名機構,朝着“VC第二股”繼續努力。

去年6月30日,博将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博将)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拟主機闆挂牌上市。今年一月,其上市申請材料顯示“失效”。時隔近一年,博将于6月27日再次遞交上市申請。

從2016年5月第一隻私募股權基金備案完成至2023年底,接近19歲的博将,總資産管理規模已從1億元,增長至約102億元。

“高淨值人群(可投資資産超過600萬元的人士)”,一直是博将的重點服務對象。

招股書顯示,博将的基金投資者已從2020年的約1200名增長至2023年底的1525名,其中約97.8%為個人投資者(即個人LP),約1491名。

換言之,近1500名高淨值人士,即将撐起一個港股IPO。一切順利的話,博将有望在年内敲響上市之鐘。

01

服務個人LP,管理規模超百億

現年52歲的博将創始人兼CEO羅阗,擁有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長江國際商會副會長。1999-2005年,他先後于中國平安、泰康人壽擔任營銷代理、助理總經理,算得上是金融行業的“老兵”。

招股書顯示,羅阗通過其持有61.71%的BroadLakeside持股10.82%,通過控制BroadMaster持股23.08%、BroadHonor持股10.00%、BroadLucky持股10.00%。此外,羅阗與配偶楊夢樵,組成一組控股股東,合計控制博将61.90%股份。

2005年,羅阗創辦上海博将投資管理公司(簡稱:上海博将),起初依托投融資中介服務、高端獵頭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等業務,與分衆傳媒、娃哈哈集團、中化集團、漢能集團等大型集團達成合作。

摸索八年後,羅阗于2013年将獵頭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從上海博将剝離出去,自此聚焦私募投資基金。

不同于多數投資機構,以“資金體量大、期限長、投資經驗豐富”的機構LP作為募資來源。博将自始至今,一直由個人LP扛大旗。

招股書開篇即稱,博将“是一家專注服務高淨值人群、緻力于賦能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資料顯示,中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已從2019年的180萬增長至2023年的240萬,年複合增長率為7.4%。預計到2028年,中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将進一步增至約340萬,而這也将進一步帶動對資産管理服務需求的增長。

作為國内最早一批面向高淨值人群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之一,博将擁有一批忠誠的LP群體,截至2023年底,約有1491名個人LP。

招股書顯示,2016年博将第一隻基金備案完成起,若幹忠誠投資者持續投資7年以上,有超過30%的投資者進行複投。2020-2023年,博将投資者複投金額分别占各年融資金額的43.6%、48.1%、69.2%、69.1%。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底,按資産管理規模計,總資産管理規模達102億元的博将,是中國第二大專注于服務高淨值人群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除了個人LP為主,博将不同于其他VC的地方還在于,其發行的基金多為單項基金或專項基金。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博将共管理80個基金。按照管理規模102億元粗略計算,平均每隻基金規模約1.275億元。

02

投資94家:退出率3%,收益率降至14.7%

對于項目投資,擁有逾18年投資經驗及基金管理經驗的羅阗,也逐漸帶領博将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投資邏輯,即一個中心,兩個次元,三個标準。

其中“兩個次元”,是投資“唯一”及“領先”的企業,即所投企業要有獨特競争優勢和領先市場地位。

高标準也意味着,博将篩選項目并完成投資的數量并不算多。羅阗曾透露,在10萬個商業計劃書裡,有1000個進入讨論會,500個會面談,隻有50個會做深度盡調,最終深度盡調的企業中大概一半達成有效投資。

羅阗也曾公開表示,博将甯可慢一些,也不搶賽道,不盲目投項目。

截至2023年底,博将累計投資94個項目,涵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包括初創期、成長期及後期。其中,極米科技、智雲健康已分别于2021及2022年登陸内地科創版與香港聯交所主機闆。

在初創期投資中,博将已投資68家公司,57家屬于高科技行業,約占總投資成本的34.3%。相較于2022年底,其早期投資增加了3家,且均屬于高科技行業。

達闼科技、安泰複材、福米科技、數位科技、烯灣科技等,均是博将早期投資的代表項目。截至2023年底,有24家被投企業的估值實作翻倍增長,其中有13家公司的估值增長超3倍。

在成長期及後期投資中,博将已投資45家公司,約占總投資成本的65.7%。具體而言,其側重于對B輪融資的投資,已累計參與27家公司的B輪融資,其中有26家屬于高科技産業,主要涵蓋高科技服務及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

在項目退出方面,截至2023年底,博将已實作3家公司的完全退出,另有7家公司已實作部分退出;總退出投資成本約為5.57億元,實作退出價值約為17億元。

以此計算,博将的退出率約3.19%。即便算上部分退出部分,其退出率也勉強達到一成,約10.64%。

截至2023年底,博将實作了14.7%的整體内部收益率。其中,博将創富系列基金表現最好,對應的内部收益率(IRR)、淨内部收益率(NIRR)、投資資本倍數(MOIC)、配置設定至實繳資本的比例(DPI)、基金總價值與實繳資本的比率(TVPI)分别為18.6%、17.9%、3.1倍、77.2%、3.0倍。

需要注意的是,博将所披露的9隻基金,尚未有一隻基金實作DPI回1。

03

業績預警:收入連降,利潤腰斬

作為首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創投機構,天圖投資曾被VC行業寄予厚望。

然而受“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導緻投資組合公允價值下降”的影響,天圖投資于4月30日釋出的2023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約為-7.44億元,同比下降163.67%;淨虧損約8.76億元,同比止盈轉虧,去年同期淨利5.33億元。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博将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

招股書顯示,博将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基金管理業務所得費用收入(基金管理費及附帶權益)及以自有資金投資于在管基金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其中,與大多數機構一樣,2%的管理費收入,“旱澇保收”。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博将的基金管理費收入分别約為1.00億、1.17億、1.13億元,占其總收入約46.49%、54.99%、72.61%,呈逐年走高趨勢。

與之相對,2021-2023年,博将的投資損益淨額則逐年走低,分别約為8473.2萬、1725.1萬、51.0萬元。

2020-2022年,博将的收入分别約為1.22億、2.15億、2.12億元,較為平穩;年内利潤分别約為5359.7萬、9922.7萬、1.07億元,呈穩步增長。

然而,2023年的業績不容樂觀,收入同比下降26.96%至1.55億,這也是連續兩年收入下降;年内利潤則腰斬至4411.7萬元,同比下降58.88%。

在業績表現欠佳的當下,博将仍努力尋求上市,或為解決“募資難”這一難題。

一位香港創投機構資深人士表示,“創投上市是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利機構擴充資金,比對長期資本投入創新創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此外,上市募集的資金可以作為GP的長期核心資金帶動更多的LP資金,助力活躍資本市場的流動性。”

招股書中亦有提及,博将計劃将IPO所得資金用于維護及擴大高淨值客戶群體;提高研究及投資能力以抓住戰略投資機會,持續為中國高科技行業賦能;增加自有資金投資;繼續努力吸引、培養和留住有核心競争力的員工。

順利上市後,摘得“VC第二股”的博将,能夠取得怎樣的表現?,讓我們試目以待。

[本文作者獵雲精選,創業家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衆号(ID:lieyunjingxu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