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還帶進口AT,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要說啥車最吸引咱們國内老百姓,那肯定是皮實耐用、省油省心的,最好價格還得便宜。像日産軒逸這種轎車為啥賣得好?不就是因為成本效益高,油耗也低嘛,作為日常代步車再合适不過了。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還帶進口AT,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今天咱來聊英朗這台車,想當初它也是叱咤風雲的車型,巅峰的時候月銷量都是三四萬輛,把一衆競争對手都甩在身後,但很可惜現在已經停産了。不過好在二手車市場還能見到它的身影,價格也不貴,作為家用代步車挺合适的。

從外觀上來看,英朗的尺寸比較适中,車長四米六多,軸距兩米六四,内部空間表現還不錯。很多美系車都喜歡用雙獨立懸架,英朗也是,這種懸架能提供不錯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度,但相應的成本也會更高一些。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還帶進口AT,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英朗有1.0T、1.3T兩款動力可以選擇,但這兩款發動機都是三缸機,雖然抖動問題沒網上說得那麼嚴重,但心裡多少還是會有點膈應。好在這兩款動力總成都比較省油,而且6AT變速箱也足夠穩定可靠,換擋的邏輯和平順性都還不錯。

價格方面是英朗的強項,新車才十萬出頭,而且當初新車還提供了三年或10萬公裡的超長質保期,這在無形中也提升了消費者對這款車的信心。

配置也比較豐富,像ESP、胎壓監測、上坡輔助等安全配置都一應俱全,但很可惜的是,英朗全系都沒有标配倒車影像,僅有高配車型可以選裝,而且全系都是手動空調,這點稍微顯得有些不厚道了。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還帶進口AT,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英朗的這套動力總成開始漸漸暴露出了問題,那就是動力确實太弱了,雖然日常代步完全夠用,但滿載或者爬坡的時候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而且當時英朗全系都是三缸機,很多消費者還是比較介意的。

再加上這幾年國産車的崛起,還有新晉的合資品牌不斷下壓價格,以及新能源車型的沖擊,英朗的競争力也開始慢慢下滑,直到最後停産。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還帶進口AT,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雖然新車停産了,但在二手車市場,它的成本效益依然很高,目前3年以内的準新車,價格基本在6萬左右,如果公裡數少,車況比較好的話,甚至能賣到7萬左右。

對于動力要求不高的朋友來說,二手車市場裡的英朗還是值得一看的,畢竟價格不貴,而且合資品牌的保值率也還可以,開幾年再賣出去也虧不了多少,還要啥自行車啊?

總體來說,雖然英朗已經停産,但在當時來看,它依然是一款非常适合工薪階層、新手司機,以及需要一台日常代步車的消費者的車型,省油省心還不貴,除了動力稍微弱了點,其他都還好。

其實大家也可以發現,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走這種親民路線了,這對于咱們國内的老百姓來說,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曾經月銷4萬的英朗,還帶進口AT,為啥現在淪落到停産的地步?

那為啥現在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國産品牌,都越來越喜歡打價格戰了呢?這主要是和目前的大環境有關,随着汽車市場越來越成熟,競争也越來越激烈,各大車企為了搶占市場佔有率,不得不采取降價等政策來吸引消費者,是以現在咱們買車是越來越便宜了。

但是話說回來,價格便宜了,那車企會不會在别的地方找補回來呢?比如減配,或者降低一些零配件的品質,這個問題确實值得咱們深思。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咱們也要了解,畢竟車企也是要賺錢的,不可能一直賠本賺吆喝,是以這就需要咱們在買車的時候,多留幾個心眼兒了。

總的來說,汽車的降價對于消費者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咱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如果價格降得太低,車企肯定會在别的地方找補回來,是以這就需要咱們在買車的時候多加小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