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灣區望海峽》的第188期
民進黨調升旅遊警示:妄想強硬又畏畏縮縮
台灣方面陸委會27日宣布将赴陸(含港澳)旅遊更新至“橙色”警示,建議避免非必要旅行。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民進黨當局針對大陸釋出《關于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對抗措施”。不過台灣方面陸委會卻在第一時間否認了有關說法,稱此舉“不是反制措施”,而是為了保護及提醒台灣群眾。此外,在新聞稿中,台灣方面陸委會還注明,相關警示隻是“提供給群眾作為參考,并沒有強制限制力,也不能直接作為群眾與業者解約、退費的依據”。
島内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形容,鼓吹“台獨”的民進黨當局,在看到懲治“台獨”的《意見》出台後,盤點了自己的“工具箱”,最終隻是選擇調升旅遊警示,這是想要采取強硬的措施,但又不敢太強硬,同時還希望給自己的措施增加點“正當性”。
事實上,台灣方面陸委會自2014年建立赴陸“旅遊警示機制”時,台灣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許晉睿就指出,過去提升警示燈号大多是因天災或特殊情況,這次的情況很少見。
或許是為了給這種把天災應對措施當政治工具的做法增加一點正當性,民進黨當局否認調升旅遊警示與懲“獨”措施的強關聯,甚至還在解釋時強行帶上了香港特區,開始老調重彈,抹黑香港國安法、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結果被香港特區政府一針見血地指出,民進黨當局是在假借調升旅遊警示抹黑香港國安法律,是歪曲事實、抹黑诋毀的政治操弄,險惡用心。
台灣《聯合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形容,民進黨當局的“橙色”旅遊警示資訊“恐将成為空包彈”。文章回溯稱,台行政機建構立旅遊警示機制,是希望統合不同行政部門各自釋出提示的情況,是以提升旅遊警示并不是台灣方面陸委會的“專屬權責主管事項”。但是在此次提升“橙色”燈号的過程中,實在無法看出是否經過“協調整合相關部會”程式,也不能了解提升至“橙色”燈号,究竟是依據哪些相關部門或機構提供的專業觀點,通過何種流程整合相關意見,最後獲得此等結論。評論稱,陸委會那段“作為參考”的注明,是在“打太極”,換而言之,警示雖然由陸委會釋出,但風險必須由群眾及業者自行承擔,百姓若是要與官署衙門論理,通常都讨不到便宜。
文章最後說,由台灣方面陸委會所釋出的旅遊警示,其實根本就無法成為影響群眾前往大陸旅遊的經濟誘因,同時在相關旅遊團費、機票、住宿與保險消費項目上,更是無法産生任何市場效應。相關業者對于陸委會此種毫無意義的胡亂放話,雖然在表面上擔心影響客源,但實際上卻依然悠哉悠哉,業界并未提出任何應對方案,就更加證明其毫無影響力可言。
文章形容,講得再不客氣些,就是施壓無效,同時更是報複無感,是以刻意強調并非反制,“真是不知道是自我解嘲,抑或是萬般無奈被上級要求必須出面公開找糗之舉”。
圖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賴清德示弱又膽小 綁架台灣同胞
《意見》剛釋出時,現任台灣地區上司人賴清德玩“神隐”不吱聲,僅有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代替他發言,而且一開口就綁架台灣2300萬群眾,說“所有人都是‘台獨’”,相關言論引起輿論嘩然。後來,賴清德将它修正為島内除了“中華統一促進黨”外,其他人都是“台獨”,繼續以貼标簽的方式裹挾台灣同胞。醞釀幾天後,民進黨當局想到了應對措施——提升旅遊警示。對此,香港“中評社”形容,雖然民進黨當局聲稱不是“反制措施”,但誰都看得出這是出于對抗心态,是不顧政治與經濟後果的自殘措施,目的是展示不妥協,增加兩岸交流的難度,甚至阻斷兩岸之間的交流。
中國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舉顯示出賴清德懼怕大陸懲治“台獨”《意見》,是以要通過無形壓力,挾持台灣人,借由提高旅遊風險警示層級,讓群眾對大陸産生錯誤認知,進而催化敵我沖突,以遂行其政治目的。他解釋說,賴清德先是貼标簽,再将大陸旅遊的警示燈調升為“非必要勿前往”,顯然就是要“一刀切”,塑造前往大陸可能會被懲治的錯誤認知,而在警示層級提高之下仍赴大陸旅遊的群眾,則要承受某種“政治壓力”,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手段。
中國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
吳榮元表示,相關舉措顯示出,賴清德其實被大陸發出的懲“獨”《意見》給吓到了,賴清德自诩為“務實‘台獨’工作者”,卻仗着台灣地區上司人的身分挾持台灣同胞共同面對大陸對“台獨”的制裁,是缺乏政治道德、立場和勇氣的表現。如果賴清德自認為“台獨”是其個人必須承擔的政治使命,又何必将台灣同胞裹挾作為墊背呢?大陸的意見很明确指出哪一類人是“台獨”,隻要放棄錯誤且背離民族立場的“台獨”意識或不再追随,就不會是追究的對象,這點非常清楚,民進黨當局卻以政治操作,混淆台灣群眾的認知。
他呼籲,賴清德若是真的甘願為“台灣獨立”承擔某種特定意義的使命,即使在曆史上是錯誤的,也請他一個人勇敢地面對,而不是拉全體台灣人一起背書。此舉證明,賴清德自知“台獨”沒有底氣、心虛,隻好通過激化台灣内部對立來取得政治紅利。
中國國民黨籍民代羅智強在島内政論節目中說,賴清德此舉顯示出他的示弱和膽小,他知道“台獨”沒有底氣,才會拉所有人一起“陪葬”。他說,賴清德自當選開始就在吃“抗陸保台”這帖藥,這是他們維系執政的唯一一張牌。他表示,在民進黨的邏輯之中,釋出“橙色”警報搞不好還太輕忽了,民進黨應該回到對立的時代,兩岸從此斷絕經貿往來,來自大陸每年1000多億元(新台币)的順差都不要想了,旅遊不準去,商業不準往來,民進黨要不要做到這個程度?
中國國民黨在回應時就指出,賴清德上台後,兩岸隻剩政治喊話與軍事對立;一個負責任的當局,應該盡力改善兩岸關系,讓兩岸人民可平順從事交流活動,而非一方面聲稱要追求和平共榮,另一方面卻放任沖突更新,再回過頭來恐吓人民,為自己的失德失能卸責。
台灣方面陸委會左右互搏?
在讨論台灣地區調升旅遊警示時,島内政論節目還不約而同地提到,台灣地區第3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今天(29日)登場,而台灣方面陸委會此前已經表示,今年大陸籍人士共有8人入圍,總共入圍16個獎項,已準許26位陸籍人士來台參加,并表示歡迎兩岸音樂及電影的交流。有分析調侃,台灣方面陸委會一邊提升對大陸的警示,另一方面又核準大陸人士到台交流,彷佛有“多重人格”的品質。
更有意思的是,原本入圍華語最佳男歌手的裘德和許鈞,據傳原本在紅毯預定的名單中,但臨時傳出“無法出席”,前者通過經紀公司回應是“私人原因”,後者則說“有其他工作相關事由”。
台媒報道配圖
島内這想要展現開放姿态,卻又臨時叫停的樣子,不禁讓人聯想到,此前在兩岸都有知名度的演員胡歌到台北時,有風聲放出稱民進黨相關人員在其中做了些工作,但公開場合又矢口否認。民進黨當局清楚地知道要交流、要合作是島内的主流民意,一味強硬阻撓隻會讓本就處于劣勢的支援率雪上加霜;另一方面,靠挑動兩岸對立上台的他們,如果過于順應交流合作的主流民意,自己的“基本盤”也會流失。
政治的小算盤隻會讓民進黨當局進退維谷,倒不如跳出自己的井開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拓寬一下自己的心胸。比如像國台辦回應大陸演藝人員赴台參加金曲獎時說的,我們樂見兩岸業者攜手合作,不斷深化兩岸文化領域融合發展。我們希望盡早恢複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各領域交流常态化,讓兩岸歌手和演藝人員可以順暢交流往來,為兩岸觀衆呈現更多的優質影視音樂作品。
作者:李怡,深圳衛視直新聞進階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