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CTV生活圈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
腎髒、膽囊長結石你或許聽說過
但你聽說過血管長“石頭”嗎?
其實這是血管鈣化的表現
血管長“石頭”有哪些危害?
哪種食物攝入過量
可能會讓血管長“石頭”?
做好這3點
讓你離血管鈣化遠一點
快跟着小圈一起來看看~
于麗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心内科 主任醫師
劃重點
01
血管裡為什麼會長“石頭”?
血管裡長“石頭”,是指血管壁上出現了堅硬的鈣化物,它們看起來就像一粒粒的“小石頭”,醫學上稱之為血管鈣化。
血管鈣化是鈣磷在血管壁異常沉積的表現,臨床資料顯示,80%的血管損傷和90%的冠心病患者伴有血管鈣化。
更可怕的是,血管鈣化不可逆轉,隻能預防和延緩發展。
劃重點
02
血管裡長“石頭”
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
彈性減弱的血管,可能會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使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心肌肥厚、心肌和下肢缺血、慢性心衰等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增加。
危害二:
鈣化的斑塊又脆又硬,雖不易脫落,但更易使血管破裂,同時形成血栓。
危害三:
冠狀動脈嚴重鈣化後,死亡率會升高。
危害四:
血管上的“石頭”,會嚴重影響介入治療器械的通過,甚至讓支架無法充分撐開,是以必須先對血管進行旋磨,去掉鈣化,再放入支架。但這個動作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碰到血管壁,導緻血管破裂。而且血管鈣化的患者,即使放了支架進去,再次堵塞的可能性也較大。
自測血管是否鈣化
1.觀察手腳:
用手電筒照手指的指頭,如果手指頭紅潤則表示血管較為健康,如果顔色暗淡發白則可能預示着血管鈣化。
大腳趾汗毛突然減少,也可能預示着血管鈣化。
2.身體症狀:
可能會出現眼睑浮腫、睑結膜發白、面色灰暗、皮膚瘙癢、頭暈、胸悶氣短等症狀。
以上症狀滿足得越多,血管鈣化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通過自測,懷疑自身血管出現了問題,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冠狀動脈CT檢查。
劃重點
03
什麼原因會讓血管内長“石頭”?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長期久坐等因素都容易導緻血管産生鈣化,平時要努力避開。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食物,如果食用不當,也可能會傷血管,比如高磷食物。
為什麼高磷食物會導緻血管鈣化?
血管鈣化是鈣磷在血管壁異常沉積的表現,血管裡如果磷元素多了,就會導緻磷代謝紊亂,而高磷血症是導緻血管鈣化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有調查顯示,透析患者的血磷每升高1mmol/L,血管鈣化的風險就會增加62%。是以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适當控制高磷食物的攝入,日常均衡飲食。
哪些常見的食物屬于高磷食物?
健康成年人每天磷的攝入上限是1000毫克。在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中,海鮮屬于磷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鱿魚
392毫克/100克
草蝦
275毫克/100克
虹鳟魚
374毫克/100克
螃蟹
262毫克/100克
也就是說,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多吃250克鱿魚,或者400克草蝦,或者500克螃蟹。
除此以外,加工肉類、動物内髒、蛋類(蛋黃)、堅果、幹豆、飲料等,也是磷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這4種常見的夏日消暑飲不能亂喝
小心越喝身體越差!很多人都中招了
劃重點
04
做好這3點
預防或延緩血管鈣化
1.控制好每日鈣的攝入量:
一般成年人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天,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的推薦攝入量為1000毫克/天,但不宜超過2000毫克/天。
盡量不要盲目購買、大量吃鈣補充劑。在補鈣前應先評估是否缺鈣,缺鈣程度如何,消化道吸收功能如何,采用何種方式補鈣更恰當。
2.預防血管鈣化,常吃十字花科蔬菜:
如大白菜、白蘿蔔、西藍花、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維生素K,能提高鈣的使用率,減少鈣在其它地方沉積或排洩。簡言之,維生素K是血管的“清道夫”和骨骼的“建築師”,可以将鈣帶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沒有具體的某一種或某幾種蔬菜能治病,蔬菜的攝入一定要多樣化、新鮮化、常态化,才能更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3.注重體檢:
50歲左右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血管檢查,吸煙、酗酒、肥胖、糖尿病人群或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可将檢查時間适當提前。
1.血管裡長“石頭”,是指血管壁上出現了堅硬的鈣化物,醫學上稱之為血管鈣化。
2.血管鈣化不可逆轉,隻能預防和延緩發展。
3.血管鈣化的症狀:
手指頭顔色暗淡發白;大腳趾汗毛突然減少;眼睑浮腫、睑結膜發白、面色灰暗;皮膚瘙癢;頭暈、胸悶氣短等。
4.做好這3點,預防或延緩血管鈣化:
控制好每日鈣的攝入量;常吃十字花科蔬菜;注重體檢。