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立式八段錦版本很多,有個分類方法是分為南派和北派。

北派結合國術套數,招式更複雜,難度更高,如少林版,以及最流行的國體版;而南派則動作柔和,更複原古傳導引意境,招式簡單,重呼吸和拉伸。

南派八段錦版本中,最簡單易學的當屬鄧鐵濤版和中醫大教材推薦版。

鄧鐵濤版雖然練習者不多,但民間多有流傳;而中醫大版八段錦僅僅在特殊圈子流傳,民間知者很少。

這個版本順序和國體版相同,對于呼吸講解詳細,值得推薦。

八式練法介紹如下:

一、中醫大版“雙手托天理三焦”動作解讀

雙手托天理三焦這一式包含預備式站樁。

1.預備式:放松調息

肩寬站立,兩手垂側;

松靜自然,舌抵上腭;

意守丹田,凝神調息,鼻子吸口呼。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2.叉手抱腹

兩手從兩側前舉,掌心向下,再順勢翻掌兩手交叉,回抱小腹前。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3.吸氣上托:

随吸氣,交叉兩手沿任脈緩緩上托,至肩肘腕相平時(與肩平),翻掌上托到頭頂上,兩臂伸直,仰頭望掌背。停片刻。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4.呼氣落掌

随呼吸,交叉兩手放松分開,從兩側緩緩落下,再回到交叉抱腹前。停片刻。

以上為一遍。

重複6-8遍。

對比:此練法與鄧鐵濤先生版本基本一緻,唯一差別在于,鄧版本雙手托天時,腳跟離地。

二、中醫大版“左右開弓似射雕”動作解讀

1.預備式:同第一式。

2.馬步握拳:

左腳左橫跨一步,下蹲成馬步站樁(如騎馬,兩膝内扣,兩足下蹬,臀髋呈下坐勁),兩手空握拳,屈肘放于兩側髋部外。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3.吸氣拉弓:

随吸氣,兩手擡到胸前,左手變爪拉弓,右手變劍訣(大拇指握四五指,食指中指伸直)向右伸直右臂;頭轉向右,目視劍訣指向遠方,停片刻。

左手拉滿弓,右手如射出箭,頭部轉向劍指,雖馬步不變,但頸椎、腰椎随着頭轉動也一起微微旋轉,意如射箭伺機待發。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4.呼氣起身:随呼氣,兩腿站直起身,兩手收回胸前,再順勢向上向下畫弧從兩側落下,收回左腳,肩寬站立如預備式。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重複動作:換右腳右胯一步,右拉左劍指射箭。

以上為一遍。

重複6-8遍。

對比:此式與鄧鐵濤版基本一緻,但劍指為朝天(大拇指握中指,食指朝天)。

三、 中醫大版“調理脾胃須單舉”動作解讀

1. 預備式:同前。

2. 按式樁:兩掌上提下按,指尖朝前,膝蓋微屈,如按式站樁;

3. 提抱樁:兩掌同時向前内畫弧,掌心向上,指尖相對,放于小腹前,如提抱站樁。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4. 吸氣左托右按:

随吸氣,左手左前緩緩上托,頭前翻掌上托掌,指向右,左臂伸直;右手右前翻掌下按,右大腿外伸直,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下兩手作争力勁。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5. 呼氣提抱樁

随呼氣左手下落,右手上提,回提抱樁;稍停片刻。

6.換手右托左按

同上,吸氣換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呼氣回抱樁。

以上為一遍,重複6-8遍。

對比:此式與鄧鐵濤版本略有差别,鄧版眼看上托手。

四、中醫大版“五勞七傷往後瞧”動作解讀

前三式為逆腹式呼吸,本式呼吸為順腹式呼吸。

其整體動作為:肩寬站立,兩手按腹,扭頭望肩後。

1.預備式:同前。

2.抱腹吸氣:左手勞宮穴貼在小腹下丹田處,右手貼左手背上,配合順腹式呼吸,吸氣使小腹充滿;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3.呼氣左後瞧:随呼氣,轉頭向左肩背後望去,想象内視左足心湧泉穴,以意領氣至左足心。稍停片刻。

立式八段錦南派:中醫大版八段錦與鄧鐵濤版八段錦對比

4.吸氣回正:再吸氣,同時将頭轉向正面,以意領氣,從足心經大腿後面上升到尾闾,再到命門穴。

5.呼氣右後瞧:随呼氣,再轉頭向右肩背後望去。

6.吸氣回正:同4.

以上為一遍,如此重複6-8遍。

備注:與鄧鐵濤版本不同在于,鄧鐵濤采取兩手背腰轉頭,采取自然呼吸方式。

以上為前四式,後四式下回分解。

歡迎交流

衛昌國學

2024年6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