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注意!高發騙局多人中招!

注意!高發騙局多人中招!

暑期将至

出行旺季到來

你是不是也已做好出行計劃?

訂好機票後

突然被告知航班延誤或取消

對方還準确報出你的

姓名、身份證号、航班資訊

你會怎麼辦?

注意!

這可能是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

出行旺季

警惕“機票退改簽”騙局!

1

“真的很真!真的很像官方!”

範女士出行的前一天

接到自稱國航客服的電話

說她第二天的航班因為“飛機故障”取消

退票或改簽會給每人300元的補貼

并給了她一個網址

點進去與官方網址幾乎一模一樣

注意!高發騙局多人中招!

為了順利拿到退款及賠付

範女士在對方指引下

多次進行刷臉認證螢幕共享

向騙子的不同賬戶共轉款40萬元

注意!高發騙局多人中招!

這期間範女士也曾心生疑慮

都被對方以“稍後全額自動返還”

等借口搪塞過去

直到反詐中心打來電話

她才如夢方醒

“160多萬元存款差點都被刷出來!”

2

“人都被繞暈了,都忘了一開始是要去改簽”

浙江衢州的這位受害人

也是于起飛兩天前

接到自稱是機票客服的電話

稱飛機零件壞了無法起飛

可以為其改簽

同意改簽的受害人

便被引導下載下傳了陌生軟體

對方進行錄屏錄像

注意!高發騙局多人中招!

詐騙分子以轉賬600元賠償金為誘餌

相繼引導受害人

綁定銀行卡、轉賬、解凍卡、

刷流水、貸款……

用層層話術将受害人“繞暈”

最終誘其轉賬6筆錢共計20餘萬元

“後面我人都被繞暈了

都忘了我一開始是想去改簽”

套路解析

學生放假、暑期出行高峰即将來臨,“機票退改簽”類騙局最易出現。這一類詐騙往往抓住旅客出行前行程變動的緊張心理,再加上退款補償等誘惑,旅客很容易上當。此外,目前已經進入夏季雷雨季,航班取消延誤增多,都為騙子精準詐騙提供了可乘之機。

“明明要給我退錢,怎麼卻騙走了我的錢?”詐騙分子主要采取了如下套路:

1

擷取資訊,騙取信任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管道擷取受害人訂票資訊,能準确說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證号、登機時間、航班班次等資訊。在受害人臨出行前,通過電話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騙取信任。

2

提出理賠,設下陷阱

初步取得受害人信任後,詐騙分子謊稱飛機故障、惡劣天氣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或取消,需要受害人改簽或退票,并主動提出給予賠償金,誘導受害人下載下傳視訊會議類App或指定的軟體。

3

螢幕共享,誘導轉賬

以“轉賬驗證賬戶安全”“轉賬確定理賠通道暢通”等借口,通過螢幕共享等方式,套取受害人銀行卡賬戶、密碼、驗證碼等資訊後轉走資金,或用話術誘導受害人轉賬等完成詐騙。

除了“機票退改簽”類騙局,廣大旅客在購票環節也要提高警惕,拒絕各種非正規購票管道“超低折扣”機票陷阱,防範“财票兩空”,影響出行。

如何防範機票陷阱?

1、訂購機票要通過官方途徑、正規平台,盡可能避免資訊洩露;

2、當被告知航班延誤或取消,應通過航空公司客服電話、官方網站等多方管道核實;“機票退改簽”等理賠務必登入航空公司官網或購票平台進行操作;

3、驗證碼和各類密碼要小心保管,不要透露給任何人;不要随意下載下傳會議軟體,不要和陌生人共享螢幕!

假期準備出行的你

這回不會中招

“機票退改簽”騙局了吧?

出題考考你

↓↓↓

1、當買完飛機票,卻收到航班延誤的短信通知,你會怎麼辦?(答案C)

A、将身份證資訊如實告訴對方進行退票

B、直接撥打短信提供的号碼進行退改簽

C、到官方網站、App或向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核實

D、按照對方提示,告訴短信驗證碼

答案解析:機票退改簽類詐騙,接收到詐騙資訊時,要通過購票官方平台進行咨詢、操作,不相信任何陌生來電或者虛假消息,不點選陌生連結。

2、你在網上預訂了一張飛機票,随後接到自稱是票務從業人員的電話,告知交易出現問題,需要申請退款并發送了一條含有退款連結的短信,哪些做法可能被詐騙?(答案ACD)

A、随手點開連結,按指令操作

B、登入官網或撥打 12306 核實

C、訂票情況說得很準确,點開

D、服務挺到位,直接退款

答案解析:警惕機票退改簽類、冒充客服類詐騙。不聽信陌生來電,收到退改簽資訊,先通過航空公司官方電話或購票網站驗證資訊真僞,通過正規管道辦理。

3、以下案例,說法正确的有哪些?(答案CD)

A、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購物平台客服,能夠準确說出我的身份及購物資訊,一定假不了。

B、客服說因産品品質問題無法發貨,要退款并補償損失,我要配合客服辦理手續,繳納必要費用。

C、個人資訊洩露,他們可能會利用這些資訊對我實施有針對性的詐騙,不能輕信電話裡、網絡上的陌生人。

D、收到機票退改簽的電話,要通過航空公司官方聯系确認,陌生電話打入自稱客服的,一律不相信。

答案解析:任何資訊需謹慎甄别,自稱客服的資訊一定要到官方網站進行核實确認,不輕信陌生來電。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