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7月,“央企入滇”主題宣傳活動暨華僑城雲南集團開放日在雲南昆明舉行。12個州市、超960億元投資、80餘個項目布局……一個個增長的數字,是華僑城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例證。“文化、旅遊作為改善民生的‘幸福産業’,是持續增強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内容。”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劉鳳喜表示,“華僑城集團将始終堅定文化自信,以品牌的高品質發展為主線,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懈奮鬥。”
在四川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霓虹閃爍。今年2月以來,華僑城西部集團旗下自貢華僑城以璀璨華燈展現黨史故事。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紅船,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會師……43個場景、約6000平方米占地面積,講述着百年曆史的苦難與堅韌、榮耀與輝煌。
82歲退伍老兵雷安邦參觀後說:“這些彩燈喚醒了我的記憶。曾經食不果腹,現在豐衣足食,是黨上司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紅色精神薪火相傳。華僑城旗下多個景區深挖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文旅品牌”。在順德華僑城總經理馮晖看來,每個地方都有文化特殊性:“我們每到一處,都希望把當地的故事講好。”
“修舊如舊”的呈貢烏龍古漁村重構滇池邊的漁耕原鄉文化,成都安仁古鎮通過新場景新業态注入新活力……循着華僑城集團打造文旅引擎的實踐案例不難發現,依托當地資源禀賦、深挖當地特色文化、連通現代科技與傳統人文風俗是其顯著特征。華僑城集團統籌全國優質文化旅遊資源,用文化為旅遊注入靈魂,不斷推出紅色主題遊、周邊民俗遊、都市休閑遊等多元旅遊産品。
華僑城集團旅遊研究院院長張樹民表示:“華僑城積極推動‘文化 旅遊’‘文化 演藝’‘文化 節慶’‘文化 科技’等業态深度交融,通過擴大優質文旅産品供給,給群衆生活增添更多歡樂。”
自2003年起,華僑城集團與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天柱縣結成定點幫扶關系,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9300萬元,開展援建幫扶項目近200項。
如今,曾經的貧困地區和貧困群衆已經全部脫貧。進入新發展階段,華僑城集團探索建立鄉村振興長效機制,以“文旅融合 美麗鄉村”“産業幫扶 鄉村振興”模式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7月,作為華僑城集團“100個美麗鄉村計劃”項目之一的四川馬邊彜族自治縣“谷溪美村”正式開工。基于當地豐富的生态資源、濃郁的彜苗風情,一幅推動鄉村振興的畫卷在馬邊徐徐展開。
村子美了,旅遊旺了,村民緻富路寬了。以星空為被、以大地為床,林芝華僑城南山國際汽車營地樹影婆娑、碧水悠悠;民風淳樸、山美水美,三亞傳統黎家村落中廖村“破繭成蝶”……華僑城集團參與的鄉村振興項目在西藏、海南等地多點開花。
劉鳳喜表示:“我們将立足當地資源禀賦,發揮文旅産業優勢,因地制宜,為鄉村振興注入内生動力,讓中國更美麗。”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2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