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風
(作者東風,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青年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用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出處。)
《慶餘年2》自開播以來一路高開“瘋”走,收視率與熱度值雙爆,各項播映資料“斷層”領先,被網民稱為“劇王”。
《慶餘年》改編自起點作者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的同名小說,主角範閑的人設可謂“天選之子”:母親是穿越者,是皇帝私生子,靈魂現代人,詩詞歌賦技能拉滿,現代科技與狠活瘋狂加持,朝堂權貴保駕護航,紅顔知己豔遇不斷。
可以說,《慶餘年》第一季是“爽劇”界OG(元老),但《慶餘年2》開始“不爽”了。觀衆發現男主的“金手指”也逾越不過封建的枷鎖,大慶王朝開始展露它吃人的獠牙,小人物的悲劇解構了“爽劇”的臆想性,甚至讓觀衆感到疼痛。
本季的鏡頭不再隻關注主角的輝煌成就和傳奇經曆,而是将鏡頭轉向了那些被忽視的小人物,引導觀衆思考,如果在爽劇裡,我們代入的不是男主,而是普通人視角,會是什麼感受呢?在爽劇逐漸泛濫的時代裡,“反爽劇”的理念悄然生長,《慶餘年2》戳破了第一季營造出的美好泡沫,成功實作了這一季的突破和升華。
在劇中,老金頭的女兒隻有一個鏡頭,5秒鐘,但從他人的對白中,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姑娘的一生:她本也是好人家的閨女,父親勤勞善良,靠賣菜撫養她長大。但因被檢蔬司戴公公壓迫,家中負債累累無法償還,為救父親她将自己賣入青樓。她爹想方設法來贖她,卻被侮辱毆打而死。她成了孤兒,是以即使後來範閑為她贖身她也不離開抱月樓,因為她已經無處可去,又或許她已經自暴自棄了,在權貴眼中,她如蝼蟻一般,無足輕重。老金頭閨女的命運隻是《慶餘年2》中衆多小人物命運的一個縮影:春闱科考舞弊案中,寒門學子史闡立進京趕考,殊不知在他身後的家鄉已經慘遭屠戮,還有江南“劫船”的災民、懸空寺上的勞工……正是這些沒有姓名,甚至連配角都算不上的角色讓我們看清了“大慶”真實的樣子。
但是,這些小人物并不是毫無價值的存在,相反,他們的堅韌和熱血、對黑暗的不屈和反抗構成了全劇的“高光時刻”。我們看到了老金頭的愛女之心和淳樸善良;聽到了鄧子越從唯唯諾諾的“和光同塵”到“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的振聾發聩之言;感受到了楊萬理立志“撞個頭破血流”的力量。這些小人物雖然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但他們卻擁有着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而正是這些人性的閃光之處,成為了照亮黑暗封建時代的光。
随着觀衆審美水準的提高,“反爽劇”的傾向也越來越明顯。傳統的開挂人生、霸道總裁人設已經不再是觀衆追捧的對象,反而成為短視訊吐槽的主題。大家逐漸認識到,過于輕易的反轉以及現代文明在封建時代下不合邏輯的嵌入是淺薄而沒有意義的。爽劇要随着觀衆的審美共同成長,在合乎情理的叙事結構中塑造角色,善用小角色來豐滿故事的血肉,而不是僅将他們塑造為臉譜化的角色,或者視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工具,隻有從貼近小人物,同情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才能引發觀衆更深層的情感和價值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