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故事
今天帶大家走進,一家由中國博士後夫婦,在英國劍橋開的煎餅果子店。希望他們的談話,給螢幕前的你我有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先介紹一下夫婦原來的職業:博士後、大學老師。
主持人問:你們為什麼會選擇賣煎餅?
女店主說:因為之前大學老師是腦力勞動,太累了。老公他比較内向,他應付不來那麼多的東西。
主持人:賣煎餅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女店主說:賣煎餅很簡單,沒有人際關系,不需要搞同僚之間的關系,也不需要出份子錢。
主持人:讀了碩士博士再來賣煎餅,會不會覺得可惜?
女店主:讀書就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地更好。讀大學隻是你人生必須經曆的一個過程。至于你幹什麼,沒有關系。讀書不是為了從事某種職業。
主持人:讀了博士再來賣煎餅,會不會浪費啊?
女店主說:生命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它隻是一個過程。人生就是一種體驗,一出生就在哭,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大家都要走完這段旅程,是以無所謂浪費不浪費。
男店主說:沒有浪費,你适應這個社會,你做的是有價值的東西,怎麼叫作浪費呢?
最後,女店主說現在給他們一千萬回去當校長,他們也不回去。因為賣煎餅隻是輕微體力勞動,不需要去搞科研項目,不需要去備課,不需要去競聘一級二級教授。
主持人:最後請你們給當下迷茫的年輕人一些建議吧!
女店主說:找不到方向的年輕人,隻能去生活中尋找。躺平也是一種體驗,拼命奮鬥也是一種體驗。暴走、痛苦都是一種體驗。人生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重在個人體驗。
看看大家對他們讀完博士不當大學老師,反而在劍橋賣煎餅這件事情怎麼看?
網友果奶:他們賣煎餅也是生活的體驗,普通人靠賣煎餅為生,而他們現在體驗膩了還可以有退路,這是不一樣的,而且像他們基本都快退休了,無所謂了。
網友天使: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這個與有記錄的學曆沒有太大關系,幹哪一行并不是重點,重點是适合自己,自己幹得開心。
網友小葉:非常認同她說的真話,很現實,很通透,讀書學曆高是修煉完善個人靈魂,提升思想高度和深度,從事什麼行業不能說是什麼浪費,讓自己的生命體驗适合自己靈魂的生活就是值得的值得追求的。
網友小醜:博士碩士送外賣有三萬衆,博士碩士去高速路收費員是不是浪費,映射出我們教育資源和成果的豐碩。
網友中子星動:隻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談什麼浪費之是以說浪費可惜 多是勢利眼 把工作 人都分成三六九等 是封建社會的殘餘。
網友旺年:人生本無意義,意義是自己加上去的,從泥土中來到泥土中去,不知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本是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主夫妻倆看透人生,人生就是一個體驗,就是一個過程。
網友利晶:這位高才生的選擇題,亦給國内的一些高才生們提供了人生處世哲學思想意識問題!不要高不成、低不就的選擇工作!而是要針對、面對社會環境實際問題!放下自尊心,放下身段尋找屬于自己、适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工作……
網友閑動:說不定人家賣煎餅就是在搞科研,說不定在賣煎餅的過程中就悟出了一個什麼科學道理,而普通人賣煎餅就是賣煎餅。
網友侉府:漁夫釣魚和富翁釣魚看似相同卻又有本質差別。
網友狂牛:買煎餅的,做不了大學教授,大學教授拿拿出搞科研的精神來攤煎餅,修水管等等一些微體力的技術活肯定會做的很好!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網友哈倫:他們兩夫妻現在在英國賣煎餅,一年收入可以180W 讀書還是有用的,至少英語好,賺老外的錢相對容易。
寫在最後:
我覺得工作就本不應該被分為三六九等,不管做什麼工作,應該都按差不多的薪酬體系,除非有特殊貢獻的。這樣社會就平和的多,也不至于坐辦公室的人,就認為自己比大街上的清潔工高人一等。我最讨厭這樣的人。
我們之是以工作,也就是用我們的時間來換取所需要的東西。更沒覺得公務員就更高貴典雅,他們也是普通人更是人民的公仆,擔負更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