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伊姐看電影

暢銷書作者,從事明星專訪十餘年。分享光影中關于親子、婚姻和愛的感悟。走心原創,暖心陪伴。

1571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會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葉子姚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玫瑰的故事》結束了。

我喜歡黃亦玫的結局,不需要為誰回頭,不需要與誰複合,也不需要等一個人的承諾。

活成一朵自由行走的花,就是她最好的“圓滿”。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在不惑之年後,把人生的所有遇見笑納,不再希求幸福,自己便是幸福。

健康自由地,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這才是美麗的玫瑰人生啊!

相比原著,除了美貌和欲望,劇版黃亦玫身上擁有更多當代女性喜歡的品質。

樂觀好學,不給人生設限,帶娃三年也不耽誤考了一堆證書。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堅韌果敢,上能參加酒會,下能餐廳打工。

Tina 喜歡玫瑰不會也敢先上的闖勁,莊國棟一眼愛上的除了她的美貌,還有隻身闖宴會的膽量。

對感情專一,不拖泥帶水;自帶夫妻的天分,但轉身便不回頭。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莊國棟求複合,方協文求複婚,都被拒絕。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我的愛情是單線程的,一次隻能愛一個人,一旦愛上别人,就證明我們的那條線結束了。”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情感濃度和情緒價值高,不隻愛情,還有親情、友情。

她可以對躺在病床的傅家明說:“我可以接受被死亡分開,但不接受被膽怯分開。”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也可以直接打飛的回北京給難過的蘇蘇一個結實的擁抱。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玫瑰集合了男性對完美夢中情人的所有想象,哪怕他們隻看得見她的美貌,看不見她的靈魂。

而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她美貌以外的“進階人性”,是長在普通女性心上的渴望。

不隻黃亦玫,劇中與她有關的女人們,就像姿态各異的花,活成了我們曾幾何時對男性的幻想。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蘇更生,清醒獨立、成熟穩重,在劇中是玫瑰的嫂子,更是好友。

對玫瑰來說,真是流水的男朋友,鐵打的蘇更生。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從第一次見面,借走一條絲巾開始,她們就走進了彼此的人生。

玫瑰親切地喊蘇更生“蘇蘇”,不隻是因為她的出手相助,而是看見了她堅硬外殼下内心柔軟的部分。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兩個個性截然不同的女人,能成為對方的肩膀,因為了解,尊重和懂得。

蘇更生關心黃亦玫,但懂分寸,真正站在對方角度考慮,永遠不會“越界”。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與黃振華去上海探望産後的玫瑰,黃振華嫌房子又小又破,激動地要給妹妹租換大房子。

蘇更生提醒不合适,這是人家夫妻倆的事,要幫也是把錢給玫瑰,由她來出。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黃振華認為莊國棟與玫瑰更般配,一心想撮合複合,蘇更生旁敲側擊,要尊重玫瑰自己的選擇。“要不下輩子你變成個女人,自己去嫁給莊國棟吧?!”

面對玫瑰的男人們,蘇更生既站定玫瑰的立場,為她考慮,又分寸感極強。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莊國棟回國工作上有合作,蘇更生醜話說在前,工作是工作,不會把關于玫瑰的私事牽扯進來。

方協文的自卑心,蘇更生一眼看穿,電話裡主動提醒,點到為止,不要被它控制了。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當我們在熒幕外被方協文一次次氣爆炸的時候,蘇更生都有冷靜的輸出,在每一次玫瑰艱難的節點。

玫瑰說自己的婚後生活就像一條被豢養的魚,蘇更生提醒方協文掌控感做事很成功,但不要用在家人身上。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離婚後方協文要搶女兒撫養權,蘇更生一語道破,提醒他,不要把對黃亦玫的控制欲轉移到女兒身上。重新思考一下到底什麼是給女兒最好的愛?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蘇更生柔軟的部分,精準的共情,都難得用在讓自己羨慕的玫瑰身上。

職場上殺伐決斷的她,面對婚姻裡掙紮的玫瑰,并沒有怒其不争,而是按她意願幫忙提供兼職工作,在聽到玫瑰想一邊帶娃一邊考學後,隻認可“你選了一條更難的路”。

這是體恤,也是委婉地告勸。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出身嗜血家庭,曆經童年夢魇,蘇更生沒有活成另一個方協文,是一種拼命的自我成長,如她所言,是把自卑心變成了上進的動力,而沒有被它控制與反噬。

主動與原生家庭切割,依靠自己是第一步,同時,她的極大幸運,是遇到了打開自己的女人,Tina和黃亦玫。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黃亦玫的直接、坦率、浪漫、對愛情的熱烈,感染蘇更生,擁抱友情和愛情。

Tina作為蘇更生畢業就共事的老闆、領路人,塑造蘇更生獨立職場人的個性,也潛移默化影響她的處事風格。

我也很喜歡朱珠飾演的Tina,打破以往國産劇精英女老闆的形象,現實又浪漫。

她欣賞蘇更生的管理能力,但也會提醒她,别太封閉自己,試着敞開感情,體驗一些“失控”,理性中多一點感性,有助于從事藝術品行業。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她欣賞玫瑰的膽識和好學,作為伯樂,職場上給了玫瑰“破例”——“有野心的小狼就應該送她去前線。”

黃亦玫的創業之路,也因Tina的魄力與眼光,相比蘇更生掌舵者的身份,黃亦玫更适合作為創業夥伴。

所有事情,在Tina這裡,可以擺在台面。

這也是為什麼,這機關因工作而結緣的女性,可以發展為摯友。求同存異,彼此欣賞。

這件事,現實裡難度不亞于“霸道總裁愛上、看見、尊重我”,是一種極理想主義的表達,但它應該被表達出來。

我們要先有向往,再有努力。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Tina不會擺出“我是過來人”的姿态當一個引領者,但會坦誠地分享自己切膚的生命感受,因她經曆過愛與死亡。

Tina帶黃亦玫一起做美甲,告訴她“别人還沒限制你呢,别先限制自己”。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與莊國棟分手時,黃亦玫得知Tina要離婚,她很愛老顧,但更愛自己,是以不需要用一紙婚書來捆綁彼此。

“遇到愛情很幸運,但其他事情同樣重要。”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黃亦玫與傅家明戀愛時,被死亡的恐懼困擾,Tina告訴她,自己與老顧在一起的最後時光,殘酷又美好。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人靠近死亡的時候,能更清楚自己的感情。”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因為愛自己,Tina會主動離開有名無實的婚姻;因為愛老顧,Tina會在他生命最後階段放下一切陪伴他。

但永遠,向前看。

這些女性,都不僅是世俗意義的獨立,都是熱烈而勇敢的智者,是我們普通人,渴望成為的,理想而純粹的投射。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除了這仨姐妹,劇中還有關芝芝和白曉荷。

關芝芝七年感情被背叛,看清真相決定分手時利落果斷,提醒成為合作方的舊人,以後見到了連名帶姓喊自己。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嫁為人妻事業有成後,作為甲方,也不因往日傷心往事心有芥蒂,大大方方表示,能合作的話還是願意和老熟人合作。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白曉荷家境優渥,但不嬌弱,身為清華女博士,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世界裡。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與黃振華的關系裡,不拖沓,行與不行,都講得清清楚楚,不留幻想。自己的想法,也表達得簡明扼要,不遮不掩。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外表柔軟,内心強大,很清楚自己的生活目标——

喜歡孩子,想要當媽,但不願戀愛結婚。

這個角色是有突破意義的,她第一次把現實中,現在一部分财富自由年輕女性,某種反傳統的選擇,擺在了桌面——

去父留子。

它在倫理和教育方面當然有很多被讨論的空間,但國産電視劇願意去展示,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最後,我想總結一下,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玫瑰的故事》講黃亦玫的四段感情,四個男人,而我發現,一路看下來,他們缺少的品質,劇中女性反而都包攬了。

曆任男友分别承包了自負,自卑,膽怯,稀薄的共情力、自省力和溝通能力。

她們終是活成了對男性的幻想

而與玫瑰有關的女人們,擅溝通,會共情,有情義,有邊界,能擔當,感情專一不拖沓。

而且,她們都往前看,不回頭。

這個時代,女人們活成了女人對男性的幻想。

用所有的美好品質,建造了一座不隻有玫瑰的花園,比男人允諾的“避風港”更可靠。

人過中年,愈發懂得欣賞同類的美好。

不搞雌競,沒有扯頭花,隻有惺惺相惜的慰藉。

就像生活中,我的女朋友們給我的愛與支撐。

世界千瘡百孔,女性縫縫補補。

感謝那些無限接近理想,卻神奇地以“真實存在”來到我生命的女性們。

幸好有你,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