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濮振宇 近日,網絡上流傳的一張圖檔顯示,疑似合創汽車的前員工在廣汽中心門前拉起橫幅,要求合創汽車退還他們之前跟投的款項。
對于上述“維權”事件,合創汽車尚未作出公開回應。經濟觀察報緻函采訪合創汽車及其股東方廣東珠江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珠江投管”),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複。
有消息稱,合創汽車自2018年至2021年間分批實行了員工持股計劃,部分員工此前跟投了公司股份,合創汽車承諾員工離職時可退投資款,但目前尚未履行承諾。
2023年10月還以合創汽車副總裁身份出席公開活動的顧萬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他已于數月前離職,不便評價合創汽車的情況。無獨有偶,2023年出任合創汽車聯席總裁的杜蘭告訴經濟觀察報,她也已離開合創汽車。
作為珠江投管與廣汽集團共同投資的一家新造車企業,合創汽車經曆幾年不溫不火的發展後,最終走到絕境。在過去幾個月中,合創汽車先後遭遇了管理層地震、“全員賣車”等風波。
創始股東出走,高管頻繁動蕩
合創汽車的前身是廣汽蔚來,由廣汽集團與蔚來在2018年4月合資成立。從股權結構看,廣汽方面與蔚來方面各自持股45%,剩餘10%股份由創始團隊持有以吸引人才。合創最初是廣汽蔚來2019年推出的品牌名稱。
成立僅三年後,廣汽蔚來就迎來股東層面的巨變。2021年,廣汽蔚來完成增資擴股,戰略投資者珠江投管成為第一大股東,廣汽跟進增資,但退居第二大股東,蔚來并未跟投,且逐漸淡出管理,廣汽蔚來當年更名為合創汽車。2022年,蔚來正式退出合創汽車股東行列。
珠江投管接手時,合創汽車面臨的局面并不樂觀。2020年5月,合創汽車第一款量産車型合創007開始傳遞,這是一款定價25.98萬—40萬元的中型純電SUV,該車市場表現不及預期。
随後,合創汽車開始大幅降低姿态。2021年8月,合創汽車第二款量産車型合創 Z03上市,售價僅為13.28萬—16.88萬元,來到15萬元左右的緊湊型純電SUV市場。在合創Z03支撐下,合創汽車銷量從2021年的不足3000輛增長到2022年的超過2萬輛。
在2023年之前,合創汽車的管理團隊較為穩定。2018年,時任廣汽研究院院長助理的廖兵調任廣汽蔚來,出任公司CEO。2021年,原廣汽乘用車(杭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穎調任合創汽車聯席總裁。
2023年,合創汽車轉換思路,任命非汽車行業人士杜蘭出任合創汽車聯席總裁。杜蘭的職業經曆主要圍繞人工智能領域,她曾任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進階副總裁。有消息稱,在杜蘭的引薦下,合創汽車當年還任命了馬姗姗、顧萬國、嶽鵬等人負責合創汽車的市場或銷售業務。但包括杜蘭在内,四人均在任職半年之内就匆匆離開。“對于合創汽車而言,管理層動蕩可能導緻公司戰略不穩定和業務連續性受損,還可能影響公司内部溝通和信任以及公司與其他合作夥伴的關系。”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2022年至2023年,合創汽車又相繼上市了轎跑車型合創A06、MPV車型合創V09。在擁有四款車型的情況下,合創汽車2023年銷量不足2萬輛,成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逐漸掉隊的品牌之一。
兩座“靠山”,撐不起一個品牌
“合創汽車布局涵蓋了SUV、轎車、MPV三大主流市場,顯示出其在産品規劃上的全面性和前瞻性,但合創汽車沒有打造出一個爆款,這背後展現出其産品缺乏差異化競争力,市場接受度不高。”産業經濟專家黃昇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作為合創汽車2021年後的大股東,珠江投管是一家從事能源與基礎設施投資的民營企業集團,雖然企業規模不小,但在汽車行業的資源不多。是以,合創汽車在産品和産能層面均較為依賴第二大股東廣汽集團的資源。
從産品上看,合創007和合創Z03瞄準的都是熱度較高的新能源SUV細分市場,但兩款車型均脫胎于廣汽的技術平台,前者與埃安LX相似,後者與埃安Y相似,同時在價格上并不比廣汽埃安的兩款車型更有優勢。
合創V09在設計上擺脫了廣汽埃安的影子,但新能源MPV市場容量有限且競争激烈,合創V09在30萬至40萬元價格區間需要面對騰勢D9、小鵬X9、岚圖夢想家等衆多實力強勁的競争對手。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從最初的廣汽蔚來,到如今的合創汽車,折騰了這麼多年一直不溫不火,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較為關鍵的一點是,合創汽車的品牌形象不夠鮮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不足。”
事實上,合創汽車在品牌傳播上的動作不算少,但并未構築起統一、穩固的品牌形象。2022年8月,合創A06的釋出會現場充滿了電競“潮文化”元素。當時楊穎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合創汽車将利用國漫、電競等二次元的文化提高品牌聲量,連結更多年輕消費者。
合創汽車與電競的關聯,最直接的因素在于珠江投管對電競領域有諸多布局。據了解,作為珠江投管的實控人,朱一航創辦了EDG電競俱樂部,該俱樂部是國内最具實力的綜合性電子競技俱樂部之一。
但2023年合創V09的上市活動上,合創汽車的營銷風格悄然變化,其宣布成立“獨角獸青年創業基金”。杜蘭當時告訴經濟觀察報,合創汽車希望為年輕的奮鬥者和創業者提供出行服務。目前,在合創汽車官網的産品頁面上,已幾乎看不到與國漫、電競等二次元文化元素。
自救未果,誰将伸出援手
面對低迷的銷量,合創汽車沒有坐以待斃。今年3月,國内某社交平台上一位認證資訊為合創汽車員工的網友爆料稱,合創汽車啟動了一項名為“駐店幫扶”的計劃,公司各個部門的員工都被安排下店賣車,由此引發員工的強烈不滿。
今年以來,合創汽車不再主動公布銷量資料。根據汽車資訊平台太平洋汽車的資料,1至5月,合創汽車銷量為3135輛,其中5月銷量僅196輛。
近期有消息稱,合創汽車管理層已通知公司員工:6月發放的5月份工資隻發基本工資部分,會保證繳納五險一金,但6月份工資的發放不再保證,員工需要“自謀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網傳圖檔中合創汽車前員工的“維權”行為是在廣汽中心門前。廣汽集團是否會出手解救合創汽車?
2023年2月,廣汽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合創汽車增資的議案》,董事管大源對此議案提出異議并投出“棄權”票,成為11名董事中唯一一名未投“同意”票的。管大源認為,合創汽車的未來發展存在不确定性,建議謹慎投資。
在4月的廣汽集團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不隻一位投資者建議廣汽集團“盡快處理合創汽車”。對此,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公司将結合整體發展戰略,統籌考慮。
從“全員賣車”到員工“維權”,合創汽車今年以來遭遇的一系列風波,與已經轟然倒下的威馬汽車、高合汽車曾上演的戲碼相似。合創汽車是會步威馬、高合的後塵,還是會迎來新的轉機,或還需一段時間才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