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詳解家庭霧化吸入治療常用藥物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家庭霧化常用藥物有哪些?快來看看吧!

呼吸系統疾病在大陸城鄉居民中極為常見,且病死率和經濟負擔高,是大陸公共衛生管理的一大挑戰[1]。霧化吸入治療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能将藥物直接送達氣道和肺髒,具有用藥劑量較小、局部藥物濃度高、藥物起效時間短、全身不良反應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諸多優點[1-2]。近年來,随着醫療器械家用化的普及,家庭霧化治療逐漸興起,已成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治療選擇。

那麼常用的家庭霧化吸入治療藥物有哪些呢?它們分别發揮怎樣的治療作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本文根據相關指南共識總結如下,以飨讀者。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

ICS是目前最強的氣道局部抗炎藥物,它通過對發炎反應所必需的細胞和分子産生影響而發揮抗炎作用[1]。霧化吸入ICS可有效減輕氣道發炎和氣道高反應性、控制哮喘症狀、改善肺功能、減少哮喘急性發作、改善患者生命品質甚至降低哮喘死亡率[3]。此外,相較于全身性糖皮質激素,ICS安全性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且對血糖以及骨密度的影響較小[4],不僅可用于哮喘的長期控制和急性發作,還可用于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慢阻肺病等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1-4]。

注意事項[2]:

(1)哮喘急性發作期需要大劑量ICS配合支氣管舒張劑使用,以快速控制哮喘症狀,在哮喘症狀得到控制後要減低ICS劑量,長期大劑量吸入激素可導緻不良反應發生。對于使用家庭霧化治療的患者,更應關注這一要點。

(2)對于需要長期規範吸入ICS,以控制氣道發炎、保護肺功能的慢性氣道發炎性疾病患者,應謹遵醫囑,切忌随意變更藥物使用劑量。盡管現有文獻支撐長期低劑量吸入激素是安全的,但仍需避免過度使用。

支氣管舒張劑

支氣管舒張劑是哮喘、慢阻肺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的常用藥物,臨床中常用的支氣管舒張劑可分為β2受體激動劑和抗膽堿能藥物兩類[4-5]。

  • β2受體激動劑

可分為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目前常用的霧化吸入制劑主要為SABA[1]。SABA通過興奮氣道平滑肌和肥大細胞膜表面的β2受體,活化腺苷酸環化酶(AC),增加細胞内環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進而穩定肥大細胞膜、舒張氣道平滑肌[5]。

值得注意的是,ICS與SABA聯合應用時具有協同作用,ICS可上調β2受體表達,減少因β2受體下調導緻的耐受性,而SABA則可促進GS受體易位,進而增加ICS的抗炎作用[5]。全球哮喘防治倡議(GINA)中指出,當需要使用SABA治療時,應聯合使用ICS[6]。

  • 抗膽堿能藥物

可分為短效抗膽堿能藥物(SAMA)和長效抗膽堿能藥物(LAMA),目前常用的霧化吸入制劑主要為SAMA[1]。SAMA通過與内源性膽堿競争靶細胞上的毒蕈堿受體(M受體),抑制氣道黏液分泌和平滑肌收縮[2]。當中重度哮喘急性發作或是使用SABA控制不佳時,推薦加用SAMA[5]。

注意事項[5]:

(1)過量或不恰當使用SABA可導緻不良反應,如頭痛、震顫、心動過速等。

(2)合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使用SAMA可能導緻原患疾病加重,注意識别并更換藥物。

抗感染藥物

目前大陸僅有部分廠家的注射用兩性黴素B獲批用于嚴重真菌感染的霧化吸入治療[5]。

注意事項[5]:

盡管臨床中将抗感染藥物注射劑型用于各呼吸系統疾病霧化治療較為普遍,但其療效和安全性缺乏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有證據表明,使用非霧化吸入劑型藥物進行霧化治療可能會引起多種不良反應。

祛痰藥物

常用的祛痰藥物包括乙酰半胱氨酸和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化學結構中的巯基基團可使黏蛋白分子複合物間的雙硫鍵斷裂,降低痰液的黏度,使痰容易咳出,适用于濃稠黏液分泌物過多者。鹽酸氨溴索不僅可降低黏液的黏稠度,還能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與釋放,增強氣道纖毛的擺動能力,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異常及排痰功能不良者[2]。

注意事項[2]:

(1)使用祛痰藥物後應促進痰液排出體外,避免加重氣道阻塞。

(2)乙酰半胱氨酸和鹽酸氨溴索可能引起支氣管痙攣的發生,應謹慎使用,若使用過程中發生支氣管痙攣則應立即終止治療。· 小結 ·

家庭霧化吸入治療已成為許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治療選擇,但在家庭環境中進行治療缺乏專業人員的監管,若盲目使用或錯誤使用治療藥物可能造成反效果,影響疾病恢複和健康水準。是以,醫療從業人員應加強關于霧化治療藥物的健康教育,以保證家庭霧化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守護患者健康。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制定專家組. 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雜志,2016,96(34):2696-2708.

[2]劉瀚旻,符州,張曉波,等.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霧化治療合理應用專家共識. 中華兒科雜志,2022,60(04):283-290.

[3]申昆玲,鄧力,李雲珠,等.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 [J].臨床兒科雜志,2018,36(02):95-107.

[4]李凡,張會芝.霧化吸入治療的應用及效果評價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18):2838-2842.

[5]杜光,趙傑,蔔書紅,等.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 [J].醫藥導報,2019,38(02):135-146.

[6]2024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2024 GINA).https://ginasthma.org/2024-report/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于推廣目的。

審批編号 CN-137447 過期日期 2024-12-17

一文詳解家庭霧化吸入治療常用藥物

二維碼或點選,打開醫生站網頁版即可檢視~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内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内容的準确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一文詳解家庭霧化吸入治療常用藥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