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敗醬草,是一種多年生長的植物,高度有一米左右。地下的莖比較細長,地上的莖直立而長,基部葉而環繞生長,卵是圓形的,邊上都有粗齒,葉柄比較長。像傘房狀的圓錐傘花序,花序以及梗上有相對濃密的粗毛,花冠是白色的。花期是四個月左右。

《神農本草經》載其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敗醬草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野生植物,它在每年春天都會長出新鮮的嫩芽,這時人們把它采收,可以當蔬菜食用,在秋天采集它的全草,曬幹以後則可以入藥。敗醬草不論是食用還是藥用都有很出色的保健功效。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中醫

中藥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白花敗醬的幹燥全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産。夏、秋二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洗淨,陰幹或曬幹。本品氣特異,味微苦。以葉多色綠、氣濃者為佳。切段,生用。

中藥敗醬草性味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的功效。

注意: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忌服。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陶弘景認為本品根作陳敗豆醬氣,故以為名。除此之外,敗醬草又有苦菜,澤敗、鹿首、馬草,鹿腸等别名。

《本草乘雅半偈》

敗醬。氣味苦平,無毒。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

【核曰】敗醬,一名苦菜,又名苦。苦同酸醬名,酸醬葉則高大也。亦與苦賈、龍葵同名,種類則迥别矣。生江夏川谷,所在溪澗近水處亦有之。春初嫩苗塌地,似松菜葉,略狹長,面深背淺,有鋸齒。采作菜蔬,漂去苦味,有陳醬氣。三月莖漸高,數寸一節,節間生葉,各起小枝,四散如傘,高三四尺。入夏白花成簇,根白紫,八月采取,暴幹用。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參曰】诠名敗醬,烹之色臭相似,形藏腹腸之所需也。氣平味苦,蓋炎上作苦,苦性走下,苦肅膚腠,苦厚腸胃,平則無過不及矣,因名苦菜。《月令》:小滿,苦菜秀。白花整密,敷布如蓋。夏三月,此謂蕃秀,若所愛在外,猶夏日在膚,泛泛乎若萬物之有餘也。蓋夏火主時,金遇庚伏,而乃白花金布,抑秉制為用,制則化生欤?故從治暴熱,火瘡赤氣,焦爍肺金膚皮形藏,而為疥瘙疽痔,馬鞍熱氣者,熱解則清而愈。此即點火成金,不煩另覓種子矣。仲景先生用治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大熱,脈數。此為腹内有癰膿,不獨焦爍肺金之形藏,并毀敗府配之大腸。金至斯堅,将來者進,成功者退,理勢然也。

《本經疏證》

敗醬。味苦鹹,平,微寒,無毒。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不足,産後産痛。一名鹿腸,一名鹿首,一名馬草,一名澤敗。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幹。

敗醬春初生苗,深冬始凋,初時葉布地似菘菜而狹長,有鋸齒,綠色面深背淺,夏秋莖高二三尺而柔弱,數寸一節,節間生葉四散如傘,巅頂開白花成簇,結小實,其根白紫,頗似柴胡。(《綱目》)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醬之為物,以谷蒸盦而成,已與生氣絕遠。然晝被日迫,夜吸露華,與天地之生氣相吐納,則又别著生趣。迨其陳且敗,則雖未至臭穢,特于生意遂無絲發可系矣。是物之根作陳敗醬色,即其氣亦複似之。偏生于早春,至深冬始凋,是無論生長收藏,溫涼寒熱,俱不能閡其欣欣向榮之性,所謂極無生氣之中,偏具無限生機者也。人身血液津唾被寒熱逼爍,至成一切癰疽疥痔,日漸敗壞,此物偏能引緻生氣,俾寓于其中以漸化死為生,亦可為元之又元矣。

餘敏求曰:醬緣日逼而成,夏月成之尤速,俗傳暑侯酷日曝之之水有毒,取作浴湯,必生瘡癰,則醬豈能無毒。是物能敗醬中之毒,故以為名。《本經》取治火瘡赤氣疥瘙疽痔之因暴熱而成者,其義正與此合。暴系日曝之曝,不作疾速解,徽人以是物作齋,雲食之不生瘡疖。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現代藥理

敗醬草提取物及其制劑對多種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杆菌、大腸埃希菌、枯草杆菌、鍊球菌、變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還可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黃花敗醬的揮發油具鎮靜作用,對小鼠自發活動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以縮短由戊巴比妥鈉誘導的入睡時間及延長睡眠時間,具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白花敗醬亦有一定的鎮靜和中樞抑制作用。黃花敗醬能抑制惡性良性腫瘤生長;白花敗醬能降低小鼠子宮癌的重量。白花敗醬的浸膏有促進肝細胞再生及抑制細胞變性的作用。

時間:2024
敗醬草(清熱解毒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